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题目,有的读者可能会说:“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一个是字母文字,一个是表意文字。这有什么可讲的。”另一些读者可能会说:“这跟学英语有什么关系呢?”
对于前者,我想说:“英语与汉语的区别,并不只是一个表音,一个表意这么简单。”对于后者,我要告诉他们:“了解英语与汉语的区别,可以让你有的放矢,提高学习英语的效率。”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这种区别在英语学习里的重要性,我先讲一个小故事。话说某日,我正在图书馆里看书,一个熟识的tutor走上前来,跟我说:“我有一个问题。我的一个中国学生,有一天提到他的妻子时,他用了He,我不知道……”我看这位思想保守的老太太欲言又止,大有误会同性婚姻在中国已经合法化的架势,赶紧同她讲:“She和He不分,是中国人常犯的错误。因为在中文里,‘他’和‘她’的发音是一样的。”
不要以为这是初学者才会犯的错误。我在youtube上看过一个视频,一位小伙子在美国读书生活了7年,还找了一个美国女朋友。他让女友指出他说英语时容易犯的错误,那位美国姑娘指出的第一个错误,就是偶尔会用错She和He。
上面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一个人最容易犯的错误,总是源于他的母语。She和He不分这种错误,在中国人的口语中很常见,但母语是法语或西班牙语的人就基本不会出错,因为在这两种语言中,几乎一切词汇都分阴性阳性。
下面我从音、义两方面,谈谈英语和汉语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导致的易错点。在谈音的差异时,用来作为比对方的是汉语中的普通话。
一、音的差异
英语作为一种拼音文字,其发音天然具有音乐性;而汉语中的普通话,在音乐性方面非常差。具体而言,差异表现在以下方面:
1、单字重音的差异
汉语有四个声调,但是每个字都只有一个音节,不存在重音的问题。英语则大不相同,除了有单音节的字,还有大量多音节的字,在多音节字中,会有至少一个音节重读。熟悉单字的重音,以及如何使用重音,对于提高听说能力至关重要。
举个例子,photograph, photographer, photographic,这三个字重音各不相同,我用大写来表示重音的部分:PHOtograph,phoTOgrafer, photoGRAGHic。在多音节字中,除了重读的音节,其余音节发音会很轻,尤其在语速很快的时候,非重读音节经常几不可闻,但是,通过听重读的部分,就可以判断是哪一个字,在这个例子中,如果听到了PHO的重读,那么这个字显然不会是 photographer和photographic。熟悉重音会帮助你提高听力水平,因为在正常语速的英语会话中,有很多字非重音部分会一带而过,如果你非要把全部音节都听到才能辨别这个字,那么基本上你不可能听懂别人说话。
2、单字时长赋值的差异
当我们讲汉语时,通常情况下,说每个字时所用的时间是大致相等的。例如:“下午我们去打篮球吧。”在正常说话时,我们不会拖长其中任何一个字的音,也不会缩短其中任何一个字的音。
和中文相反,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讲英语时,赋予每个字的时长并不相同,有些字会正常说,有些字会拖长音,而有些字会缩短发音时长或者连读,使整个句子犹如一段音乐一样具有节拍。例如这个句子:Will you sell my car because I’ve gone to France?
在讲这句话时,并不是像下面这样平均分配每个字的时长:Will │you │sell │my│ car│ because│ I’ve │ gone│ to │France?而是会这样分配时长:Will you │sell │my │car │because I’ve │gone │to │France?
3、句子的重读和节拍
之所以英语口语中会赋予每个字不同的发音时长,是因为像单字一样,英语中的句子也有重读部分。通常情况下,表示实际内容的字需要重读,起语法结构作用的字不重读。重读的字,类似音乐中的拍子,两个拍子之间的间隔,时长要保持一致,这样一来,必然会有一些字发音拖长,另一些字发音缩短,从而形成稳定的节奏。还是以上面的句子为例,它的节拍如下:
Will you │sell(重读) │my │car(重读) │because I’ve │gone(重读) │to │France?(重读)
为了能够保持四个拍子之间的间隔一致,Will you和because I’ve需要以极快的速度说出来,而my和to则需要说得比较慢。
由于在汉语中基本不存在这种重读和节拍,中国学生通常会以为句子里的节奏和重读不重要,或者随便怎么读。实际上,英语句子的节拍和重读不是为了让句子说起来更有音乐性,有时候这些重读有实际意义。举两个例子:
-Thank you!
-Thank you!(重读you)
第一个thank you没有重读部分,表示的意思就是“谢谢!”,第二个句子重读了you,表示的意思则是“应该是我谢谢你啊!”
再比如What are you doing?这句话。如果are you吞音连读,这是一句用来问好的话,类似于How are you。但是,如果将are you清楚地说出来并且加重,则是在责问对方,相当于说:“你究竟在干嘛?”
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英语句子的节拍和重读,是为了让听者更清楚地了解说话人想要表达和强调的意思。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听别人说话,要首先抓重读的部分。还是以上文的Will you sell my car because I’ve gone to France?为例,如果你抓住了四个重读的词sell\car\gone\France,你基本就可以明白说话人的意思,其余的部分,能不能听得到并不重要。相反,如果你漏掉了这四个词,就算其余部分听得一清二楚,还是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说英语时也是这样,如果你说的句子节奏清晰,重读准确,即使你的单字发音很糟糕,native speaker还是可以明白你的意思;如果你该强调的地方不重读,节奏一塌糊涂,即使你的单字发音完美到可以媲美母语人士,native speaker要么需要想一想才知道你在说什么,要么想了半天还是不知道你的意思。
还记得上篇文章结尾吗?我讲到有些族裔的学生发音极其难听,老师仍能听懂;而有些中国学生发音好得多,老师却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其中的原因,如果不是讲的内容本身存在错误,难以理解,那么一定是你的句子重读和节奏不对,以至于老师不知道你到底想表达什么。
二、义的差异
本文开篇,我讲了一个She和He不分的故事,这个故事还有后半段。那位老太太听了我的解释,又产生了新的疑问:“如果汉语里She和He发音一样,别人怎么知道你说的是She还是He呢?”我告诉她:“You need more information.”
这正是汉语和英语在“义”上的重大差异。汉语(不论口语还是书面语)是一种“模糊语言”,高度依赖语境,需要听者和读者动用大脑,利用句子之外的信息来定位句子的含义。最能说明这一特点的例子大概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三句全是名词的罗列,一个动词都没有,但是丝毫不妨碍我们体会一个离家游子在深秋对家乡的思念。这是因为从小学习汉语这种模糊语言的我们,已经自动在大脑中补齐了诗句中缺少的部分。我们知道这几句诗是讲枯藤缠老树,昏鸦栖枝头;流水过小桥,炊烟暖人家;西风吹古道,瘦马勉力行。绝不会对这九个名词的关系产生疑问。
对于讲英语的人来说,《天净沙·秋思》这样的诗句简直不可想象。英语是一种逻辑语言。虽然它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量其他语言的词汇和规则,造成英语的逻辑性不像法语那么严密,但究其根本,英语仍是依靠逻辑驱动。在任何一个句子中,逻辑关系必须清晰准确。
汉语和英语在这一点上的差异,对中国学生最大的影响,就是非常容易漏掉英语中表示逻辑关系的成分。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中国学生觉得一个句子已经表述得很清楚了,可native speaker就是不明白句子的意思。我举几个例子,大家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1、中国学生最容易漏掉的就是冠词。对于中国学生来说,“a man”和“the man”根本不会形成困扰,我们知道这是个男人,而且会下意识地从语境中判断出是指谁。但是定冠词和不定冠词在英语中是有逻辑指向的,一个泛指,一个特指,native speaker要通过冠词判断指向,遇到中国学生冠词阙如的句子,自然摸不到头脑。这个错误在中国人中有多普遍呢?这么说吧,我见过的成年之后开始学英语的中国人,不管在国外工作生活过多少年,没有一个不会犯这个错误,区别只在犯得多和犯得少。
2、英语中的逻辑关系,经常通过介词体现。用错介词和漏介词也是中国学生的通病。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This is the kind of environment I want my daughter to grow up.
在很多中国学生看来,这句话的意思已经很完整了。大家可以试一试,看看自己在理解这句话的时候会不会有困难。我相信,大部分人都能准确说出这句话的意思:“这正是我想要的环境,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成人。”
然而,在native speaker眼中,这句话其实是不可理解的,因为漏掉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介词。正确的句子,应该是这样:
This is the kind of environment I want my daughter to grow up in.
如果拿掉这个in,整个句子就被拦腰斩为两截,grow up和environment到底是什么关系,完全没有交代,逻辑上无法自洽。中国学生能够理解这样的句子,是因为我们在完全没有觉察的情况下,依靠汉语模糊语言养成的习惯,自动补上了缺少的成分。
再举一个用错介词的例子。“乒乓球室的钥匙”,我猜不少人都会说成“The key of the ping pong room.”
这是错的。因为钥匙并不是乒乓球室的附属物,两者之间不存在附属的逻辑关系。正确的逻辑关系是“用来开乒乓球室的钥匙”,所以,你应该这样说:“The key for the ping pong room”。
由于介词在英语逻辑关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学习英语时,需要对此加以特别注意。其实,判断一个人英语水平高低,词汇量大小、发音是否标准、口语是否流利都不靠谱,真正有用的标尺就是介词。如果能准确使用介词,那么此人英语水平绝不可能差。反之亦然。
三、语言是相通的
上面所讲的差异,旨在帮助中国学生了解学习英语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难点,并不是说汉语和英语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就像不管在哪个国家,人性总是相似的,作为人类的共同点总是远远多于种族和文化差异。不同的语言之间也是相通的。一个汉语水平非常高的人,只要下定决心,持之以恒,一定可以把英语学得很好。反之,如果一个人母语马马虎虎,他的第二语言不可能好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