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今年72,婆婆今年80岁,她们两人的年龄相差不多,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但是她们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生活哲学差距很大,她们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
01、 首先说说工作。
我妈是国企工人,婆婆是名家属。在过去的年代,职工和家属都发工资,不过工资结算方式不一样,职工是发月薪,家属是到年底一次性领年薪。职工的收入相对家属要高一些,生活也更有保障些。一般来说,职工的工作有些技术含量,家属的工作技术含量相对低些,也更辛苦些。在我妈和我婆婆工作的年代,像挖沟、清除垃圾等又脏又累的活儿都是家属干的。
相对我婆婆,我妈的工作更轻松点,收入更高一些,没有婆婆那么辛苦。
不过我妈也有压力,她的压力体现在要参加各种各样的技能考试。我妈的工作时间更长,能照顾家和孩子的时间更少一些。这也是她有时感到亏欠家庭和孩子的原因。
在我妈和我婆婆工作的年代,她们像大多数工薪阶层一样,收入很低,所以,她们都非常节俭,这习惯一直到现在还影响着她们。比如,我妈非常注意节约用水,洗完碗的水要留下来浇花,洗完衣服的水要留着冲厕所。婆婆就更过分了,有时小便舍不得冲水,非得解了大便一起冲。
哎——我的妈妈们呐!
02、 她们的婚姻
甭管相对于谁,我妈都算得上是“有福的女人”,因为家里大部分家务活都是我爸干。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都是我爸的份内工作,我爸是个模范丈夫。我爸对我妈也不错,这辈子没让她受过气,也没亏待过她。
截至今年,我爸和我妈一起生活快50年了。我爸总是让着我妈。有一次,他们回我姥姥家,我爸在院子里洗衣服,我妈路过,顺手脱掉了自己的外套,“把我上衣也洗洗。”我妈这一举动,让我的姨妈羡慕极了。当然,我妈的娘家人有时也很公道地说,我妈都是让我爸给惯坏了。
上次我中午回家,看到我妈在客厅看电视,我爸在厨房忙乎做饭炒菜。终于做完饭了,我爸叫我妈吃饭,叫了几次,我妈也不动地方,还有点不耐烦地说:“着什么急呀,你没看到我还没看完这节日嘛!”猜猜我妈看的什么节日,烹饪节日,这老太太真有点过分,自己也不做饭,看什么做饭的节日;自己不做饭也就罢了,别人做了饭,她连吃的空都没有了。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婆婆没有我妈这么幸运,她在婚姻里,比对方付出得多,同时,她也是更喜欢和在乎对方的那个人。有句话怎么说的,谁更在乎谁就输了,不知道婆婆是否知道这句话。她虽然偶有怨言,大部分时候还是觉得自己很幸福的。
她第一次见到公公的时候就喜欢上了他,她觉得他长得像电影明星赵丹。他倒是没有多在意她。终于他们结婚了。结婚第二年,她很想念他,坐了很远的火车,到了他所在城市去探望她。他带她在城市转啊转,走了一天,看了很多新奇的地方,最后,她的脚酸了,口渴了,肚子也饿了,他都没想起给她买点饭和水,带她坐个车。穷,固然是一个原因,不过更多的是他不够体贴,也不够在意她吧。虽然是一个不知道心疼她的人,有总比没有要强得多。50出头,公公就去世了。婆婆不仅失去了感情上寄托,也失去了经济上的依靠,婆婆的日子愈加艰难了。
03、 孩子们
算我在内,我妈有三个孩子,两女一男。父母都有退休金,退休后身体健康的时候,还做过小生意,所以,他们手头有点钱,不指望我们三个子女给生活费。我们只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给他们买点东西,表示下孝心。有时我妈还给我钱,当然,这个钱我是坚决不要的。
我们三个子女先后有了孩子,老妈还帮我们带孩子,对我们也没有提出任何经济上的要求。
婆婆生了五个孩子,三女两男。公公去世早,婆婆一个人带着五个孩子,很不容易。大一点的孩子成年后,帮婆婆把几个弟妹也带大,有两个还上了大学,婆婆真的很厉害,我很佩服她。
婆婆还帮着她的五个孩子带孩子,一直很辛苦劳碌。
04、 性格特点
我妈比较内向,她可能真的被我爸宠坏了,有时像个高中女生一样,很单纯,不谙世事,对自己的利益也不知道如何争取和保护。
记得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妈购买自己单位摊派的彩票中了一等奖,是一台当时还算稀罕物的彩色电视机。但是单位领导不公,把中奖彩票据为已有,我妈气得直哭,没有办法。我很生气,跑到我妈单位领导家里,据理力争,要回了本属于我妈的电视机。所以,你看出来了吧?我的脾气秉性根本不像我妈。
论脾气,我和我婆婆比较像,外向、刚强、不会轻易被打败。我婆婆就是凭着这样的性格,在艰难的岁月里,独自养育大五个孩子的。
婆婆还记得年轻的时候带着当时的4个孩子,(老五还没出生)去投奔公公的情形。那一年,公公托人捎来口信,根据政策,职工家属和职工子女可以随转矿区。婆婆变卖了老家的房子,把土地转给亲戚,打点了行装,带着4个未成年的孩子,辗转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汽车、马车,到达了公公所在的矿区。4个孩子呀,还有很多家什,现在我想来也是很艰难的旅程,我婆婆就是这么能干。
05、生活哲学
我妈的生活哲学很简单,那就是随遇而安。或许我妈根本没想过生活哲学这回事吧。
我婆婆的哲学是,一定要把日子过好,过得更好。
我妈通常和同事交往、和邻居交往和有同样兴趣爱好的人交往,她交往的人,基本上都是和她同样水平和层次的,也有几个关系非常好的朋友。
我婆婆很少和同水平的人交往,她总是更愿意和更高水平的人交往,不重视和平行的人之间的交往。但是由于她自己的层次不高,真正高水平的人也不重视和她的交往。
我妈和人交往秉持礼尚往来的原则,基本上在钱、物、情上不亏欠任何人,别管这个人是什么层次和水平的,她一视同仁。
婆婆也崇尚礼尚往来,不过她比我妈更现实和世俗,她对人情世故的尺度把握得非常有分寸。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时,是最显露婆婆才能和水平的时候,给谁家送什么东西,都安排得恰到好处。就拿送牛奶来说,谁家送盒装牛奶礼盒的,谁家送枕装牛奶礼盒的,谁家送袋装牛奶,谁家连牛奶也不用送,送点小米或者棒子渣就行了,婆婆心里分得特别清楚。我觉得她有一套成熟的系统,能自如地应对人情往来。而我妈就没有。
我觉得这可能和她们阅读不同类型的书有关、婆婆没有我妈有文化,可是你要是了解她们平时的阅读内容,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婆婆读书,都是读人物传记,而且反复读,只要是她读过的书,往往能说出内容来,她能转化应用到自己的生活里。我妈读《红楼梦》等文学著作,流连徜徉在美好的虚幻的世界中。
婆婆和人交往,总在考虑,我能获得什么?学到什么?相对她,我妈和人交往要单纯得多。
我妈和我婆婆经历的是完全不同的人生,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我想说,有的时候,经历也塑造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