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有一本书《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语言很晦涩,看着看着就常常出神,有那么有一句话,在我心里转了很久,“教育别人,也是为了启迪自己”。在回家的地铁上,在洗澡的间隙中,都会想起这句话。
单纯去教育别人的人,做不到自省,说服力没有力量,至少在说一些话的时候,是缺少底气的。
最近在给一个小学生,辅导功课。他真的是一面镜子。
在每天的两个小时里,教他数学题,古诗词,一个孩子最崩溃的俩小时,都交代给我了。他总是按捺不住的想打游戏,按捺不住的望窗外,按捺不住的想要出去骑自行车。一双纯洁无瑕的眼睛里,透着一点无知,还有一点可怜。
毕竟这是人家的孩子,也不能生气,不气。
我试着给他讲一些道理和逻辑,对他来说,这肯定不疼不痒,但他还是一脸认真的应声回答,我心里很欣慰,转眼间,依然是我行我素,我默认我们之间的谈话是一种约定,约定好要怎么做,之后便与这些目标渐行渐远。
好像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答应的事情,为什么要懈怠,承诺的事情,为什么不履行。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做不到契约遵守的比比皆是,那跟一个孩子,谈建立互信是不是有点可笑。
早在孩童时代,大多数人与父母,与亲人,与伙伴,已经有过无数次信任崩塌。成年之后,互信崩塌更容易了。
现在能够更加清楚的能描述这种感觉,并对它带来的捆绑默认。守信这是被公认的道德品质,可做不到,是不想吗,你也想做个好人,可你又对自己下不了手,对抗舒服的手腕也根本不会转向自己。
与别人的互信崩塌,理所当然,情理之中。毕竟现在还不是共产主义的最高阶段,人与人交往,还达不到高道德水准。
所以最恶心的不是别人与你背弃规定,玩弄规则,戳毁信任。
而是你自己对自己做了这些。
与自己的这种遵守与对抗,反反复复。在件件事中,自己一次次欺骗自己,又一次次安慰自己,拯救自己,然后再次的欺骗自己,自己对自己才是渣的明明白白。自己最明白痛点,舒服点在哪。
看到好看的男孩,便要立志要100斤的体重,看到满大街的漂亮姐姐,便要立志学习温柔可爱的妆容,看到别人出书,便要立志坚持日更,看到别人考到北大,便要立志比别人付出12倍的努力考取复旦。看到别人日进斗金,便要立志自己赶紧搞一个副业进行升值。看到别人泡图书馆12个小时,便要立志自己明天要5点起床。
当我们承诺自己的时候,一脸严肃,那一刻的激情足有万丈光芒,自己是太阳女神,照亮了身边黑暗的角角落落。第二天,连早晨的第一缕阳光都见不到,被窝第一个将你杀死。接着手机、游戏、喝酒、蹦迪轮番撩拨你。
对自己承诺的样子,像极了渣男发誓,真心实意,情真意切。事后不管不顾的时候,也像极了渣男提着真心寻找下一个猎物,此生不回头,最好形同陌路。
醒醒吧,别骗自己了,说的是哪个小公主,小王子呢?
都是凡人,别那么多不切实际的目标,大家一次次的被自己骗,也太辛辣了。那些你所想的热血的事情,根本一步都迈不开。一步迈不开,次数多了,你干脆选择不迈开,原地打转,继续等下一个想法,等到之后,先享受一下幻想出来的光环,给自己荣耀加冕,结果可不会闪着光芒,只会再次扇你一耳光。
当我再一次去面对这个孩子的时候,我会回想,我对自己的承诺有没有做到,我自己给今天定的任务有没有完成,如果能做的很好,见到他之后,心里不是得意,更多的是我配。我配跟你说这些话。
我只是教了她一点点东西,她却让我看到了一个无比真实的我。
说出这些,内心死皮剥落一层,清爽多了。
现在心里会被这样一条线牵着走:别骗自己,做好眼前事情,把控好自己的日常生活。祝大家找到自己的镜子,也找到启迪的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