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信息和知识都供应充裕的时代,通过互联网,可以看到各个领域的专家最新的所思所想,甚至还能直接向他们提问与交流。
从这个角度看,这是最好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去获得你想要的大部分信息和知识!
但在互联网环境下,对于知识掌握的层次要求就变高了,仅仅记住很多陈述性和概念性的知识已经不行了,还要知道如何做、在什么地方用,为什么要用它等更高层次的知识。
环境的变化对应着学习方向和内容的变化,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成了“我也爱学习,但不知道学什么,那就什么也不学了”,还有少部分的人,就“什么都学”,造成许多原来“学习很好”的孩子也不会学习。
所以说,不学习不行,学习也不一定行。
学习方向的选择成为一个核心问题——如果不知道学什么,如果不能多年聚焦于一个领域学习,或者学习了多个领域的常识,却无法在哪怕一个细微领域达到一定的高度,这样的学习就不会带来竞争优势。
学习能力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学什么的问题。大部分学习能力差的人、学习效果不明显的人,可能不是他学不会某个主题或者内容,而是他不会选择。
关于学什么的问题,有四个问题要解决:
第一,学习方向的选择。
在信息爆炸的当下,如果没有一个方向和目标,所有的东西都希望去学习,那就会被海量的知识所淹没。
没有方向,就无法聚焦和深入,在任何领域都不可能有知识上的深度,学了很多年仍然是入门级别,这样的知识掌握多少个领域都价值不大。
学习的方向与个人的价值观、优势和特长相关联,建议是:首先控制自己的贪婪,少就是多;其次是做减法,不要被兴趣牵引而忘记了自己的目的,将喜欢的东西减少减少再减少,然后这就是方向。
第二,是学习内容质量的选择。
如果读某一个领域的大量论文,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因为是一件极费脑力的活动。但如果能够系统地读下来,却是更快速的、最经济的了解某领域的方式。
书籍也是这,真正有价值的书,一定是需要时间和经验去积累、沉淀出来的。即便是文学作品,设计、构思、写作的过程也是一件精巧谋划与费尽心机的事情。只有这样的作品才会真正反映现实,才会真正引人深思。
有些人经常问,每天看朋友圈,阅读量超过一万字,为什么没见水平增长?
如果将学习的过程看作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输入和处理是学习的过程,输出是用知识解决问题、写作和语言表达的过程。
那么,学什么就是输入的问题,有一个前提就是输入的内容质量是经过验证的。
但在当今的环境下,信息爆炸,知识的有效性及价值评估机制缺失,如果不做选择的话,许多内容属于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
第三,发现“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却需要学习的知识。
如同爬山,当在山脚的时候,无论有多么瑰丽和奔放的想象力,估计也很难想象出山顶的风景是什么样。
新手在一个领域开始的时候,是不知道合理的结构是什么的,这个需要在实践中迅速去补充的;同时需要贵人指引,高手告诉你应该学什么;最后,需要遍历各种事情发现自己究竟缺什么。
第四,是否掌握学习的框架。
真正的会学习,需要掌握学习一个领域的框架和模型。当提到大部分经常学习的对象时,首先头脑中要有相应的模型。
学习的前提是知道自己学什么,一个复杂的问题一定是多个维度的内容,这些维度构成了学习框架。
如果头脑中没有相应的框架,那学习的时候就类似于盲人摸象,如果时间足够并且运气足够好,到最后也许能够拼出来,但谁知道呢?
而学习的高手是,大部分他需要学习的问题都有相应的框架,所以在学习新领域的时候他仍然比普通人更快、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