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的这一次中考,是“文革”的第一次全国性的初中升学考试,也是这个农村学校第一次初中毕业会考,也是我家兄弟姐妹中第一个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因为我是家里老大),本来意义重大。可自己当时年龄还小,心里并没有什么过多的想法,父亲也许也没有怎么过多的顾虑,考上高中也是正常的,所以,让这次考试变得简单起来。
对于我们这样的“戴帽初中”来说,学校老师也没有过多的期望。我们参加中考的只是一个班,班里也仅有40多人,但学校照例于26日举行了一次简单的考前动员会。校长、班主任老师分别对我们提了要求,并指出了具体注意事项。当天晚上,父亲也没有忘记对我再三叮嘱一番。
我们的毕业会考的考场被安排在集镇上的公社中心小学。
姨父是公社的土地资源管理员,在集镇的公社所在地有宿舍一间。当年姨父家的表弟和我同时初中毕业参加中考。虽说是一个正常的考试,全家还是当成一件重要的事情来认真对待。集镇离农村家里也不过五公里,骑自行车也就半个多小时的路程,为了让我们的考试有一个较好的条件保障,家长们安排我们两个考生同时住在公社的职工宿舍。我也是第一次在集镇上居住,第一次在有电灯的宿舍里居住,很好奇,也很兴奋。
7月27日上午,父亲、姨父等将我们两个考生带到镇上,将我们安顿住下来。下午,我们就和其他同学到镇中心小学汇合熟悉考场。中心小学的条件看来也不是很好,至少比我想象的要差。教室也是那种老式的简陋的砖瓦结构一层平房,课桌也是一样的陈旧。唯有不同的是操场更大一点,考试的桌椅是分开的,每个人一张,看到这样的场景,倒是显得有点点紧张。
28日上午考政治,政治试题的答案没有唯一性,所以考试下来大家心里面没有数,也不可能对答案,考试结束后大家都相对比较平静。下午考数学,考完后大家就热火朝天的讨论起来,核对答案。特别是我那个简表叔急忙找我来核对答案。他的年龄大更成熟,或者更在乎这一次考试。核对答案后,我估计就是95分,最后实际成绩也是那个分数。
29日上午考语文,是最出乎意外的,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因为那一年考试的作文题《给越南难侨的一封信》。在当年,农村学校也没有什么信息资源,外面的好多事情都不知道,特别是对小孩子来说。尤其是我那个表弟,根本就把题目理解错了。据说是他写的是越南的桥坏了,我们要去支援越南把桥修好,现在看起来是笑话,但当时确实就是发生了。估计由于这样的作文偏题,从此,好些同学都被拒之于学校大门之外。我还好,感谢我们家厨房墙上挂的那个广播。每天早上我帮父亲做早饭的时候,都要听县广播站播出的新闻,革命歌曲等。关于县广播站,我还真实记得,由于县广播站的播音员不是说普通话,用的是地方方言,节目刚开始说的“※※县广播站,现在开始报节目”,我一直觉得好笑,理解成““※※县两个蛋,现在开始抱鸡”,现在想起来有时候自己都要笑。由于自己在广播里面听过关于难侨的事情,自然作文审题不会有大的偏差,因此我的语文考试正常,记得是70多分。
考试完后平静了没有几天,成绩下来了,我考了286分,我的简表叔考了288分,280分中专体检线。
这个成绩在当时整个公社就成了新闻,因为我们那一年公社应届毕业生上中专体检线的只有6个。
当得知我的考试成绩后,父亲和我都非常的意外,完全超出了想象。父亲更是惊喜的不知怎么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