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一本书《嘿,你正常吗》,通过幽默又贴近生活的段子、漫画、暖心故事、测验,让人时而飙泪时而大笑,从中了解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你不需要变得“正常”,只需成为你自己!真是一场很棒的自我了解之旅。
很多人都曾遭遇过这类问题的袭击,或者是这类目光的质疑。有时候,我们也忍不住在扪心自问——我,正常吗?给自己的每一条朋友圈点赞,正常吗?必须P图再发朋友圈,正常吗?跟别人吵完架总觉得自己没发挥好,正常吗?害怕别人对我太好,正常吗?曾对关系好的异性朋友产生幻想,正常吗?
01
大学时我一个人上课、吃饭、泡图书馆,路上遇见同学,都会说:“怎么一个人”?一个人,不正常吗?
你是否跟我一样曾感觉朋友少,与很多人格格不入;你是否也曾试着融入人群,却因为无法伪装自己,只好放弃。
那时候我给老爸打电话,老爸说:“你不断改变自己,为了更合群更“正常”,你想得到好的评价,想被喜爱,可是你是建立在他们的评价上,他们又不能跟你一辈子?”简言之:做自己!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阐述了人们是怎样踏入“被爱的陷阱”而失去保持自我能力的:从婴儿到成人,为了获得赞赏与爱,学会了压抑那些不被家人接受的。对被爱和被接受的需要削弱了保持完整自我和真实自我的能力,渐渐地将外部标准“内化”,直到再也不能认识到内外的区别,再也不知道真实的自我长什么样子。总之,被来自社会和他人的外部价值捆绑了。
喜爱并接纳自己本来的样子,当我们不接纳自己的时候,别人也很难接纳我们。
02
苏格拉底说:未经过检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我们的正常之处,就在于自己懂得自己的不正常。那些所谓的“不正常”,很可能是你最宝贵的财富,它们可以为你所用,而不是成为你的绊脚石。只需要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把这些特质表现到适当的程度。
我们无需蒙上眼睛,堵住耳朵,拒绝看到真实的自我,拒绝聆听内心的声音,掩饰和伪装“不正常”的方面,更不需要直接否认它们的存在。存在意味着真实,真实刺激你找回完整的自我,自由追求想要的生活。
想清楚这一切,我淡定的继续一个人吃饭、上课、泡图书馆,因为独自一人,更能集中精力读书、写作、参加社团活动。快毕业时,舍友小静说:后悔这几年跟另外两个舍友终日泡在一起,追剧、玩,感觉大把青春都浪费了,学习本就是个孤独的事。一开始她觉得我坚持不下去,定会找个伴。再后来觉得我太不正常了,为我以后工作社交感到担忧。我解释说:大学就是个集中精力学习充电的关键点,其实我除了不整天跟别人黏在一起,也是有社交的。一个人的生活,孤独,却有另一种精彩。
当越来越深层次地认识自己后,会更加确信自己是谁,想成为怎样的人,梦想会渐渐清晰,价值感越来越明确,动力会越来越足,魅力也就自然绽放了。
03
大学毕业后凭借在校成绩和校园活动经验,进入一家国企做行政,看似铁饭碗的工作却做得不够开心,总感觉发挥不了自己的能力。还是打电话问老爸:“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做,老爸支持你。”原想着老爸会帮我分析下国企的利弊形式、私企的发展空间等等,可是老爸却抛出一副自己解决的架势。
最后我在大家一边倒的“从国企辞职也太不正常了吧”评论中辞职了!
最近有朋友在分答提问我:跳槽是否需要准备三个月到半年时间,除了经验分享,我告诉她:做自己!如果现有工作做不了自己就换,如果现有爱情做不了自己就分手,如果现有行业做不了自己就找新的。总之,你就算转行180度,所有的不正常,都很正常,因为你坚持了做自己。
当你对某一种事物兴趣盎然,你一定不要漫不经心地轻易放过,要毫不迟疑地抓住它。成为你自己,不要被外部世界影响太多,你具有无穷的可能性,一切价值在你那里要重估,由你来重新选择它们。难道要这么年轻就“画地为牢”吗?
即使我们已不年轻,但仍可以脊背挺直、眼神清澈,笑容时常挂在嘴边,每天都像个少女一般富有活力地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
成为你自己,什么时候都不晚。无关年龄,无关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