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EAP的认识、了解、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我觉得难能可贵的是它有时像一个无形的避风港,守护着我们内心的一片净土;有时又想一位老朋友,静静地倾听我们的抱怨抑或是困惑;有时又像黑夜中的灯塔,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为我们照亮远方的路……
EAP给我生活带来最大的变化是让我对行为背后的原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激发了我对心理学的学习热情,并培养了阅读的好习惯。以前报着一本心理学书籍会觉得里面的专业术语晦涩难懂,对于书中的实验现象和数据半信半疑,后来才发现有些书在人太年轻的时候,它的味道是读不出来的,但越是经典的书是可以反复翻阅,进行一种深阅读,它能缓慢持久地为我们注入一种能量,提升自我修养。
世界很大,但从心理学的窗户让我看到比世界更大的世界是人的内心。以下是自己的读书心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正向的情绪体验
从《社会性动物》,我开始了社会心理学知识的入门学习,通过对心理学知识的探索,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解决了我很多生活、工作、育儿等很多方面的困惑。本书通过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从从众、大众传播、宣传与说服、社会认知、自我辩护、人类的攻击性、偏见、喜欢、爱与人际敏感等方面逐一介绍,使读者对社会心理学有一个基本而全面的了解。而这些对于我们理解和看待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是极其有意义的,让人学会控制焦虑,看清事情背后的真相后,让人建立一种正向的情绪体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自我情绪管理。
专注地投入状态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拖延症,我们总以为,解决拖延症的方法就是立刻去做,事实上,拖延背后的心理原因并非如我们所以为的那样简单。是完美主义者?是对失败的恐惧?还是对成功的恐惧?拖延来自于个人习惯还是受家庭、周围环境影响?《拖延心理学》一书中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拖延背后的原因,同时针对各种原因产生的拖延症又提出了摆脱拖延怪圈的有效方式方法,提倡一种培养成长的心态,还总结归纳了饭拖延信条。深层次阅读《拖延心理学》,可以摆脱因为时间和工作时间管理混乱带来的焦虑问题,达到一种专注地投入状态,这也是EAP中对幸福这种主观心理感受的分析来源之一。
积极的人际关系
作为一个温和守法的公民,似乎和暴力扯不上社么关系,因为在与人沟通时,我们并不会对人拳打脚踢,但是读《非暴力沟通》,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沟通方式。事实上,本书所指的“暴力”,不是肢体上的暴力,而是语言暴力,言语上的讽刺、否定、说教、批评等,就像一种传说中的“无影脚”,加诸于人们的心灵之上,造成痛苦和伤害。非暴力沟通是一种充满爱的沟通方式,是能让双方都能感受到善意的“爱的语言”,它鼓励人们都带着爱和善意去聆听、洞察彼此的需要,让人们可以直面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它作为一种促进人类和谐的突破性成就,不仅可以教会人们如何使个人生活更加和谐美好,同时也解决了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争端;它是语言的艺术,也是思维的习惯。本书中介绍的案例丰富有趣,由于孩子的成长需要更多爱的呵护,还推出了特别的亲子沟通篇。
回归国学
国学经典博大精深,每读一遍就会有更深的体会。
曾经有人说过,中国人的信仰,是千百年来儒释道的杂糅,是唐诗、宋词中传承的审美,是爷爷奶奶给你讲的故事,是别人看待你的眼光里无形的约定俗成。于丹老师也在《有梦不觉人生寒》一书中谈到,儒家实现的是中国人的社会人格,道家成全的则是中国人的自然人格,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双重人格。读完一些国外的心理学著作后,回归国学经典,比如《道德经》、《论语》等,会让人觉得特别亲切,迷惑的地方会有新的理解。
……
阅读,为我们打开世界,带我走出狭窄的空间,带我面对内心,面对人性,面对生命,让无光之处有光。最让人欣慰的是,这许多观点与公司顺势而为实施的EAP计划,从正知正念、传播善举的角度切入,借助EAP鼓励全员培育积极思维、发散良善快乐、营造健康和睦等不谋而合。
从海绵式思维转变到淘金式思维需要勇气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区,从被动的接受到主动地去看书,保持一颗好奇心,深刻地去认识这个多彩的世界。通过对行为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了解以及思考,从心理学回归国学,努力做到知行合一,让我相信我们内心超过物质的期待,人格的独立,获得心灵的自由,才是我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