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瓦格纳的歌剧一响起,我知道战栗的时刻来了。
渐随着音乐,黑白的影片随之展开。导演布努艾尔扮演的男人执着剃须刀将女人的眼球割开,恰与此时乌云穿月形成对照。时间一转跳至八年后,一个成年男子穿着婴儿斗篷样式的服饰脖颈挂着条纹盒子骑着自行车在马路上穿行,屋里的女人端坐着看着一本书,忽然起身将书掷在一旁,被掷在桌上的书恰好翻开了弗美尔的《绣花边的女人》的那一页。
女人望向窗外,看到了骑自行车的男人摔倒在路边,慌忙奔到他身边,急切地亲吻他。下一画面便是女人打开原来挂在男人脖子上的盒子,拿出其中的领带,将之与床上那套婴儿服摆放整齐,之后便坐在床边如同石塑一般。女人身后出现了一个男子,他便是骑自行车的人。
他注视着自己的手掌,那里有一个黑洞,不断有蚂蚁从中爬出。女人也走到他身边,一同看着他的手掌。画面忽又跳转到一个晒日光浴的女人的腋毛,之后又跳至和腋毛有些相似的坚硬的海胆。透过一个人的虹膜,画面又一次跳转到了大街上,一个女性却又有些男性特征的双性人用一根拐杖戳捣着地下的断臂,一下又一下,引得周围人驻足。等到他们围成了一个圈,便把警察引了来。警察将地上的断臂放入双性人手中的盒子,疏散了围观的人群。镜头此时切换至低头看着这一幕的男女主人公,两人都有些激动。画面切回,怀抱盒子的双性人站在原地呆呆地抚摸着手中的盒子,迎面闯来一辆轿车,双面人躲闪不及,迎面被撞倒,倒在马路上。楼上目睹一切的两个人看到这一幕像是有所交流,这之后骑车人靠近女子,露出狡黠的笑,抬起手握住了女人的乳房,在不断的揉搓中,男子产生意淫,嘴边流出鲜血。女子乘其不注意,慌忙逃开,男子在其后紧追不舍。女子退至墙角,用一把椅子挡在面前,手里举着墙上挂的球拍,做出防备。骑车人踌躇片刻,从地上捡起两根绳子,负在肩上,用力往前拉。两根绳牵引着两个神学院的学生,绳子尽头拖拽着两架钢琴,每架钢琴上都堆着一头腐烂的驴。女人吓坏了,乘骑车人不备,逃出了房间,骑车人连忙丢下绳子,追赶女人。女人将门抵着,骑车人的手夹在了门缝之间,手掌上布满了蚂蚁。
姑娘所在的房间的床上躺着一个身披斗篷的、胸口放着条纹盒子的男人。这时屏幕上显出字幕“接近临晨三点”,一个新的人物出现在门外的台阶上,画面只是他的背影。他按着出事套间的电铃,这时画面又出现一双透过两个洞的摇着一个银质的鸡尾酒调制器的手,摇动速度与电铃相差无几。女人前去开门,躺在床上的汽车人像是有些惧怕。
陌生的男人进了房间,径直走到了床上躺着的骑车人面前。从背影看陌生男人像是在对他怒吼和指责,床上的骑车人满脸的不情愿,陌生男人将之一把从床上拖起,摘了他身上的类似婴儿的服饰,丢在了窗外。陌生男人指着墙让骑车人面壁罚站,骑车人不情愿地站在了墙边。此时陌生男人摘下帽子,正回转着身子,屏幕又出现“十六年前”的字幕。陌生男子回转身子的动作接着前面继续着,可以看到陌生男子俨然就是骑车人。他走到一张桌子前,上面摆着墨水和课本。他拿着课本走到站在墙边的自己旁,把书放在了他的两只手上。之后表情绝望,转身想要离开。而身后站在墙边的自己的两只手上的书突然变成了两把枪。
他指着前方的自己毫不犹豫地射击。被打死的男人倒下的瞬间有切换至一个花园的场景,倒下的男人拂过一个女人裸露的背。之后女人便消失了。从树林深处走出四个人,他们赶到了倒下男人的身旁。在另一边又有两个人走过,两人默不关心发生的事,后又随着抬着倒下男人的四人走了。画面再次切回,转至先前的房间。女人倚在门上看着墙上的蝴蝶,看了许久。紧接着,骑车人再次出现在女人面前,表情忧伤。忽然男人以手捂嘴,手拿下的那刻,男人的嘴没有了。女人从手提包中掏出口红,涂抹着自己的嘴唇。而相应的男人嘴部原来的位置变成了女人口红的颜色,紧接着男人嘴部的位置长满了毛发。女人惊讶地抬起胳膊,发现腋下的毛发消失了。之后女人朝男人做了个鬼脸,挑衅地出门了。
门外连着沙滩,有一个男人站在那里,他面朝大海,穿一件条纹运动衫和一条高尔夫球裤。女人朝他跑了去,男人扭过头,抬起手上的表放在女人面前,女人耸肩,之后献上自己的吻。两人和好,手挽着手漫步在沙滩上。两人走着,发现沙滩上被抛出的婴儿服饰和条纹盒子。,两人看了看,又继续往前走。影片接近尾声之时出现字幕“在春天”,全片终。
幸亏的是,这部片子只有20分钟左右,否则将全部场景描述一遍不知要耗费多久,因为对于这样一部奇幻的电影,如果不借助于资料描述都成了难题。这部片子上映于1928年,超现实主义的激流运动在西班牙如火如荼地开展着。20世纪的西班牙无疑是个黄金时代,毕加索和米罗再加上萨瓦尔多·达利在“同一段历史中为地中海文明谱写华美乐章,他们都是现代和经典的典范”。无疑是这样的,在这场运动中,达利如响彻天际的巨雷使得整个欧洲为之一震。他那超凡的想象力,戏剧化的外形装扮和行为方式,对世间万物敏感的捕捉......都叫人无法忽视。“我和疯子最大的不同就是,我没有疯。”达利式的自大话语在这一时期成了众人顶礼膜拜的天才论调。在大学期间达利身旁围绕着同样具有激进思潮的友人,有诗人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卡尔和未来的电影制片人L—布努埃尔即《一条安达鲁狗》的另一导演。
在这部影片中,电影画面的象征意义被发挥到最大,几乎找不到一个画面是没有“弦外之音”的。“看到‘剃须刀片划破眼睛瞳孔’—电影画面是这样开始的—后,那个被形象地称为抽象派艺术的令人恶心的东西倒在了我们脚下。它受到致命创伤,再也站不起来了。”达利在他的自传中这样写道。然而这蕴含诸多隐喻的电影在当下却着实让人不知所云,艺术的修养、哲学的底子和弗洛伊德的理论成为理解这部电影的金钥匙。然而对这些,我都是贫乏的,但片中的难解画面却像漩涡一般深深的吸引着我,我渴望做出自己的解释然而却不能独立于他人的研究成果,就在这查阅资料中,我对达利了解趋于更深,愈加对其着迷。这里我仅从达利对《一条安达鲁狗》进行分析,不敢说“可见一斑”,只能算“管中窥豹”吧。
“《安达卢西亚的狗》是涉及少年与死亡的影片,我要以全部现实和伊比利亚匕首的全部力量,把它钉在智慧、高雅和理智化巴黎的心脏里。”自传中的达利倒出了自己制作《一条安达鲁狗》的主旨。整部电影起源于布努诶尔和达利两人各自的梦。非线性的叙述,莫名的情节,再加上无声叙述,都造成今日回顾影片的重重障碍。人物的设置满满的都是弗洛伊德的意味。骑车人无疑是影片重中之重的主角,他的扮演者皮诶尔·巴谢夫在影片拍摄时已经开始吸毒,在影片拍摄结束后,他就自杀了。“皮诶尔·巴谢夫的少年体态与我梦想中的英雄完全一致”达利对之称赞有加“他的身上总是散发着乙醚味”,这是达利对角色的阐释。影片开始处,皮诶尔扮演的骑车人穿着婴儿服饰运用弗洛伊德理论理解为“本我”,完全潜意识,即代表欲望,在本我中只遵循一个原则——享乐原则,意为追求欲望的满足,而以个人享乐原则最大化的阶段便在婴儿时期。而片中女性的角色便被赋予了母性和性的引诱的意味。“本我”具有强烈的恋母情结,在影片中女人对骑车人的亲吻便在强烈诉说“本我”的恋母情结。
另一耐人寻味的一幕便是两性人在马路上用拐杖戳捣地上的断臂。对于两性人,我尚未解读出来,可那只手却是象征着欲望。在片中手掌多次出现,甚至一次次被特写镜头强调渲染,包括从手掌源源不断爬出的黑色蚂蚁,这便在强调欲望的无限性,即为贪婪的欲望。马路上的女人被刻意地男性化了(源自于原始剧本的描述),可以看成达利对两性的思考。在大厅广众之下,两性人不断摆弄地上的残臂,即为想通过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欲望以获得他人的关注,随后而至的警察代表着秩序,他将断臂放入两性人的盒子中,即代表社会的态度:私人的欲望不应在大众面前展示。两性人最终被汽车碾过的结局则昭示着社会对个人的压抑。
更加让人不得其意的是骑车人的分身,于后出现的陌生男子是“超我”的符号意义,尽管有人将之理解为“自我”,可纵观全片,“超我”更合情理。在弗洛伊德理论中,“超我”意味着人格结构的管制者,属于人格中的道德部分。“超我”倾向于站在“本我”的原始渴望的反对立场上。从片中可看到,陌生男人将象征道德的书本放在了骑车人手上,并喝骂指责,将其婴儿服饰丢掷窗外。这些无不意味着“超我”对“本我”的反对和“本我”时期恋母情结的崩溃。
在骑车人拖拽钢琴的场景中,出现的神学院学生意味着传统宗教,而腐驴则象征传统文化。骑车人的拖拽则代表了超现实主义的态度,“超现实主义的实质指向凌驾于‘现实主义’之上的一种反美学潮流,把表述艺术家自己的心理状态、思想状态作为艺术创作的核心,认为唯有这样才能更真实地反映社会形态的实质;进行不收任何理智制约的思想的实况记录,也不去考虑任何美学或伦理学的渗入和束缚,彻底地追求超自然的、无意识的、无理性的精神自由”,而对于传统,则是他们第一要打破的。
正如我之前所说,电影的每一个画面都蕴藏着深意,就我力所能及,也只有这些尚能通过弗洛伊德理论解释清楚了。接下来我想探讨的便是这部电影与幻象的关系。
“虚构的与真实的回忆之间的区别与真假珠宝之间的区别一样。假珠宝总是更像真的,更光亮。”从达利的自传中可以看到达利始终与白日梦和虚构的回忆不曾分离,“他总是成功地将梦中才有的这种鲜明而不断流动的空间感加以视觉化。”《一条安达鲁狗》则是将幻觉视觉化的最好体现。在影片中,骑车人抚摸女人的胸而产生意淫的一幕,无疑是达利童年的真实经历写照,达利在年幼时将三个成熟的甜瓜幻想成采花女人的乳房从而产生意淫。达利在其一生中总是无意产生幻觉,这些幻觉和达利充满想象力的梦境相结合成为达利创作的源泉。这部影片的每个画面与达利精心绘制的油彩画有着同源性,这些画面都“充满了恐怖丑陋的视觉记忆,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巨大的性欲象征和狡黠浮现在某个角落的中的童年记忆混杂在一起,巧妙的应和了弗洛伊德所强调的无意识的性压抑和紧密关联的童年记忆。”
作为一部默片,导演后期为其添加的背景音乐是不可忽视的。原来1928年上映时是没有那段跳跃的背景音乐的,直到1960年才被加上这段探戈舞曲。加上的探戈舞曲配上奇幻的电影画面,其中蕴含的魅力较之以往大大增加。尤其在骑车人在房中追逐女人时,节奏契合,令人振奋。音乐对于电影的重要性在1928年和1960年的同一部电影中得到了确切的说明并提供了显而易见的证据。
电影中的非线性叙述让人摸不找头脑,但这不妨碍其为电影叙事开启了新的篇章。尽管片中不时有字幕提示时间的变化,但时而前进时而后退的表达的确是一大创新。
《一条安达鲁狗》这部电影将电影的多意性发挥到极致,达利和布努诶尔像是随意从无数梦境中摘取几个片段以飨观众,却引得无数人探索细究其中的含义。在另一部电影《少许灰烬》中,《一条安达鲁狗》的片名成为达利对友人洛卡尔的讽刺,成为一段同性恋情的见证。这不正是说明该片的多意和魅力吗?创作该片时,达利那是不过24岁,布努诶尔也是差不多的年纪,投身于超现实主义的他们狂妄而又充满创造力,这无疑对我是种启示,“莫欺少年穷”的意味确凿地透露出来。这部电影也成为弗洛伊德理论的注脚,使得电影与一门具体学科紧密结合,不知后来的《心灵捕手》,一部同是以弗洛伊德为理论基础的影片,是否受到它的启发呢?
纵观全片,超乎常人的想象力是深深吸引着我的。它打破了我对电影的看法:电影即讲述故事。不,电影不必要总是讲述故事的,不必要是一眼被看出来的,不必要是事件线索清晰的。只要你内心中有欲望,有想法,癫狂一些也是没有问题的。大脑是神秘的,即便关于它的研究多之又多,但我们所知道的却是冰山一角。错杂的神经纤维盘绕在头颅中,人由生至死的期间它一刻不曾休息。源源不断传输的信息中蕴含了多少奇思妙想?又有多少被我们忽视的绝佳创意?达利以梦境为疆土,建筑了自己的幻想之城,从而创造了如此辉煌的成就,他带给世人的启示便是勇于开发大脑,勇于与他人不同。将这部影片与中国自1905年电影史开端到现在创作出的影片进行对比,无疑会发现像《一条安达鲁狗》这样的影片在中国还没有出现。也许是时候开启想象力了,尽管我们有些不擅长,但是熟能生巧,只有练习才可进步。“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尽情的挥洒想象力,敢想敢做,这是影片《一条安达鲁狗》给我最大的启示。
毕竟《一条安达鲁狗》抽象意味浓厚,需要问“这意味着什么”的问题着实太多,而我了解的又是何其的少,所以这篇文章留有太多遗憾。不过,我已将我知道的,全部摆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