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漫步青春#征文活动,作者:汪静茹,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布。
心慢
又是一年的九月。返校前的一个礼拜约着老友,谈着海阔天空的梦想,老友是刚结束高考步入大一的新生,提了似乎快无法理解的问题:大学会不会每天很闲啊?我怕每天没有课、没有活动;我想开学和新室友一起出去玩,可以一周一次……听着这些问题和好奇,我只是笑笑,一面宽慰她,一面揶揄。同时,暗暗觉得大一的这类想法似乎不再是我有的了。
开学来的很准时,收拾行李,踏上回校的长途汽车。出城时看到三三两两的拿着一捧新书的学生,才想起,是高中的新生,他们说笑着,有着对高一生活的憧憬和对未来的无限期许,阳光很好,笑容也很好。
车途很顺利,路过渐行渐远、熟悉而陌生的沿途的家乡的山山水水,心里似乎没有初次一个人回校的各种不舍了。四个小时的车程,顺利到校,两个室友和父母已经到了,一个多月不见,似乎有一点点的不习惯。拉着沉重的行李箱,看着布满灰尘的床位桌子,不信叹息,然后开始默默收拾,时不时和室友搭几句话,看着叔叔阿姨整理好床铺,收拾干净桌子,更多的是默默加快了手中的动作……
一年前,怀着几分因高考失利的不满和一些对大学新生活的期许,在父母的陪同下初次来这个城市,和大部分新生一样,有父母的帮助,孤单不明显,几小时后目送他们离开,坚强似乎无法占领了主导,从小住校的独立感和自尊心让自己很快平静,没有离家的伤感,没有每天必备的电话煲,也没有悠闲而碌碌无为,忙于学习、工作和适应……
而一年之后,习惯了早起晚睡,习惯了周末的慵懒,习惯了学校里忙碌的人群,习惯了周一食堂的拥挤和一如既往的不合口味,习惯了晚自习之后的部门会议,习惯了匆忙的洗澡,习惯了和室友的相处或者独自处理各自事情,习惯了一周和父母的视频依旧两个月无法回家……但,或许是和老友的闲聊,或许是新学期的来临,让我愈渐感觉,我以为的习惯了,并没有习惯。还是会在拿到新书时,打开课本闻一闻书香,还会在见到许久未见的室友带一丝客气和拘谨(当然,事实证明,这是当时的“错觉”),还会对这个我心里有很多吐槽的校园有许多期待……
大学的生活本应该是充满新奇,充满热情和活力的,不论是大一的初遇,大二的再见,大三的留守,大四的告别,都应是遇见新的生活,新的方向,新的心情。
大二,于我而言,有一些新的不同。新学年的开始,社团工作的继续,个人的小目标,都在心里生根发芽。大一学年的成功或者失败,都沉淀为新的土壤;那些在运动会前的训练,台上的呐喊,深夜做表格,起早抄写的法条,和闺蜜的吐槽,和室友的聚餐,在被窝里流的泪水,都在记忆中,伴着师大成为青春的印记,成为成长的纪念。
一星期后,新生来了,室友参与迎新,周六的校园格外嘈杂和拥挤,带着行李箱划过马路的声音,和着家长、新生的交流,似乎也洋溢着新的活力。新的开始带来的新的体验,就像室友说的,可爱的新学妹问我们住的宿舍楼是不是要拆迁了,哭笑不得的玩笑,却是我从未想过的一幕。
“从前慢,记得早先少年时”,生活的步伐很快,并非不想慢下来,而是时间的步伐太快,慢下来的我们是否就追不上,但是,慢不下来的身体,是否可以给自己一颗慢下来的心,在一段时间的忙碌之后,不再是身心俱疲的叹息,不再是捧起手机的无聊浏览,不再是宿舍里慵懒无聊;一本书,一部电影,一曲好歌,一次漫步,图书馆里的思考,校园里的风景随拍,都能让自己慢下来,没有所谓的压力,没有所谓的忙碌,没有所谓的烦恼。
在人生的旅途中,充实的、充满挑战和创新的生活才是更为精彩的,但这些的背后更需要一颗懂得慢下来的心——体会和思考生活。慢下来的不是为梦想奋斗的热情和迎接新生活的勇气,而是对过去生活的回味和对未来的规划,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为自己充电。请记得:过去那么多的回忆,那些曾经完成的愉快、未完成的遗憾;未来那么长,那些憧憬的美好,那些想去的地方,想看的风景,想走的路,想看的书,想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