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读文言文时,同学们有时遇到这种情况:句法懂了,不会的词儿也查工具书了,但对原文的理解似乎还隔着一层窗户纸。明明感觉得到只差一点就看得真切了,可就是只能看着模模糊糊的光源干着急。
造成这种理解隔阂和焦虑的原因,并不是我们读得不够多或者句法差词汇量小,而是我们对古人生活的情况缺乏必备的理解。古人与今人之日常生活上的差别,自然反应在语言的使用上。
古人(尤其贵族和知识分子阶层)对自己的生活有着范围很广的典章制度规定,上天文,下地理,举凡婚丧嫁娶、学校科举、起卧饮食等等,都包括其内。哪些是高中生所常见、所急需,同时也容易理解的呢?
我们可以通过这本《中国古代的衣食住行》找到答案:服饰、饮食、宫室和车马等方面。具体对高中生来说,应该着重看本书的哪部分呢?我认为应该立足课本,进行基础性的拓展。
比如我们学诗经《氓》时,有一句“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我们除了应该明白“总角”是指年幼之时外,还应该回忆起《桃花源记》里“黄发垂髫”一句里,黄发指老人,老人长出黄发为有寿之征。以此二者为例,再可进行与头发相关的拓展,比如在性别和年龄上,古人男子二十要行冠礼,女子十五要及笄,以示成人,可以婚配。
与头发相关的,则可再进行进一步知识的延伸,如理解髡刑、古人不戴冠的四种情况、头饰等。
合理的学习解构是以一个知识点为基础,回忆起相关知识点,以此二者为前提,再补充新鲜的相关内容,这样既达到了“温故”的目的,又可“知新”,架构出比较完整的知识模块也有利于日后的记忆和使用。学习掌握文言基础知识尤其可以作用这种方法。
再如在《寡人之于国也》一课里,我们学到“是亦走也”中的“走”为快跑之意。那么我们就该相应地知道,慢走为“步”,疾行为“趋”,拼命地跑为“奔”。与之相关的,在他人面前“趋”,是表恭敬,如,“入而徐趋”。
与走路相关的知识还可联想到不走路时所用交通工具,如驾车御马,即古人六艺之一的“御”。之所以古人很看中君子的驾驶技术,是因为古路坎坷不平,若想行路平稳、乘者相对舒适,则必须御马经验丰富。那么,乘车位次又如何?御者、尊者、车右的位置排列则必须为左、中、右。
以此种种,一点散发几点,几点再散发,各散发点再进行勾连理解,琐碎的古文常识就可以比较方便地记忆和回忆。做这项工作,有点像蜘蛛结网,每个蜘蛛网节点的存在都是知识点,而网丝之间的架构,正是我们看这本书时应该做的事。
这本书的另一特色是有彩色插图可供参考想象。有些东西,用文字说半天,人们理解的还一知半解,但甩出一张相关的图片,则可以达到四两拨千斤之效。
特色之三是出现的生僻字均有注音!!!这对查工具书懒癌患者来说,绝对是天降福音灵药!!!
我们知道,汉字不同英文单词,英语单词掌握发音规则后不看音标也能读出来,汉字读音虽然也有一定读音规则可参考,如看声旁,但准确率有限。如果不会读,又不会写,那就很难记住,与固有知识进行联系,只能模糊地感觉到与某某相关。如果勤于翻查工具书,又常会陷入沮丧的情绪之中:啊,这么多不认识的字,查起来好心塞,算了,明天再看吧!而明天又复以此言辞推诿,则无日可进步矣。
学习是一个建构、拓展知识框架的过程,学习古文则必须建立一个以古人生活为框架的立体知识体系。有时你与理解文言文内容之间,真的只隔着一层半透明的窗户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