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里讲,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如果总觉得自己是最好的,总看不到自己的短处,如何能保持认识上的清醒,如何能更加持久的成功做事?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如果能有人经常指出自己的问题,让自己保持清醒,这样的人岂不是贵人!即便如此,事实上我们对这样的贵人并不友好,也导致身边这样的贵人并不常见。我们看看通过别人了解自己的不足有多难。
通过别人认识自己是个稀罕事
试问一下自己,上一次有人真诚的地指出了你的不足,你欣然接受,是什么时候什么场景?在过去的一年里,不管是在公开场合还是私人场合,是否有人真诚地给你提出了问题,你真诚地接受了建议,这样的事总共发生过几次?
不管答案是几,放到365天里看,它的概率有多小,毕竟我们每天都在和人打交道,都在做事,都有可能做的不完美,每天都有改善的空间。由此看来,通过别人认识自己是个多么稀罕的事,从数据上看,基本上就是个不太可能发生的小概率事件。
我们撒谎了
当别人问你“你是否喜欢别人给你提改善意见”时,你的答案一定是肯定的。我们都说愿意找一个镜子,能把自己真实的样子照出来,也非常希望别人能够坦诚布公地指出自己的缺点。但果真如此吗?
你喜欢的并不是意见本身,而是“不出问题”的状态。
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假如这时候跑来四个人,甲告诉你“你出问题了”,乙告诉你这个问题的原因,丙告诉你这个问题的解决思路,丁告诉你“我帮你解决它”,你最喜欢谁?我想当然是丁!你最喜欢的并不是真正给你提问题和帮你分析的人,而是直接帮你解决掉的人,你喜欢的只是那种不出问题的安全感,这就是你的选择真相。
事实上,假如你选择了丁,问题可能会马上得到解决,你会获得短暂的开心,而在未来的日子里,你可能都不会想起来这样的问题曾经存在过;假如你选择了甲,你可能会自己去核实问题、分析问题、寻找办法、亲自解决问题,你会因为参与了这个过程而得到更多认识和锻炼,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对同类问题更加敏锐,会对克服未来的困难更有信心。
你的不当回应阻断了别人的好意
一个部门的两个职员同时竞聘一个岗位,为什么他们得到的身边人的提醒帮助情况会大相径庭呢?他们平时对别人好意的反应,会把他们自己孤立起来。站在别人的角度,我愿意帮助你,如果你除不领情,还对我不敬,那我就会离你远点。
扁鹊见蔡桓公有病,三次给他提建议,第一次得到的回应是“寡人无疾”,第二次得到的是“不应、不悦”,第三次得到的是“又不应,又不悦”。扁鹊后来的做法符合人之常情,“望桓侯而还走”,再见面也不提此事了。哪怕是蔡桓公后来差人来“索”,他都宁可“逃秦”都不愿再讲什么。
我们不会向桓侯那样有权势有吸引力,身边也不会有那么多高明的人,获得高质量“意见”的机会自然要少了很多。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有愿意,也有这个能力仗义直言做你的镜子呢?试想一下,换作是你,你会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别人的不足毫无保留地告诉他吗?我想应该不会的,你会担心他接受不了,随时将你们友谊的小船打翻。因此,对于别人的好意要尤为珍惜,做出积极回应。
听真话很难,人性使然
事实上,如果我们留意,日常总能听到批评我们的声音,只是我们选择性地把它们放到不友好名单中,选择性地过滤掉罢了。
我们每个人都过这样的经历,当别人说出你不足的时候,你会心跳加快,感觉浑身的血往头上涌。即便是非常私密的场合,遇到别人的质疑,也会有这样的感受,更别提在公共场合了。
当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会是庆幸有人在帮你吗?会是检讨自己吗?也许会有,但一定还有另一个藏在内心的小气鬼,告诉你这次很丢面子,很让自己难堪,甚至会告诉你以后如何跟这个提出意见的人保持距离,或者是不是下次找个机会也给他上一课。你看,这就是人性,把别人的意见愉快的听进去多难。
我自己上一次听到不同意见,是在一个开会的场合,一位平时关系不错的领导旁敲侧击地指出了我的问题。我记得当时自己感到很难堪,也在反省自己在那件事情上真是花心思花的少了。其实在不久前,他已经在私下的电话里给我提出了意见,但并没有引起我的足够重视。
即便如此,我仍然清楚地知道,他在讲问题的时候用了春秋笔法,并没有将问题的细节讲出来,已经给我保留了一些颜面,只是希望通过旁敲侧击来让我警醒。在自己的情绪蛊惑下,在对方的信息模糊化下,显然彼时我已不能完整准确的理解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也自然让“提醒我”这件事儿的效率和准确性大打折扣。
结束语
我们每天都在不断的犯错中调整,但并不是所有的错误都能被人善意的指出来,反馈到了我们这里。通过别人认识自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确实很难。因此请特别珍惜那些对你说真话的人,他们是你的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