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周日,但是因为要陪孩子去参加一个体验课的活动,一如平日里,6:30A.M.就得起床,为准备早餐、叫醒孩子起床等等琐事。不得已。
感觉睡不够,被闹钟生生叫醒,痛苦得不得了。这种体会,相信大部分人都有。
所以一旦到了全民休息天的时候,睡懒觉就是必然又天然地享受。如果没有意外的打扰,自然醒的时间直到早上10点之后都不嫌晚。
虽然个人觉得睡觉到管饱的程度是件很幸福的事,况且一般爱睡懒觉的往往是因为缺觉。但是专家们却要指出睡懒觉危害多。比如:会打乱人生物钟节律,使内分泌激素出现异常;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可影响肌肉的兴奋性;不利于大脑功能的发挥,使大脑功能发生障碍,造成理解力和记忆力的减退等。
对于这些身体上的伤害倒还不是很介意(可能还没有明显的体感),倒是觉得大好时光一睡而过,吃饭,家务,整理,看书,作业,娱乐,包括偶尔的户外,统统都挤在起床后的时光里,看着时钟走得不紧不缓,我却手忙脚乱,有时还会顾此失彼。
等到全忙乎遍了,又进入该休息却又不想尽早入睡的纠结,继而再引起第二日的困顿,导致不想也不能早起。
简单说来,就是生活不够规律及自律。
但是还不想改,怎么破?
以前与稍长几岁的同事前辈聊天说起这个话题,她讲一旦到了某个年龄阶段会变得想多赖床也不成,一到某个点就无比清醒,只能早起。
我其实蛮期待进入这样的自然阶段。因为早起后可用来做事的时间充分且有效率得多。
印象最深的是去年五一小长假,有群里的家长自发组织了拍摄活动,主题是“氤氲晨曦”。
要抓的就是太阳刚出来不久时的那种光线,结合孩子们的青春朝气,画面应该相当好看。
当时听了建议就很心动。组织的妈妈摄影技术及感觉都非常好,能够参于这样的活动是个很值得的体验。即使条件是早清早4点就得起来集合。
网上不是有句话说:叫醒你的不该是闹钟,而是梦想么。虽然差点意思,虽然那天还是靠加强型的闹钟把自己叫醒。但是明显困意要比平时少得多。
那天的拍摄兼玩耍持续了几小时,直到公园里游人陆续多了起来,选景也不再从容,才收场告一段落。
回家路上看看表,当时也才上午十点。孩子很兴奋,说:“哇,我们玩了那么久,没想到还那么早啊。”
是啊,这就是早起的优势,占尽了先机。
虽然很多次都在周五晚间下决心:明天不能起太晚。但是每每收效甚微。后来看到有人说:睡懒觉的快乐在于可以自由选择起床时间的权利感。
于是很快又为懒散找到了个不错的借口,因此虽然敬佩日复一日坚持规律作息的人,但目前还是不想主动改变,静静地等待生物钟的自然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