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莉老师在书中说:
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幼儿玩耍或走路时,不小心磕碰到什么东西上,碰痛了,哇哇地哭。家长为了安慰孩子,就会一边哄孩子,一边故意举手打那个“肇事者”,责怪他为什么碰痛了孩子,做出给孩子“报仇”的样子。然后安慰孩子说,咱们打它了,它再也不敢碰你了。孩子可能在这时候会有些安慰,破涕为笑,家长也会感到很满意。
多么熟悉的生活场景啊!我儿子小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后来儿子长大了,每次遇到不顺心的事都会推卸责任,说别人怎么怎么了,好像他一点责任都没有。
现在再次阅读这本书,找到儿子推卸责任的原因是当年我错误的教育方法导致的。
一种不好的方法是一种“复仇行为”。
它教给孩子,遇到不痛快就去责怪别人,教给他不宽容和报复,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
大人可能会想,桌子碰了孩子,我不过是打打桌子,桌子又不懂得痛,这有什么,我没教孩子打人啊。其实,在孩子看来,万物同物,对一棵草说话与对一个人说话一样,对一张桌子的态度与对一个人的态度一样。有时候,一个小女孩对心爱的布娃娃的感情绝不逊色于她对同胞姐姐的感情。单纯如一张白纸的孩子,任何事情于他来说都是全新的,任何经历在他这里都是体验和学习。
法国思想家卢梭在他著名的教育论著《爱弥儿》中谈到人的道德面貌形成时认为,人在开头的一刹那间,也就是尚处于天真纯洁时期所接受的感知,将对他的一生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在孩子幼小时,每一个生活细节都可能成为蕴含重大教育意义的事件,儿童教育中无小事,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都可以扩展为孩子的一个好习惯或坏毛病。家长对此应敏感,要用一些心,让每天遇到的一些“小事”,都成为砌筑儿童美好情操大厦的一砖一石。
孩子小时候,轻微的磕伤碰痛的事会常常发生,我的女儿圆圆当然也一样。我们一方面非常注意她的安全,另一方面这些事情发生时,也不过分大惊小怪。尽量以轻松快乐的表情相对,让她觉得这是多么平常的,甚至是有些趣味的事。如果大人动不动就一脸惊慌失措,不但不能给孩子安慰,还把孩子吓着了,除了皮肉痛,心理上也会产生恐惧。
同时我们还教给她善待“对手”。
假如小板凳碰痛了她,我们绝不会去打小板凳。赶快亲亲她的痛处,据说妈妈的吻止痛效果很好,给她揉揉,安慰她“马上就不疼了,宝宝不哭了”。
安慰得稍好一些时,再像对待她一样,带着她给小板凳揉揉痛,告诉小板凳“马上就不痛了”。
这样做,不但没有让小板凳站到她的对立面,成为“加害”她的坏蛋,还能作为朋友分担痛苦,并让她意识到“碰撞”是双方的事,要互相体谅。圆圆去给小板凳揉痛时,也就忘了自己的痛,情绪很快好起来。
由于我们经常这样做,有一次我带她在外面玩耍,她跑着,被不够平整的地面绊了一下,向前摔倒,两只小手擦出微微的血痕,痛得大哭起来。我赶快亲亲她的小手,轻轻地给她吹吹,再给她擦擦眼泪,她很快就不哭了。我要拉她走开时,她居然蹲下身,给摔倒的地面揉揉痛,安慰对面说“马上就不痛了”。
不和孩子斗狠比倔,孩子就学会了理解他人,学会了温和地化解矛盾。
善良和豁达永远是相随的,一个能给小板凳揉痛的孩子,她对别人会有更多理解和爱心,遇到问题,从不偏执于自己的理由和利益。这样的思维方式不仅让她在当下心情愉快,也能保证他一辈子不吃大亏。
教孩子“给小板凳揉痛”与其说是一个技巧问题,不如说是一个教育观或哲学观问题。家长一定要注意你所有的言行中蕴含的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只有前后统一的东西才能潜移默化到孩子身上,并稳定在他们的心中,成为他们做事的风格。
善良的人才是和世界摩擦最小的人,才容易成为幸福的人;在心态上不苛刻的孩子,长大后他的处事态度会更自如,人际关系会更和谐,会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机会。当“给小板凳揉揉痛”成为孩子的一种思维方式时,他在生活中处处给出的就是理解、善意和尊重——而他从生活中能获得的,也正是这些。
本文由对待孩子摔倒这一司空见惯的事例引入,说明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态度,先说了普通人的态度以及导致的后果;再说了作者的做法以及随之而来的正向影响。
作者在文章中讲了因为她对女儿“给小板凳揉揉痛”的正确教育,女儿学会了理解人,学会了温和地化解矛盾;学会了善解人意。
作者通过女儿马路上摔倒安慰路面、处理和小朋友玩布娃娃时的冲突、幼儿园玩滑梯排第一的做法、把蛋糕留给弟弟和姥姥吃、对待分到不好水果的态度、高考前把自己整理的英语词组推荐给全班同学六个事例说明圆圆是个心中有他人的孩子,归结为家长的教育方法正确。
文章后面又联系现实中家长们普遍的做法,从反面说出错误方法带来的后果。
给小板凳揉揉痛的做法,要求家长具备童心。
家长所能教给孩子最重要的做人技巧,就是做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