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代的闺蜜基友,毕业后忙碌事业家庭,十年未曾得空相约出游,近日竟不惜抛家弃子,向本(danshen)人(gou)发出邀约,两人出国游,简直要涕泪横流,立马应约,大阪京都四日游走起。
日本四年前来过一次,当时五人行,其中两个是攻略达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买买买,饿肚子,和走断脚,可谓鸡血满满。相比之下,这次行程不仅是悠闲,而是懒散。每天早上睡到自然醒,来了三天景点一共去了一个,大部分时间花在逛街,觅食,还有,互怼。没错,就是动不动不由自主地开启互怼模式,矛盾主要集中在我嫌她买东西优柔寡断,太纠结,太「作」。让我深刻认识到两个不同物种经过十年发酵已长成了完全不同的形状,通过这次旅行得以一览无遗,也互相磨合了一次。
就拿今天我去资生堂买发蜡这件事来说,找了两天资生堂专柜没找到美发产品,今天在大丸百货终于找到地下一层的资生堂美发店,出示了下淘宝图片,店员立马get拿来一罐,我准备结账走人。不巧的是,此时闺蜜忽然发现了可能可以解决长期困扰她的头皮问题的洗发水,随即开始咨询店员,哦不,是盘问。
大丸楼上人多,有很多中文导购,沟通不成问题,而负一层就没那么好条件了,店员不会中文也不太擅长英文,且我认为作为中国人如果我是店员也会被她问晕。产品清单上其实有中文介绍,洗发水嘛,️又不是电器,要很详细的使用说明书,只要介绍下大致功效,自己选一下就好啦。
可她不!语言不通也没关系,用有道翻译app语音实时翻译,把自己所有头发和头皮问题都描述了一遍,问哪种洗发水适合她,怎么用,是否需要几种搭配使用,是否可以每天用,用一次以后不继续使用是否会导致更大的问题。。。作为闺蜜,我还要时不时在一旁用英文进行补充说明,期间仨店员轮番上阵,后歇菜,电话求助懂中文的日本人和她沟通。我在旁边开始练瑜伽了都。
马拉松式的盘问过后终于决定买了,我开心啊,结账的时候忽然问我「你说我到底要不要买哈」。。。我在crazy的边缘逼迫自己保持理智,我的目标是快速结束战斗走人呀,瞬时下的察言观色感受到闺蜜对其中较贵的一瓶不想买的内心,于是按此建议,奏效,最终才得以离开。临走时我由衷地现学现卖了句日语“辛苦了”,安抚下人家。
此事过后,我时不时地会思考,这几天我们俩互怼的根源到底是啥,有没有办法相处得更顺畅点儿呢。反正是两颗不同的「植物」了,谁也别想改变谁。基于这样的认知的话,回忆我那个crazy点,我应该怎么想怎么做呢?我嫌她买东西太纠结,其实是参照我自己,喜欢根据购物清单,再通过简单的比较或判断,自己决定要不要买。我才不喜欢老是问别人,这样效率太低。而我闺蜜呢,她在问我「你说我要不要买这个给我家小宝/我婆婆...」这类问题的时候,仔细琢磨,她是真的在问我吗?我完全不可能比她更了解她宝宝和婆婆的喜好、需求之类的信息,怎么可能给出更好的建议呢。
在给建议这件事上,罗胖还真这么说过,大致意思是:
如果朋友要你给他建议,什么样的建议才是有价值且高效的建议呢?那就是在你们聊天时去了解对方倾向的那个方向,然后赞同他的方向并在这个方向上给对方建议。
现在看来真是精辟啊,大家都是好几十岁的成年人了,很难用三言两语互相改变做人的底层逻辑、三观之类的。询问建议常常是一种给自己的犹豫提供更多时间、空间缓冲的行为,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少一些困扰,多一些可选择的应对方式了。
再看看岚山色彩缤纷的枫叶,啊~~更觉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