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这种子您种了多久了,从您收下我到现在,您一直在照顾着它,到现在都还没发芽,它是不是早死了?”一个约莫十七八岁的孩子看着那位青衣男子正耐心地浇着水,出声询问。被叫做师父的青衣男子好似没听到般,依旧细心地呵护,孩子也不说话了,就那么静静地看着师父,等着回答。
“种了95年了,它不发芽只是时候未到罢了,一切皆有定数。”青衣男子放下手中的水壶,悠悠地回答。
孩子满脸的难以置信,忍不住大呼:“95年!师父,您在开玩笑吗!您这么说,这种子怕真的是早死了。”
师父却只是微微地笑了笑,慈爱地摸了摸孩子的头,是啊,95年了,自签署了那第一个屈辱的不平等条约,他便种下了这颗种子,眼神看向了四周的山,望着远方轻轻地说:“再过几年,怕是要发芽了。”忽然低下头问,“想去外面看看吗?”孩子惊讶的张大嘴,怔怔地看着他的师父,师父脸上的云淡风轻恍若刚刚那句话不是他讲出来的。
“不想去?”
“想去!想去!”孩子终于晃过神,这话确实是师父说的,他没幻听,“只是,师父,您不是说我们应归隐山林的吗?”
“知晓世事,看破人生才可归隐山林,你打小就在这深山中,又怎会懂得世事,如何看破人生。”说罢便拉着孩子走下了山,向着孩子未知的世界走去。
……
“站住,什么人!”师徒二人还未入城就被守卫拦下,奇怪地看着这两位披头散发的嫌疑人。一大一小,小的被他那一喝吓得躲在大人身后,头一探一探的,眨着那双大眼睛无辜地看着他,大的到挺淡定,回过头宠溺地摸着那个孩子。守卫看那青衣男子无视他,瞬时有些恼火,张了张嘴正想骂去,男子却似乎知道他就要说话一般,幽幽开口:“我和孩子是戏子,来此处谋生。”说话时还向守卫轻轻鞠了一躬,守卫愣在当地,丝毫没发现那师徒二人早已步入城内。
待二人寻到落脚处,青年男子终于受不了孩子一直盯着他的眼神,坐下,抿了一口茶,“问吧。”得到许可,孩子马上坐到师父身边询问:“师父,为什么路上的人都看着我们,还有我们为什么要说自己是戏子呀。”
“你觉得这里好吗?”师父放下手中的茶杯,出声询问,眼神却看着窗外的街道。
孩子没想到师父突然抛出一个这么没头没脑的问题,也只得恭恭敬敬地回答:“好,也不好,就是看着总感觉怪难受的,总觉得有什么东西似乎被束缚住了。”
“束缚吗……到也确实……”男子喃喃自语,感受到孩子的目光,又顺手把孩子的头发揉乱,“不过,快了。”
“嗯?师父,您在说什么呀!”
男子关上窗,开口:“走吧,出去玩玩。”以后可能见不到了,心里默想。
七月,原本炎热的天气却似乎透着丝丝寒冷,似乎又有一场大战即将来临。果不其然,七月七日,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称有一名日军士兵于演习时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拒绝后便掀开了中日战争的序幕。街上的人们慌乱地逃窜,原本热闹的街道充满了尖叫声和求助声。站在巷子里的孩子多次想冲出去帮助他们,却都被男子拦下,拦了多次终于忍不住,带着哭腔有些哽咽地反问:“师父,为什么不帮助他们,您这么厉害,那日本人很明显是故意的!”男子却是摇头叹息,半晌,才说:“破茧成蝶,浴火重生。这都是应历的劫数。”擦干孩子的泪水,耐心地解释,“只有经历过深重的苦难才回真正成长,我们一旦插手,这些苦难就没有意义了,它也不会长大。看着吧,再过几年,那颗种子快发芽了。”
同年12月13日首都南京沦陷后,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四十多天的大规模屠杀。
1945年9月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投降书。
抗日战争胜利的欢呼响彻了每条大街小巷,所有人沉浸在喜悦当中。青衣男子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喜悦,孩子拉了拉男子的长袍,好奇地问:“师父,战争胜利了,他们的痛苦结束了,您不开心吗?”“结束了吗?怕是还有一场腥风血雨。”
1946年,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中国再一次爆发了国共内战,持续三年,终于恢复了平和,就在内战结束的那一天,青衣男子带着他的小徒弟,回到了深山的那座小木屋里。
“师父,怎么突然回来了。”
“因为我要照顾我的种子啊,十二年没照顾过了。”
“师父,这到底是什么种子,让您这么重视。”徒弟十分好奇地凑上去想探个究竟,却被师父按住了头,止步在花盆前。
“它是……”男子顿了顿,看向他们曾经去过的地方,说,“希望。”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前升起,举国欢庆,那个十几岁的孩子早已是一名青年,他的师父依旧是如当年那样,没有任何变化。日落西山,青年溜回了木屋,刚坐下,便听见师父的声音:“回来了?”自知瞒不过去,也只能实话实说:“我……我就是想看一看盛景。”“嗯,盛大吗?”师父这一问让青年一呆,师傅这是,不怪他吗?“嗯嗯,可盛大了,人山人海,那54门礼炮齐鸣了28响呢!”说罢跑到桌前准备为师父倒杯水,却被桌上熟悉的花盆、陌生的植物所吸引,看了半晌才恍然明白,这不就是师父照顾了一百多年却一直不发芽的种子吗?忙抱起它跑向师父,兴奋地喊着:“师父!师父!发芽了,种子发芽了!”
“嗯。”男子淡然地回应,“我知道,今日中午刚发的芽。”
青年怀里的那株嫩绿的新芽,在他怀里微微摆动,散发着蓬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