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驱动改革,懒人促进发展。无论是智能手机、自动化洗衣机还是电梯、电话机,任何科技的发展,最初的想法里都能发现懒人的影子。
作为一个资深“懒人”,我想先说一说懒人的几大特点:
1、拒绝选择、厌恶麻烦:选择越多,信息量越大,需要的动脑就越多,也就越发的麻烦。不能一句话说清或者简单点选择,会让懒人觉得很累。
2、不想大海捞针:选择多怕,也怕没得提示没得选择,什么都一骨碌的提供,完全迷失方向,不知道从何下手,那么对于懒人来说,就觉得干脆放弃好了。
3、不愿意重复劳动:之前做过,又让做一遍,每次都要重复一些没有意义的行为,会让懒人觉得很难忍受。
4、能少动一点就少动一点,能少做一步则少做一步:有些事情无伤大局做就做吧,但是一旦有更好的选择,可以少做一点,少来一步,那肯定是选择捷径。
5、不喜欢时刻留心:勤快的人可以做到实时观察,时刻跟踪和监督。对于懒人却相反,最好是别人送到嘴边送到眼前送到手下。
既然懒人驱动发展,互联网产品针对懒人,也有不少特别的“个性化”功能,让我这等懒人很是欢喜,比如以下这些:
热门推荐/人气推荐
群众的眼光一般是雪亮的,越多人喜欢和肯定的东西往往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所以不管是做内容还是做电商,热门推荐或人气推荐这种大家都在看、大家都在买的内容往往最受关注。
精选推荐/专家推荐
与热门推荐并列的还有一种精选推荐/专家推荐。热门一般是大众喜欢的,精选/专家推荐,则更多的是从专业的角度出发。毕竟专业的人的对优质的评判有更加专业的角度,能够避免点大众的从众心和盲目跟风带来的不客观。
我的关注/订阅
每个人的个性是特别的,偏好也有所不同。大家都喜欢的,专家所欣赏的并不一定就是“我”感兴趣的。所以提供标签,给予用户定制的机会,能够让懒人更快的获取到想要的资讯喜欢的内容偏爱的商品。
常用直接默认
明明每次都选择了这个内容,明明基本上这个选择的概率就占99%,那么不要逼迫用户每次都重复做选择和操作的细节就很重要。比如在定位的时候,对常用的国家、城市直接默认,在提交订单的时候,对常用发地址直接默认都能够让用户觉得贴心。
常用优先推荐
除了对常用的直接默认,在有些不适用的场景下也可以常用的优先推荐。比如输入法,常用的词语排序在前,用户如果确定要再次使用这个常用内容可以优先选择,但如果不是也可以按照次一级顺序自行挑选。
猜你喜欢
大数据时代,让这个功能变得贴心而可行。根据大数据记录,浏览过这个产品的用户还看过……,喜欢这类型产品的用户通常也喜欢……,喜欢的价格区间里这个商品最受喜欢……,通过这种有根据的猜测,让用户能够更快的找到喜欢的东西。
模板选择,自动填写
这种功能,经常会在记账软件、订货软件、寄件软件看到,常见的组合、常出现的情况,形成一套模板,用户不需要再一个个的去录入,而是直接点击模板,系统自动完成填写,如果有细微的变动再针对这小变动修改即可,省时省力。
每日一荐/句/文/签/题
韩寒推出过一个软件叫“one.一个”,直到现在还颇受一些用户的喜欢,因为选择越少,反而觉得唯一的这个选择更加优秀更加难得更加值得重视。同样的不少软件里有这种“每日一X”的功能,往往不想疲于选择的用户,都会偏爱这唯一选择。
自动提醒
现在几乎所有软件都有通知或提醒的功能,无论是到点自动提醒,关注的商品到货自动提醒,还是任务未完成提醒等等,都能够让用户不需要时刻去跟踪和关注,第一时间获得有效信息。即使有人不喜欢被打扰,但对于懒人来说,有这个选择还是很重要的。
排行榜
榜单功能与热门推荐一脉相承,却又比热门推荐覆盖更广。浏览榜、评论榜、点赞榜、热门榜、趋势榜、赞赏榜、口碑榜……根据自己产品的特性,推出用户感兴趣的排行榜,也能够让用户选择更有方向。
好友动态、好友在看/读/学/转
人是社会的人,人的学习与偏好总是乐意与身边的朋友趋同,这样不仅能够更加了解朋友的喜好,还能够增加一些共同话题。所以,关于好友的最新动态,微信朋友圈的好友在看,读书软件的好友在读,课程软件的好友在学,或者其他好友的行为,都能够给懒人们带来更多选择的捷径。
最近保存/浏览、观看历史/阅读历史
曾经做过的选择,曾经经历过的内容,这些里面都藏着我们的喜好。有时候回过头再想体验,却往往会发现记忆里少了那么一根弦。在这种情况,将重要的操作行为,按时间的倒序提供回顾的机会,无疑可以解决不断找寻记忆里遗失的那根弦要好得多。当然,再配合上搜索功能就再好不过了。
进程恢复
对于懒人来说,如果看一本小说看到一半,退出接了个电话又要从头拉起;或者上次看电视看到十集的中间,再看又要一集一集去找自己上次看到的情节;又或者玩游戏明明玩到第十关了,去吃个饭回来又要重新玩,那简直是不能忍受。所以不管是做什么,退出后重新进入时能够问一句是否恢复到原有进程,真真是再贴心不过。
第三方授权登录
这也是“懒人”超级喜欢的一个功能,免去了繁琐复杂的注册过程,还可以避免忘记用户名忘记密码等烦恼,直接通过微博、QQ或者微信等常用软件就可以授权登录。现在几乎成为很多需要注册软件的标配,也实在是因为这样的功能太受欢迎了。
一键刷新/一键清空/一键已读/一键还原
曾经我特别喜欢一个功能,那就是对于邮件里收件箱那满满的订阅邮件和垃圾邮件,我可以一键复选后,全部标注为已读。这样既让我这强迫症患者不用看着未读数字难受,也不会因此错过新来的有价值的邮件。
后来发现类似的功能不少,比如手机里推送的一大堆通知,我可以在看完想看到的后,对于其他的一键全部删除。对于招聘网站或者生活服务网站发布的信息,不需要总是去重复更新和提交,而是可以一键刷新后直接让排序提前。对于电脑,还可以一键还原到指定时间段的配置,或者一键加速,消除无用内存提升网速,而不用打开软件去慢慢扫描处理。一键操作功能实在是方便。
产品需要这些“懒”功能,运营也需要一些“懒”思维。在运营过程中,不妨多从“懒人”的角度进行思考:
1)功能迭代更新多做减法:哪些功能是毫无必要的,哪些功能是让人觉得麻烦的,哪些功能能够让人更快达成目标,运营不能一味只是提出新的需求,也要和产品一起思考出更多像前面提到的让“懒”用户欢喜的功能。
2)描述说明用一句话总结:不管是产品的作用,还是活动的内容,最好一定要形成用一句话进行总结的习惯。因为一句话描述,可以使运营增加聚焦归纳有重点有核心的习惯。而且不和用户说得太多,反而能够让用户更加清楚明白。
3)多思考如何为用户节省时间、优化效率:现在的很多产品的开发都是从帮助用户节省时间优化效率出发的,比如饿了么让用户节省了出门时间,滴滴打车让用户节省了出门和拦车的时间……能够考虑的懒人的时间成本、空间成本、行为成本,提供懒人服务、懒人工具等,往往能够带来一些新的创意思路。
4)不能忽略移动化需求:在懒人时代,不能随身携带的PC机和可以随身携带却笨重的笔记本,都不如移动互联网设备平板电脑和手机受欢迎。所以运营在做任何策划时,决不能忽视移动化需求,甚至应该偏重于移动化的体验。
5)合理利用大数据为“懒人”服务:运营工作总能涉及到很多数据,这些数据除了通过分析进一步指导运营工作外,还能够通过分析,总结出用户画像、行为轨迹、行为规律等等,精准化的为一类人、一种行为的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而这种也更能够粘结用户、留住用户。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有时候“懒”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能够“懒”之有道,能够合理利用人的惰性,“懒”也是种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