家乡村子后边的小河里,一只装着稻草的船要过一个拱桥,可那草垛比橋洞高了一些,船无法通过。河道不宽,往来的船只却又很多,后面一些船上的人便催促这只船上的人,船老板只得把船最上面的稻草拿下几捆来。可拿着,有些草捆就散了,只得又去捆,后面船上的人催得更急了。
这时,有祖孙俩从桥上经过,那爷爷见状,说:“把草丢下去,待船过了桥洞再捆,这样就会快一些。”孙子的主意却是:“让后面船上的人过来几个,坐到装稻草的船上。”后面船上的人照做了,船吃水深了许多,顺利通过了桥洞。
人们看问题往往会有局限性,稻草码得高了,就只往稻草上想,却没想到装稻草的船。倒是小男孩没有陈见,思想更为开放、活跃。任何事物都一样,不只是有“草”,而且还有草下的“船”。不就事论事,转换角度,往别处想想,就会别有洞天。
家乡有一位老大爷种的西瓜、香瓜等瓜果又大又甜,便引来一些爱占便宜的人来偷。同其他人一样,老大爷养了一只狗防盗。然而,他的瓜还是屡屡被偷。只因狗爱打盹儿,而且贪吃,偷瓜的人只需带来一小块馒头,或一根骨头,喂了那狗,它就不再叫了。
一天,我来到老大爷的瓜棚,见到一口大陶缸里养着许多蛙。我对老大爷说:“您老这是要‘瓜果香里听蛙鸣’吗?”老大爷说:“哪里?我这是用它们防贼呢!”他又说,这主意是孙女给他出的。
前些时,他的孙女来瓜地里看望爷爷。正好那时她上了新课:课文中讲了一间房子边池塘里的青蛙“你一声、我一声”地叫,让一位在家里做功课的小学生不堪其扰的故事。在听到爷爷说养的狗不管用后,小女孩便对爷爷说:“那就养一些蛙吧。”
蛙整夜叫着,老大爷枕着蛙声睡,蛙声要是突然停止,一定是有人来了,老大爷便会立即警醒过来。他听从了孙女的主意,放弃了传统的养狗防盗:让声音吵醒他;而是养蛙,以“噤声”来警醒自己。
主意是一只“船”,它让你反向思维,或者说“逆水行舟”。
主意的这只“船”也是“渐进”的船。在让载稻草的船通过桥洞时,那小孩首先想到的是“搬几块石头放到船上”。这个主意虽然不错,可他们发现河边并没有现存的石头,如到别处搬,石头很沉,同样不省事。不过,小男孩很快就想到了“让几个人到稻草船上”的主意。
主意是一只“船”,这只船让你在“浮浮沉沉”“逆逆顺顺”中,将思想的航道廓大,从而摈弃狭窄的思索河道,让人生之舟穿过困境,顺顺当当驶向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