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05
黄山之美,天下共知。称道其美之言,莫过于曾两游黄山的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名言“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一直在心里期盼有朝一日登临黄山。
为此,早在五六年前就开始企划,但是一直未能成行,今年暑期,因为规避高峰用电,单位工作日调整,所以得有几天闲暇,约商同事6人,制定详尽计划,前往。
依据计划,准备利用两天时间进行游玩。(2011年)7月30号从宏村回来之后,入住屯溪老街青年旅舍。次日早晨,用完早餐,携带好旅舍替我们准备好的午餐(蛋炒饭,三明治),6点30分从旅舍附近乘坐大巴出发。1个小时10分钟之后到达黄山脚下的汽车站,购买进入景区旅游车票,通过4号检票口(步行上山专用?),乘车来到始发点慈光阁。
检票之后,大家再次整理好行装,略略补充了一些营养和水分,9点05分,正式开始步行登山!
和每一次登山一样,刚开始人们总是精神百倍,下定了务必征服高峰的雄心壮志,但是不一会儿,总可以看到歇在道路一旁呼呼喘气的朋友,有男有女,有老有小。我们的队伍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当中的两位出现了体力不支的情形。我们一路走走停停,一边问询了从山上下来的朋友,得到的信息彼此矛盾,大体可以分为三类,悲观的乐观的和现实的,但是我们不能区分,入耳听来,非喜则悲,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无所适从。本着持久战的理念,我们保持自己的速度,艰难地一步步向上攀登。11点钟来到半山寺,顾名思义,我们断定已经完成了一半的路程。
我们没有能够觅得半山寺的踪影,只见一片平坦的区域,集聚了不少休憩的游客。在附近小卖部买了黄瓜和茶叶蛋(都是10元3个)之后,开始我们的午餐,一则补充能量,一则减轻负担。不少其他的朋友纷纷向我们打听蛋炒饭的价格,得知我们是从山下背上来之后,他们非常钦佩,流露出了极其羡慕的眼神,看架子似乎希望我们可以转卖给他们,多少价钱也不在乎。他们离开之际,分明看到其中一位仁兄,连续三次向我们(的盒饭)投来了恋恋不舍的目光。
用餐完毕之后,我们继续前进,不大功夫,来到了天都峰和莲花峰的分岔口。依据我们最初打算,准备翻越天都之后,前往迎客松,再登莲花峰。不想天都峰因为2009年一位游客乱扔烟头引发山火之后,至今封山未开。因此这几年开放的就只有莲花峰了,据说要到2015年才重新开放。我们无可奈何地向着龙蟠坡方向进发。
时间不是很久,来到一个右转点,左侧高起一片不小的地方,站在上面望去,视野变得非常开阔,远处的山峰已不很清晰,近处两处山峰对立,小者身材瘦削,半山腰和峰顶点缀绿松;大者粗狂广阔,彷佛有半天之高的屏风一样,又好比父亲伸开双臂护卫子女一样,环抱在小山之周。依稀可以见到高高的山顶上依稀有一些人影,心中不禁雄心顿起,“上吧”我对大伙说。
虽然我们的登山已经觉得非常吃力,但是沿途我们看到了很多穿有“黄山民工运输”字样服饰的挑工,他们肩上的担子不在50公斤之下,担子里有矿泉水、番茄黄瓜土豆、泡冰等等,他们有的脱掉了上衣,露出古铜色的肩膀,有的把手机音乐打开,放在毛竹做成的扁担里,一边听着一边向上,相信也是一种减轻疲劳的方式吧。他们挑一段歇一段,每每停下来休息,则将担子一头搁在台阶上,另一头搁更高一点的台阶上,中间用拐杖(一端分叉)的撑起,形成一个稳定的姿势,然后取出毛巾擦拭如雨的汗水,间或他们也会主动向游人讨要一些食品之类的东西。我们怜其辛劳,总是多给一些,或几片牛肉干或几颗凉糖。后来在山顶恰好遇到他们称重交货给管理员,耳中听得似乎费用低廉得可怜,好像只有区区15元(或许我听错了也未尝不可,但是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原因,一定不可能很贵),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信。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舍弃近在咫尺的现代化缆车而如此大费周章,难道只是为了增加就业机会吗?
(挑夫)
我们和这些挑夫们交错前进,时而他们在前,时而我们超过,不记得具体时刻,我们来到天都峰西侧山脚下。因为封山的缘故,一道栅栏门横亘于前,挡住了上山的道路。上山的道路彷佛一条软梯,与地面夹角超过60度,袅袅而上,上半部分在云雾中时隐时现,彷佛尽头就是天之都府。梯子两侧虽然有扶索,但几乎直上直下,观之莫不心怵。我不知道谁是登顶第一人(似乎是一位唐朝和尚),但想前人凿石开路,装置石柱、铁链扶栏,修成这条通天软梯不知会有多少人因此献出了生命方便了后人?
(险峻的天都峰,注意左侧有梯子状登山路,几乎和大地垂直)
(险峻天都峰)
险峭雄奇,气势博大的天都峰矗立眼前,闻名天下的鲫鱼背就在其上,两侧千仞悬崖,深邃莫测,坡陡达85度左右,攀登尤为惊险,据说曾有不少人失手跌落,丢了性命。心想如果今天不封山,自己究竟有没有这样的实力和勇气登顶呢?
下午一点三十分光景,听得头顶上人声鼎沸,我想,我们终于快到山顶了。奋力爬上去,果不其然,好大一片平坦的地方聚集了很多的游人,相互拥挤。原来,我们来到了著名的黄山迎客松面前,定势一瞧,迎客松生长在一棵巨石面前,东侧面临万丈深渊。多少次梦里依据全国到处可见的宣传图画想象着她的神姿风采,总以为其傲然矗立于一块悬空巨石之上,劲干伸展,旁枝逸出,俯瞰黄山云海,不想从正面看过去,却似乎依靠在巨石面前一样。我利用身材优势,很快就找到了一处很好的制高点,咔嚓咔嚓连续按下快门,于人丛之中拍摄到了没有任何游人脑袋的迎客松照片。在一位游客的提醒之下,我攀上巨石,站立远眺,千峰竞秀,无限美景尽收眼底,自己彷佛幻化成了迎客之松,正张开双臂迎接海内外的每一位游客。
(迎客松)
从迎客松出来,我们方才得知前往黄山最高峰莲花峰还有3.5公里,这让我们非常意外,原来一直认为迎客松就是本次登山终点和最高点呢。于是大家继续向西进发。不多远,不经意间,发现路的右侧标识“送客松”字样,抬头望去,一颗松树就像华冠一样罩在路的上方,默默地替游人遮挡烈日,不少游客从下方经过却毫不知觉。同样是一颗松树,送客松却是如此不为人们所关注。我们的人生和我们的事物也大多如此,往往由于所处环境的不一致,即造成了命运的天壤之别。譬如长平公主不是生在帝王之家,她的命运一定会是另外一个样子;一栋房子如果建造于黄金地段那么它的身价将十倍甚至于百倍于建造于偏僻之所。
(送客松)
其后沿途虽然有一线天等景点,道路也上下起伏,但对于刚从山下一步步攀登上来的我们而言,那份感觉就是平坦大道了。因此我的速度明显加快,和一位男同事一起遥遥领先去其他四位了。
(黄山美景)
或许是因为长途跋涉有些困乏的缘故,莲花峰比我们想象中的要远了一些,好不容易我们来到莲花岭,由此北望可以清晰地看到对面光明顶和气象台,西南望去,云雾之中,一座山头自脚边拔地而起,约有百米之高,一条小道蜿蜒曲折盘旋而上,有的地方宛如栈道一样之际开凿于峭壁之上,令人观之胆寒。游客稀稀落落,高处的掩映云山雾海之中,时隐时现,就如西游记中的天宫特效镜头一样,它就是莲花峰。
(黄山美景)
(向莲花峰进发)
莲花峰是黄山第一高峰,海拔1864.8米,峻峭高耸,气势雄伟,宛如初绽的莲花,故此得名。
打定主意,无论如何不能半途而费,如今胜利在望,胜利唾手可得,怎能临阵退却。于是一鼓作气,开始最后的攀登。小道蜿蜒曲折盘,四周云雾缭绕,看得不很真切,我不敢张望,一双眼睛紧盯着前方的一级级台阶,机械地将双脚向上搬动,陡峭之处,只有俯下身去用手扶着台阶而上,狭窄之处只能一人上下。抽得一丝空闲,向后望去,朋友已经不见了踪影,我没有退路只得继续向前,右侧是人工砌成的仿造山峰形状的围壁,外侧就是万丈悬崖,围壁显得极为削薄,我不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和山峰连接成了一体,不知道是不是今人所造,甚是担心它们会不会某处突然断裂或松动。山顶下来的游客一边避让我们一边不断鼓励着上山的人们“继续努力,还有50米”、“注意安全哟”。快到峰顶前穿过了几个洞穴,好像转狮子林假山似地,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洞穴的地面偶有孔洞,其下则是万丈深壑,万一脚步落空,后果不敢设想,务必小心。
(接近莲花峰绝顶)
14:40,我终于到达顶点,绝顶之处显得很是狭小,方圆不过丈余。置身峰顶、遥望四方、俯瞰群山、千峰竞秀、群峰叠翠、万壑生烟、远山如黛、近山如墨,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有节奏旋律的、波澜壮阔、气势磅横、令人叹为观止的立体画面。黄山依云海分布方位,有东海、南海、西海、北海和天海,这里尽收诸海于眼底,流云散落在诸峰之间,云来雾去,变化莫测,低矮的小山头好似云海中的孤岛,据说在万里晴空时,可东望天目山,西望庐山,北望九华山。好一幅壮丽的“海到尽头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景象。伫立于此,人世间的一切纷争烦恼,显得是那么地可笑、那么地无知、那么地渺小、那么地幼稚,在瑰丽壮观的大自然面前,我们又还有什么是放不开的呢?
(黄山美景)
不大一会朋友也赶了上来。由于地方不是很大,我们没有多作逗留,从另一侧开始下山。下山的道路坡度远不及上山之道,通过过龟蛇二石之际,中途听某导游说前面一座山峰叫做鳌鱼峰,海拔1773米,因山峰形状极像鳌鱼而得名。从莲花峰下来,我想,今天的爬上任务终于结束了,不想前方竟然还有一座山峰等待着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再整旗鼓,继续前进。通过百步云梯一路向下,仰望前方,一座山峰的东侧上方两块巨石左右分开,果然恰似鳌鱼之嘴,于是我们的兴趣又被提升起来,奋力向上攀登。
穿过鳌鱼洞来到了鳌鱼头身旁,从北面望去,巨大高昂的鲸首,大有鲸吞天地之势。后来我们从远处回望,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其峰背有龟形大石,名曰“鳌鱼驮金龟”,甚是形象。过了鳌鱼峰便是天海,天海位于黄山前、后、东、西海之中,为黄山之中心位置。恰在此时,一阵云雾飘来,或散落在诸峰之间飘绕回旋,或成一条黑色的烟雾带平地而起于山间凹地之间,好比西游记中的妖精出场的镜头一样,充满了鬼魅之气,变化莫测。
(黄山云雾这张照片和上面一张拍摄于同一角度间隔4分钟)
(黄山云雾)
(黄山云雾 云雾中的山峰其实近在咫尺)
快速下了鳌鱼峰,通过一段长长的下坡路,来到海心亭小憩。这时我们的队伍已经自然断为三段,每段两人,我们是第一段。通过研究导游图发现,黄山第二高峰光明顶就在左近1-2公里之内,并且处于到达预定住宿地排云楼宾馆的必经之路。
再也没有其他任何退路,我们唯有前进前进再前进。
光明顶虽然海拔有1860米,仅比最高峰莲花峰低了4.8米,但是攀登之际,可能是由于登山阶梯相对平缓,抑或刚刚登上最高峰的我们士气正足,虽然途中还遭遇了短时雷阵雨,但我丝毫不感到费力。它的顶点面积比较大,呈圆形,虽然依旧小雨绵绵,但上面已经站立了很多游人,从这里再次远眺莲花峰,依若隐若现于雨雾之间,我不禁佩服起刚才的自己了,此刻如果需要再登一次,恐是非常艰难了。
避开喧闹的人群,来我到东北角,这里地形比较险峻,沿着悬崖修建着仿木形状的围栏,三三两两的游客集聚于斯。倚栏俯瞰,千峰万壑,山峰如刀刻斧凿,上下呈非常锐利的切削面。它们不是单独的一个,高低参差不齐,错落有致,高高低低各不相同,有的相互隔开彼此呼应,有的成片绵延不绝。它们的下半部分基本都披上了一层绿色,那是山间丛生几乎到处可见的松树,顶端大都尖尖地指向天空,似乎仍然在不断生长,让人体味到一种顽强和不屈。
(黄山美景)
虽然雨势渐停,但是天色已经向晚,我们担心入住受到影响,所以赶紧启程朝着预定的排云楼宾馆进发。
途中经过了有名的飞来石,据说红楼梦的开场镜头即拍摄于此(《石头记》之石头)。上尖下圆,形似一颗巨桃,世人称其为“仙桃石”或“仙桃峰”,又因为使游人感到上面的巨石似从天外飞落崖上,故名“飞来石”。来到它的身侧,总是让人心又惴惴,担心它会忽然掉落下来。从悬崖边俯瞰下去,环顾左右,彷佛立在一幅长长的水墨画卷面前,瑰丽壮观的景色从任何方向呈现出一种绝妙的美来。
(黄山美景)
后面陆陆续续还有很多游客排队上来,我们来不及仔细欣赏,匆匆下山,赶赴旅馆。
旅馆入住一宿,略过不提。 0第二天,7点半我们出发向北海方向挺进。去看猴子观海,去看梦笔生花。
怪石为黄山“四绝”之一,以奇取胜,以多著称,可谓遍及峰壑巅坡,黄山千岩万壑,几乎每座山峰上都有许多灵幻奇巧的怪石,据说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处。形态千奇百怪,令人叫绝。似人似物,似鸟似兽,情态各异,形象逼真。而且从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气观看情趣迥异,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猴子观海位于黄山狮子峰前,一石猴独踞峰顶,仿佛极目远望,又似纵身跳跃静观云海起伏,当云海散去时,猴子又可观望太平县的田园风光,因此这一巧石又可称“猴子望太平”。自己虽然老大不小,却总觉得身上有一种退不尽的猴子脾气,看到这一石猴,不由自主将西游记和红楼梦等都联系起来了。事实上四大名著里面都提到了石头:《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开篇也是从石头开始的,宝玉和黛玉的名字也都是石头的意思,不必赘言;《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石猴出生众人皆知,亦不必赘言;《水浒传》第71回目“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中即明确写道梁山好汉的座次刻写在一块从天而降的石碣之上;《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布八阵图对抗东吴陆逊,使用的就是乱石八九十堆。不难看出石头虽然并没有生命,而且黄山石头大都是三分形象、七分想象,比如比夹缝、十八罗汉、童子拜观音、老僧采药、仙人下棋、仙人指路,但人的心理一旦移情于石,那么即使是一块冥顽不灵的石头也就凭空具有了精灵跳脱的生命,这恐怕也是石头得以进入四大名著的一个原因吧。
(远眺飞来石)
(飞来石)
(黄山奇石)
(远眺石猴观海)
(石猴观海)
(老僧采药、仙人下棋、官者观棋)
(童子拜观音)
(笔架峰和梦笔生花)
(梦笔生花)
通过梦笔生花之后,虽然已经步行了近20公里上路,但我们本计划从白鹅岭站步行下山(6.5公里),可惜由于老的缆道拆卸,步行道关闭,我们只得乘坐新的缆车下山。
因此,我们全程步行上下山的壮举只得就此终结。留下了一个小小缺憾,此外还有两个缺憾也一并摘录以记之:
一 虽然起早赶到排云楼宾馆附近的丹霞峰上,但由于所选位置不佳,没有看到黄山日出;
二 可能受线路规划所限制,本次没有看到黄山瀑布;
三 没能实现全程步行上下的壮举。
我相信以后一定还有机会弥补以上缺憾的。
泰山具雄奇之美,玉龙雪山显巍峨之势,峨眉、庐山则秀甲天下。而黄山之美,是壮观之美、系瑰丽之美、乃绝伦之美,以我之笔力根本没有实力进行描述,简单记录,于自己作为一份回忆,于朋友作为点滴参考。
关联文章: 《登泰山》 《登峨眉之巅》 《七彩云南行:玉龙雪山》 《屯溪》 《住宿》 《晚餐》 《宏村》 《中秋国庆浙西行 大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