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者是一位父亲,为改善与女儿的沟通模式,更好支持女儿而来。单单是这位父亲的动机就值得为他点12个赞,有多少父亲对心理学不确信,更别说主动寻找心理帮助。这是因为一位有爱而且爱学习的父亲,同时更为这位父亲的女儿感到幸福。
因为这位父亲的议题明确,我们直奔主题,用小物件呈现自己、女儿与目前的困扰。
排列一呈现,引导案主感知困扰的相关因素时,他说感觉不太允许女儿做自己。继续引导他“这份不太允许有与谁有关”,这位男士像触电一样想到了自己的父亲。紧接着就是看到威严的父亲,紧张恐惧。引导案主向父亲对话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这一下这个成年男性好像是回到了自己曾经过往中那个紧张的小孩状态。询问案主“看到了什么”,他紧张而又胆怯的说看到了父亲与母亲不断的吵架,自己非常害怕,既想保护母亲,又想和父亲对抗,可心里忌惮畏惧,从来没有敢过。引导案主对着父亲的小物件大胆的说出自己真实的想说的话。案主几次嘟哝嘴巴都未发出声,看得出这是一个被强势的父亲长期压制的乖孩子,不敢说!引导案主说“我不敢说,我说不出口,我说了怕挨打……”怯懦的孩子小声嘀咕着,越嘀咕孩子越大声,直到最后对父亲滔滔不绝的表达,被吓坏被压制孩子的力量回来了!我们只有把心里的“不敢”表达出来,才可以“敢”于表达。只有表达出“恨”,“爱”才能回归。
随着孩子心里爱的流动,父亲的小物件也由大大的蓝色方块变成了绿色的人形,看得出这位男性的心里已经开始了整合涌动,有爱的父亲已经回归。趁机引导案主询问父亲允许“我做自己吗?”。得到父亲的允许和授权,案主由紧绷一下轻松起来,腰杆挺立起来。乖孩子可以做自我了,心里默默为这位案主高兴。
又引导案主向妈妈做了表达和对话,接回了自己内在紧张受伤的小孩,做了整合。案主一下非常有力量,把原本为了保护妈妈站在妈妈身边的自己代表撤了出来。这时爸爸和妈妈的关系也近了一些。
撤离出来,再看父亲和母亲,案主又勇敢地向父亲表达:让父亲放手,做自己,其实自己有智慧有力量,自己有自己的处事方法和行为准则,父亲有父亲的行为准则,父亲的准则与经验不见得适合自己,所以请求父亲允许自己以自己的方式去经营人生,活好自己,照顾家庭。说着说着,案主突然豁然开朗“原来我不太允许孩子做自己,是因为父亲不允许我做自己,这份不太允许的里面有70%来源于父亲对我的不允许。老师,老师,我找到了,原来症结在这里……”。看着眼前这位父亲,欣喜的像孩子一样。这份欣喜是一个常年不被父亲允许的孩子,终于得以释放的欣喜。这份欣喜是一个长久以来既想支持孩子而不得,既想孩子更好又不允许孩子做自己的父亲,找到助力孩子更好按钮的欣喜。
看着眼前这位父亲的雀跃,从心里真心的为他高兴,为他祝福。更体会到每个人都原本俱足这句话的妙处,我们仅仅是提供一份聆听和陪伴,任由他自己去探索,去疗愈,去挖掘人生原本的力量。
接下来引导这位父亲与自己的女儿对话,将自己真实的感受向女儿去表达,将自己原有的担心收回,将自己无比的信任说给女儿,将自己真诚的祝福送给女儿,将感谢送给女儿。感谢女儿让自己有这样的一个机会,与父亲、母亲和过往的自己去连接去疗愈去穿越去整合。这时女儿原本不允许自己的30%也因父母的支持与放手而烟消云散。
个案在这位父亲对女儿未来美好前景的坚信,对家庭生活美好景象的无限憧憬中结束。
案主离去,我边整理小物件边反思整个过程:感谢小物件,让这个理性的男人能够与自己、父亲、母亲连接。感谢小物件的呈现让这位父亲找到破除与女儿之间枷锁的钥匙——不允许女儿做自己的背后实则是自己不被允许。各人锁具各人开,各自人生,各自做主,各自经营。深深的祝福这对父女,这个家庭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