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东坡词作,有一种不敢随意品评的敬畏,只能是捡只言片语说一说他对我的影响。
词人之中最爱东坡,喜爱他,痴迷他,他的词句,偶尔一句,便别有洞天,三言两语,可拨云见日。
小时候偶然间买了一本《苏轼词选》,第一次遇见他,拿出小本子,写了许多好句子。那时候,读到“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时,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诗人站在楼台上,眺望远处雨雾花海人家,被那唯美的意境打动。读到“休对故园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产生放浪形骸的幻想,渴望高雅诗意的人生。吟到“流年暗中偷换”,又开始不住地感伤时光易逝。读到“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有种走出低谷,迎来曙光的欣喜。
苏词就这样充斥着我的少年时代,带给我的除了课本上那些豪放之语之外,还有诸多超然和哲思。
长大后,历经了一些风雨,慢慢的感受到苏词已经成为刻在骨子里的人生理想。
其中最爱的一句: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苏东坡与朋友一起在雪堂饮酒到很晚才回家,到了家门口,听到家童鼻息如雷,反复敲门都没有人来给他开。夜半时分,苏东坡一个人站在门口,拄着拐杖,静静地听江面波涛摇动的声音。
每每想到这样的画面,都觉得十分动人。一个官场屡遭贬谪的大词人,在人生最低谷,本想与朋友一起在雪堂饮酒消愁,喝到人困酒醉,到家却被困在门外。这个时候,他没有焦急,更没有愤怒,而是把自己的内心转向生活的另一面,用一种闲适清雅的心情对待生活中的窘迫。在灰暗中找到生活的那一抹颜色。
苏东坡就是这样一个快意的人。
想到苏东坡刚被贬谪到黄州,借住在定慧院时。一日,苏东坡已经脱了衣服准备睡觉了,抬头忽然发现月色明媚,就又穿上衣服去找朋友一起赏月。于东坡而言,世间万物之美怎能错过!
后来,给苏轼了一个团练副使的小官,因犯了大罪而不给发俸禄,一家人生活窘困,只得耕田种地过活。就在这样的境遇中,他给自己在田地边的小桥边建了一个雪堂,在这里他吟诗作画,邀友会客。一日春雨过后,他心情畅快,吟诵道:“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此时的苏东坡过得像农民一样快活而满足,这是怎样的超脱和旷达啊。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东坡早已经看的透彻。得知我幸,失之也无所谓,身处官场却不愿蝇营狗苟,永远保持着一种洒脱和超然物外的心境!
想起王维一句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遇水则看潺潺流水,水尽则抬头看看云卷云舒。遇到什么的境况,看什么样的风景,一切都随遇而安,永远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发现和惊奇。
可是在我们这个时代,物质过剩,精神却极度焦虑。总会看到,前面堵车了,明明知道不可能过去,可后面却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鸣笛声。计划好的行程突然耽误,会听到周边的旅客怨声载道的愤怒声,连网购中没买到最便宜都会叹气连连。
人人都想一切顺风顺水,但是求而不得时,何不从当前处境中跳出来,想开一点,看透一些,如此,我们才能快意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