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孩子就像一棵小苗,他会不断的茁壮生长。我们做家长的,要精心呵护这棵小树,不断的修剪枝叶。这样才能挺拔向上,枝繁叶茂。如果从小不打理,任其发展,那么很可能就会长歪。
小时候,我们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为什么上学之后,在学习上的差别那么大?
在我们班上课的时候,有的孩子注意力非常集中,专心致志的听讲。思维跟紧老师的节奏:积极回答问题,和老师互动。
还有一些孩子呢,三分钟都坐不住。上课的时候这摸摸,那抠抠。不是找小朋友讲话就是开小差。老师讲的什么,他压根儿就没有听进去。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个就和孩子的专注力有关。有的孩子特别容易分心,上课不能完全集中精神去听讲,但是在看动画片和玩手机的时候,他可是连眼睛都不眨一下。这说明他兴趣集中点不在上课上,他是有时段,选择性的专注~对于他感兴趣的事情,比如动画片和游戏,他就是专注的。
有的孩子专注力很强,有的孩子又弱一点儿。那这个专注力是怎么来的呢?它不是一蹴而就,三岁之前,全都是靠我们的家庭教育培养得来的,是从各个良好的习惯慢慢积累而成的。比如看书、亲子阅读,这是提高专注力的一个好方法。还有吃饭时不看电视。也是培养专注力的好时机。
2
我从幼师的专业角度,给大家推荐一个特别有效的方法。这个方法也是我的一个同事,用在他儿子洋洋身上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三岁之前,让孩子远离电视。
我的这个同事,她和她的家庭达成了共识。不让孩子看电视,甚至连家里的笔记本电脑,也收了起来。为什么呢?
因为看电视和看书,效果有天壤之别。虽然都是看,但看电视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行为,在看电视的过程中,大脑是基本不思维的。对孩子来说,这个可怕么?看电视会影响孩子大脑发育。经常看电视的孩子,会习惯去接受各种信息,而不是主动去思考。但看书就不一样了,它能开发大脑的想象力。看书的过程中,大脑一直在分析、在思考。
我这个同事是极有耐心的,他儿子洋洋在出生的头三年,压根儿就没见过电视。那他每天在家是干嘛呢?除了带出去玩儿,一两岁的孩子,画画,捏橡皮泥。玩玩具、看书。一切动手能力的活动,他都喜欢参与。
我的同事啊,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每天给洋洋听古文。古文是我国古代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传统文化的经典荟萃。多听可以增加语言储备,为孩子的将来打基础。
在洋洋还在肚子里的时候,就经常听古文。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一切以听为主,在自然的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
洋洋生下来的时候,因为妈妈没有母乳,只有选择奶粉。有时孩子饿了,就开始哭闹。她就播放三字经和唐诗。说来也奇怪,一听到这些,洋洋慢慢就安静下来。
听了几年古文,洋洋对唐诗宋词元曲如数家珍,百家姓千家诗倒背如流。他把听古文当成了一种乐趣。一天没听,还缠着妈妈播放。当你听到一个三岁孩子口中用稚嫩的童音念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很多人都觉得很惊讶,其实,这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3
三岁的洋洋最喜欢的事是看书。他有一个自己的小书架。上面摆满了书。有时他自己能看上一两个小时。他拥有比同龄人更专注的注意力,这是他一生,父母送给他最好的财富。只有我心里知道,同事一家在洋洋的辛勤培养之路上,付出了超常的代价。这得有多么惊人的毅力和强大的自控力,才能做好的一件事!
6岁,洋洋上小学了。上课的时候,他注意力高度集中,像一只敏锐的小鹰,紧跟老师的目光。上课的效果也好的惊人。课堂上百分之百消化吸收老师所讲的知识。班主任说:这个孩子的专注力真是少见,超出一般的成人。
可以想象,有强大的专注力做为后盾,加上同事科学的教育理念,后期再加以引导,这个孩子的未来一定是可以预见的。
所以,各位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一定不要小看三岁之前孩子的培养。这关键的三年,就是夯实各种习惯的一个养成期。坚实的基础打好了,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上才不会吃力。
这个社会,真是拼父母的时代。这一代的孩子,也是学业压力最重的。我们做父母的,在他们的幼年时期,如果能协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在他的未来之路,一定会走的更加稳健。
大家可能都看过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00后才女姜闻页的表现,让人记忆犹新。她5岁时,读的书就有半人高。这是一个在浓郁家庭氛围里成长起来的孩子。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才女也不是一天养成的。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去做这样的人。在生活中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你的努力坚持,一定会发光发亮。潜移默化在幼小的心灵种下的种子,一定会生根、发芽,开出最绚丽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