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书相当于哲学思维训练课程的读本。每一章各相对独立地讨论一个不同的哲学问题,依次阐明某一关键的立场并予以论证。
宇宙为什么存在?
原因论证:每一事物的存在必有原因。
它最明显的缺陷是会自相矛盾,就会牵出「宇宙为什么存在」这个问题,或者其它类似「北极以北是什么」的问题。无法解释的问题,最后都归结于上帝——是上帝所造,至今我们还不知道它存在的原因。那么,上帝为什么存在?或者,这个问题究竟是否有意义?
当问到宇宙的终极原因或起源这个问题时,我们似乎有四种选择:
- 通过找出宇宙的一个原因来回答这个问题。
- 声称尽管宇宙有个原因,但我们无法知道或者至少还没有知道该原因是什么。
- 声称宇宙也许没有原因——它的存在只是个天然事实。
- 否认这个问题有意义。
同性恋有什么错?
《圣经 · 利末记》第 18 章第 22 节:
「不可像跟女人一样跟男人苟合,这是可憎的。」《圣经 · 利末记》第 11 章第 7~8 节:
「猪,因为它分蹄……你们应以为不洁。你们不该吃它们的肉。」
在同性恋是否有错的问题上,《圣经》一般被用作驳斥其合理性的有力工具。但一般人是基于自己对于观念的好恶,而根据自己的道德标准来决定《圣经》中哪些段落该被接受、哪些段落该被否决的,《圣经》是其个人是非观念有选择性的批判工具。
另一个讨论点应该是同性恋和「家庭价值」的冲突。一般而言,同性恋现象也是统计学现象,只要概率维持在一定水平,并不会有吞噬社会生存之源、阻挡人类生息繁衍之虞。恐同者,也难免有为传统道德、强迫心理所支配者。
大脑失窃
缸中之脑:一切都是虚拟的,就像黑客帝国那样,有一台强大的计算机足以模拟一切。
对外部世界的怀疑论:认为我们对周边世界一无所知,我们并不知道我们以为知道的事情。(关于外部世界的怀疑论,最好的起点是笛卡尔的《沉思录》。)
时光旅行可能吗?
两种时间旅行——
- 个人时间在外部时间之内。时间旅行者仍旧在时间之河上,只不过是自己被延缓了,周围几十年如一日地到了未来;
- 个人时间在外部时间之外。时间旅行者独立于时间之河外,在整个时间之河瞬间位移,只有唯一一个节点;
祖父悖论:回到过去,杀死自己的祖辈。
终结者悖论:类似于抄袭未来悖论,未来的终结者回到现在,被政府研究利用,从而造出了终结者。
决定论 ≠ 宿命论
宿命论:该发生的总要发生;
决定论:所有行为都被自然规律预先确定了,我们没有行动自由的能力;但我们的行为具有因果作用,规避危险的努力是值得的。
进入相对主义者的巢穴
相对主义:不存在绝对真理;真理总是相对的。
有趣的和无聊的相对主义:无聊的相对主义是不冲突的,如甲声称「我喜欢咖啡」,乙声称「我不喜欢咖啡」,甲乙二人都能安然接受,并不冲突;或者概念相对主义:甲把钢笔和笔帽视作两个<u>物体</u>,而乙把它们视为一个<u>物体</u>,判断之别只是它们对于「物体」这一概念的不同认知。但有趣的相对主义是相冲突的,如:耶稣是上帝之子、多偶制在道德上是不可接受的;这样的相对主义真理相对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文化各为真、假,这种有趣的相对主义是值得研究的。
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柏拉图对普罗泰格拉的反驳——「所有真理都是相对的」这一真理是相对的吗?
道德相对主义,可以揭示西方的双重标准和道德霸权。
宽容、敏感性和开放不是相对主义特有的素质。对其它文化和道德观的宽容,并不要求你承认这些文化或观点是正确的。
一个人因为某人谴责其他人的道德观而谴责他,这样的人是伪君子。
循环辩护 / 循环论证:使用某个体系的逻辑去论证这一体系本身的正确性。如:使用占星术的逻辑和理论去论证占星术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机器有思维吗?
约翰 · 塞尔的中文屋:屋里不懂中文的女士根据字典和详细指南,向屋外的中国人用中文卡片组成句子进行交流,屋外的中国人以为自己在和懂中文的人交流。
同样,计算机能根据预设的程序和指令驾驶飞机,但计算机并不能理解它正在驾驶飞机。
碳基生物如我们,认为自己具备理解力和思维,也认为硅基机器如人工智能并不具备理解力和思维。假设人工智能有思维,它们无法向人类证明它们真的具备了理解力和思维;同理,我们似乎也无法向它们证明我们具备理解力和思维。
上帝存在吗?
设计论证(目的论论证):某物的存在需要理由;某物是被精巧设计出来的,只能是经过上帝之手。(上帝的存在是超自然现象最好的解释之一。)
恶的问题:全善、全知、全能的上帝,为什么不阻止世间的苦难?(这是企图证明上帝存在不得不去说明的一个问题。)
奥卡姆剃刀定律:<u>能简则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u>如若有两个对立的假说,我们应当相信更简洁的那个,而不是悬置判断(不可知论),并且把举证的职责留给对方。
如:假说 A 表示世界上有神;假说 B 表示世界上没有神。假说 B 更简洁,A 的支持者们有责任对假说 A 进行举证;如若他们无法证明,则我们应该选择 B 的立场。
奇怪的理性牙医
如何证明除自己以外的其他人也跟自己一样拥有心灵?我无法直接观测他人的心理活动,我无法直接证明其他人确实和我一样拥有心灵。
类比论证:基于其他人在相同情境下与我自己有着相同相似的表现(情绪、面对威胁等),我应该相信其他人也和我一样拥有心灵。
类比论证的缺陷在于:概推存在一定的风险——万一所选取研究的实例是特殊的呢??
逻辑行为主义:关于心灵及其内部活动的全部言谈都能毫无保留地翻译成关于行为倾向的言论。
但那是艺术吗?
哲学定义:确定一个特征,该特征是定义主体的充分必要条件。
X 的哲学定义的反例:
- 某物是 X 的一个实例,但不符合 X 的定义;
- 某物符合 X 的定义,但不是 X 的一个实例;
西方哲学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哲学家追求哲学定义引发的类似对话而构成的。
家族相似概念:由维特根斯坦提出,指 X 的多个实例并没有统一的特征,但通常的认知可以确定某物究竟是不是 X 的实例,而企图用其哲学定义来表明边界是徒劳的。
艺术的制度理论:
- 是「人造物」,即被人「制作」的事物;
- 必须由艺术界的成员赋予。
没有神和宗教,我们能有道德吗?
假设道德是相对的、由人为制定的,我们认为某事是对的就是对的,那么这将有一定的任意性。因此,道德就不是人为制定,而是由神来制定的吗?
柏拉图的道德两难:事物是错的,因为神如是说?(此即神命论。)还说神说它们是错的,是因为它们本身就是错的?(《尤西弗罗》)
如若前者是对的,那么神的决定跟人一样,也存在相对性和任意性;如若后者是对的,即存在一个客观的、绝对的道德标准,那么无需神的存在,无神论者们同样可以找到这个标准。这个道德两难使得道德需要神或宗教的论证十分难以立足。
命令需司命者:道德规范均是祈使、命令,故需要神来下命令。但对神的命令的义务从何而来?我们为何就非遵守不可?
特创论是科学吗?
休谟和证伪主义:我们从没有任何根据认定一个科学理论是真的;科学理论从未被证实。科学发展不是依靠理论的证实,而是它们的证伪。
特创论支持者总会提出价值并不高的特设假说去维护其核心理论不被证伪。提出特设假说的策略可以偶尔使用,但不该是科学研究的习惯。
科学的被证实:科学应当是可预测的。
特制婴儿
一旦谈到基因改造或选择,两个怪物总会跳出来扼杀理性的讨论:希特勒和弗兰克斯坦。
进化人文主义,更彻底的社会分化。
意识之谜
意识是不可揭示的。
实体二元论:依笛卡尔看,心灵与身体是不同的实体,可独立于对方而存在。
属性二元论:实体存在着终归不可还原的属性——物理属性和心理属性。
有意识的心灵中发生的事实必定最终归结为物理事实。但弗兰克 · 杰克逊的玛丽与黑白屋例子使得这个结论并不可靠。
笛卡尔的怀疑论证:我思故我在。
A 是 / 具有 a;
B 不是 / 不具有 a;
A 不等于 B。
凡是有关属性牵涉到某人对某事的心理态度,这种论证形式就无效了。如蒙面人谬误:
蒙面人具有以下属性:我相信他抢劫了银行;
我父亲不具有以下属性:我相信他抢劫了银行;
我父亲不是蒙面人。
为何预期太阳会在明天升起?
论证:由一个或多个主张或前提和一个结论组成,前提支持结论。
演绎论证:1. 前提必须为真;2. 论证必须有效。
所有猫都是哺乳动物;
我的宠物是一只猫;
我的宠物是一只哺乳动物。
归纳论证:不能在逻辑上保证前提为真的情况下结论为真,但能使我们相信其结论提供辩护。
天鹅 1 是白色的;
天鹅 2 是白色的;
天鹅 3 是白色的;
……
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
大卫 · 休谟的怀疑论:为何预期太阳会在明天升起?这种预期建立在假定<u>自然是齐一</u>的前提下。我们由局部观察的模型扩展到未观察的部分。
科学严重依赖归纳法。……我们相信它们为真的证据是我们所做的观察。
不观察整个自然,就无法知道自然是齐一的。这很容易陷入循环辩护。
当我们看到一种规则时,我们别无选择,只得相信这种规则性会继续。……我们天生就有使用归纳法的倾向。
我们该受惩罚吗?
决定论:宇宙是严格的、普适的自然规律支配。任何特定时间的宇宙状态加上自然规律,一起决定了未来事件的发生。我们并不具备自由意志。此即强决定论的立场。(可见亚瑟 · 叔本华《论意志自由》。)
相容论:尽管决定论可能为真,但它也与自由意志相容。一个人的行为要是自由的,其条件就是,如果我们选择做的事,我们能做到即可。
自由主义:反对决定论和相容论,声称是人类本身超自然的心灵作出的选择和决定。
意义之谜
线条本身没有任何特定的意义,但线条的集合(如:文字、图表)可以有。
没有任何事物本身就有意义,在合适的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用来表征或指涉任何事物。
意义的观念论:约翰 · 洛克提出,意义本质上是内部的。我们把外部的文字与心理对象(即观念)进行对应、串联。这是某种内部进程模式:接收词语→在记忆(观念的储存室)中查找其关联的观念→作出反馈。
观念论在哲学家之中没有被普遍接受,维特根斯坦指出,内部进程模式其实是循环论证:我们被要求解释一个词语,我们在观念储存室中找到这个词语,这本身就是解释。
牺牲玛丽,保全朱迪
连体婴儿玛丽和朱迪的两难问题:放手不做,玛丽和朱迪都会死;把玛丽切除,朱迪得以生存。
功利主义:当面临道德决定时,最大化幸福往往是正确的事情。
除了功利主义的立场,我们不妨考虑从事实陈述部分,使用科学获取发言权。
奇特的数字领域
真理可以分为两种:约定真理和事实真理。约定真理是我们所做出的定义,它们永远是正确的(如:定义牡马为雄性的马,那么「所有雄性的马都是牡马」这一表述是完全正确的);事实真理则是需要我们归纳、观察得出的(如:「所有的牡马都有耳朵」的正确性需要通过观察得出)。
先验知识:独立于经验的知识。
经验论 & 唯理论:经验论者认为,所有非琐碎知识都是源自我们的五官。唯理论者则反对。
数学是约定真理抑或事实真理?约定论的支持者的强有力的论据在于数学知识是非常理论的,不像物理、化学领域一般可以在外部世界观察到实体的。但数学知识的验证又对外部世界有所依赖、有所反映的(约定错误的数学并不能把我们送上月球)。
何谓知识?
柏拉图对知识的定义:持有某一信念,且该信念必须为真,并能够有根据地为其辩护。此即具有知识(该信念本身)的表现。
但根据柏拉图对知识的定义,由于某个知识的证明需要一整个链条(接近无数个)的知识作支撑,容易陷入循环辩护或者自辩护。这似乎排除了我们具备任何知识的可能性。
知识因果理论:持有某一信念,且该信念必须为真,该信念还必须由使其为真的事态引起。(这种事态经由五官的观察而得到,无需辩护。)
两种定义的区别在于,知识对于辩护的需求程度。
因果论的痛点在于,完全非理性的信念也可以是知识(如:灵媒预测会下雨,然后真的下雨了)。
道德就像是副眼镜?
道德价值是否内建于行为之中?
道德实在论:道德价值是客观的,独立我们而存在于外部世界,对错作为一个属性附着于行为之中。
道德实在论的问题在于,它似乎无法解释我们如何识别这些属性。
道德眼镜模型:主义道德价值是由观察者添加的,由大卫 · 休谟提出。有以下三个版本——
- 主观主义:说某事是错误的,是声称你「个人」不赞成它;
- 交互主观主义:说某事是错误的,是声称你所在的「共同体」不赞成它;
- 情感主义:说某事是错误的,并不是在提出一个主张(不像前两者一样是在陈述事实),而是在表达对它的不赞成,它是非真非假的。
你该吃肉吗?
- 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所在?(高级动物、物种歧视)
- 弱肉强食?
- 动物与低智力人类的实质?(成为人类的潜质)
大脑移植、「远距传递」和人格同一性之谜
我之所以为我,有什么本质要求?即人格同一性的探讨,可以借助科学虚构进行。
动物理论:每个人的归宿即是其肉身的归宿。其困难在于<u>大脑移植假想</u>,假设存在技术手段把 A、B 两人换脑,然后问 A 是谁,此时存在 A 身体中的 B 大脑肯定会认为「我是 B」。
大脑理论:每个人的归宿即是其大脑的归宿。其困难在于<u>大脑记录器</u>,假设存在大脑复制技术同样将 A、B 二人的意识互换,也会出现上述矛盾。
流理论:决定人格同一性的是心理的连续性。其困难在于<u>人体复制</u>,从 A 复制出 A',此时存在两个 A,人格同一性出现矛盾(质的同一性没问题,但量的同一性出现问题)。
修正的流理论:指出 A 和 A' 与复制前的 A 因心理连续具有人格同一性,而复制后的 A 和 A' 则不具有人格同一性。
奇迹和超自然现象
奇迹,可以是低概率事件的发生(符合自然规律),也可以是超自然现象(不符合自然规律)。
人天生有对超自然现象的渴望和探寻,个人甚至集体性的误会造就了诸多超自然奇迹和都市传奇。在听到类似的传说时,无论如何,我们都该保持怀疑态度。
看清八种日常推理错误
谬误是推理错误。推理——论证的运用——是哲学家的主要工具。
1. 事后归因谬误(迷信)
不要匆忙下结论,事件相继发生不一定意味着它们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 诉诸权威的论证(名人代言广告)
- 该权威是否为所探讨的特定领域的权威?
- 该权威是否偏私?
- 是否有其它权威持反对意见?
3. 滑坡谬误(吝啬鬼借钱)
一件事会否不可避免地随另一件事而发生?需要有依据地论证。
4. 假两难推理(推销员)
要么 A 要么 B;
不是 A,
所以 B。
除 A、B 之外是否存在其它选项(互斥和完备性)?
5. 只求证实,没有证伪(政客)
检验 一条假说时,不仅要寻找证实性证据,也要寻找证伪性证据。
6. 赌徒谬误
一枚硬币即使前十次均掷出正面,第十一次也有可能是正面。
7. 循环辩护(回避问题的本质)
不能靠预设一个主张为真来为它辩护。
8. 肯定后件谬误
正确的论证——
若 A 则 B;
A,
所以 B。
肯定后件谬误——
若 A 则 B;
B,
所以 A。
七个悖论
悖论:前提可信、论证过程从表面上看可信、但结论不可信。面对悖论,我们有几个选择——
- 解释为何论证的前提中至少有一个看似真其实假;
- 解释为何论证的结论看似假其实真;
- 揭示推理中的逻辑错误。
1. 说谎者悖论
本句子是假的。
这个句子是真是假?抑或非真非假?抑或既真又假?
2. 理发师悖论
理发师:我只帮所有不给自己剃胡子的人剃胡子。
理发师自己需不需要给自己剃胡子?
3. 连锁推理悖论
从一个沙堆中移走一粒沙,它还是一个沙堆。
但当周而复始,一粒一粒移走,到最后一粒沙子时被移走时,此时它是不是仍然是沙堆?质变到量变之间的边界何在?
4. 芝诺悖论
一个人从 A 点走到 B 点,要先走完路程的一半,再走完剩下总路程的一半,再走完剩下的一半……如此循环下去,永远不能到终点。(芝诺)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 · 天下篇》)
运动的不可分性,与「阿喀琉斯跑不过乌龟」以及「飞矢不动」是异曲同工之妙。
5. 乌鸦的等价论证
假说 A:「所有乌鸦都是黑的」;
假说 B:「所有非黑的事物都不是乌鸦」。
逻辑上讲,假说 A 是等价于假说 B 的。则穷尽非黑的事物(如:蓝天、白云、绿草、红茶等)可以证实假说 B,并且这些事物也可以证实假说 A。
然而,蓝天、白云、绿草、红茶的存在显然是无法证实「所有乌鸦都是黑的」这一家说的。
6. 不可预测的考试
老师说——
- 下周确定会有一场考试;
- 考试在哪天是不确定的,不可预测的;
但理性的学生们想——
- 若考试在周五进行,则周一至周四都没有考试;那么学生在周五早晨(甚至周四放学后)就可以预测到考试必定是在周五进行了;因此考试不可能在周五进行;
- 若考试在周四进行,则周一至周三都没有考试,而且已经推知周五不可能有考试了;那么学生在周四早晨(甚至周三放学后)就可以预测到考试必定是在周四进行了;因此考试不可能在周四进行;
- 以此类推,考试也不可能在周三、周二或周一进行;
- 因此,老师不可能安排一次不可预测的考试。
然而,老师无疑是可以安排这么一场考试的。
7. 圣诞老人悖论
对于「圣诞老人不存在」这个句子,若名称「圣诞老人」在语句中的职能是指称事物,那么该句子怎么可能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