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是服务于用户的。因此,产品的需求必然来自于用户。第二章对需求的讲解,分成了“用户研究”“需求采集”“需求分析”“需求筛选”,详述了面对一堆需求的时候应该“做哪些”、“做多少”的问题。
1.用户是需求之源
理解用户,是产品经理最重要的素质之一。
需求的本质是问题,而问题的本质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以用户为中心,user-centered design VS boss-centered design;实际上,以老板为中心的设计,本质上也是基于老板对用户和市场的理解。
不要试图满足所有用户:需求的优先级是用户需求和商业目标博弈的结果,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为了更好的了解用户,需要做用户研究,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法是用户角色建立《赢在用户:Web人物角色创建和应用实践指南》。通过用户的说和做,定性(便于找出原因,偏向于了解)和定量(发现现象,偏向证实)的研究问题。
①听用户定性地说,确定产品方向
②听用户定量地说,确定需求优先级
③看用户定性地做,做可用性测试
④看用户定量地做,根据用户使用情况做数据分析和产品改进
2.需求采集
实际工作中采用的用户研究方法,取决与资源。但一般有如下几步:明确目标、选择采集方法、制定采集计划、执行采集、资料整理,然后进入下一步需求分析阶段。与上一小节对应:
(1)定性说:用户访谈
容易出现的问题:①说和做不一致;②样本少,会以偏概全;③用户过于强势,误导访谈;④访谈者过于 强势,误导用户。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牢记访谈的目的是什么。给用户充分的自由度来谈对产品的看法,但不能偏离产品的方向。具体的访谈技巧,需要在实际应用时多做调研。
(2)定量说:调查问卷
用户访谈:开放、数据量少、深入
调查问卷:封闭、数据量大、局限
《长尾理论》互联网从业者的经典读物。
常见问题:①样本与想了解的目标用户出现偏差;(在得出结论时,最好把潜在筛选条件标明);②样本过少;③问卷内容设计,类似与互联网的灰度发布,先让少量用户看到新产品,反馈修正,大量投放。
(3)定性做:可用性测试
用户产生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的实践,让实际用户使用产品或原型方法来发现界面设计中的可用性问题,通常做少量呼呼的测试,是典型的定性研究。
常见问题:①测试的时间不能太晚,否则没有修改的余地;②测试产品,而不是测试用户,减轻用户的测试压力;③测试过程中不要有任何引导与暗示,只是观察与记录。
测试后的改版:①从次级功能开始;②新旧版本并存;③小面积测试;④借助某个用户已经习惯的风格。
(4)定量做:数据分析
常见问题:①过于学术,忽略实际生产环境;②容易误读数据;③在产品设计时加入数据分析的需求,有利于产品的可持续发展。
《黑天鹅》《统计数字会撒谎》
(5)二手需求
日常工作中接触的最多的是由销售团队等提出的二手需求,对这些需求进行管理,要记录下这些需求的来源和描述,便于沟通。
(6)一些方法
现场调查、AB测试(用户参与设计)、日记研究、卡片分类、自己提需求。
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一直贴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并给出相关的案例,非常接地气。不过要真正对这里面提到的问题细节有深刻的体会,还是要在工作中不断地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中积攒下来的。期待以后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