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教育孩子去过阶段性的人生
很多人都在过着阶段性的人生,认为人就应该20岁之前学习,30岁之前工作,35岁创业,60岁退休等等,然后相应的能力也是阶段性拥有的。
如果真是这样就能让人们过上绝对幸福的人生,那么今天大部分的成年人都在过着这样的阶段性人生,为什么他们依然过得如此平庸和无趣?
读书期间绝大多数家庭认为“把孩子送入理想的大学”就应该作为一个多年为之奋斗的目标,这样的目标偏差导致很多孩子失去了对自己人生的主动性。
孩子会按照家长的意愿,也以“考上大学”为学习目的,而不是真正在学习中挖掘乐趣。
有了这样的前提,就不难想象为什么孩子们考上大学后便开始过上了一种与之前完全不同的人生。
我们都知道很多高考成绩很棒的孩子大学期间也会出现逃课、挂科等现象,因为从他们的心理角度出发,认为大学是他们为自己争取的一种奖励。这种奖励就是:不必再受到父母的管教,学校里发生的任何事情不必再跟父母汇报。
而从高中到大学的阶段,反差如此之大的孩子们,在心智上还不足以做自己人生的主。
就是说他们并没有成熟、理智到可以为自己的每个决策负责,思想不成熟,但行为却已经上路了。
经历了疲惫的备考阶段,整整十几年的学习生涯,都是在父母及老师的监督下过着被动、被束缚的生活,而大学期间的突然放松使得整个转折连个过渡期都没有。
这种感受上的大跨越无益于孩子们对自己未来的人生进行思考。那么不难想象这四年大学生涯完全可以毫无压力地过去。
长期被动的人们真的能瞬间就学会主动吗?
看上去孩子们是在主导自己的人生,但实际上他们对于自己做出的每一个决定,根本无法做出深刻的理解和判断。
这也正是多年来被动的学习、被动的生活导致当主导权突然被交还回自己手上的时候,他们无法对自己的人生做出合理的选择,只是在遵循着意愿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
毕业前、实习前,他们心中又会对未知的人生产生迷茫,四年大学生涯过得像个无忧无虑的孩子一般,因为一旦出了校门就意味着他们需要面对的又是一个全新的、未知的人生。
他们无法通过认知及剖析来解读未知世界,无法对自己需要去感受未知做出一些基础的准备工作,更多的是让未知来恐吓自己,使自己惧怕一切未知。
比如即将结束大学生涯,会不会从此就没有朋友相伴左右了?工作环境与校园究竟有多大差别?在工作中会不会遇到一个同事像大学的同学一样亲密?赚钱的难度到底有多大?
这些大学生在脑海里会不断地问自己各种各样的问题,然后不去想办法解答,不去挖掘背后的原因,就是不停地问,然后沉沦在这些恐惧中迷茫、焦虑。
很多学生毕业后的一段时间内会常常与宿舍的朋友约着喝酒、聊天,其实是想重温大学的时光吗?不是的,他们面对陌生的环境和生活节奏,他们需要一些熟悉的感觉来陪伴他们,找一些熟悉的伙伴来共同感受熟悉的感觉,对他们来说很重要。
不论在情感上还是心理感受上,他们都无法接受自己不得不瞬间成长为一个负责、独立、自立的成年人,迷茫、焦虑、不确定、恐惧都会随之袭来。
人生在于宽度,不在于长度。当人们都过上阶段性的人生的时候,学习力、思考力在大学期间没得得以延续,从而导致大学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需要这些能力做支撑的时候,孩子们变得手足无措,不知去哪寻找这些能力。这正是高考过后就被渐渐忽略掉的基础技能。
等待是永恒的拖延
不要想着“等我考上大学,就轻松了”“等我有钱了,就可以孝顺父母了”“等我买房了,就可以对婚姻负责了”。
这些想法都是不接受眼前(认为眼前的人生很苦,学习很辛苦、工作很辛苦等等),却一味想要活在未来的人生观,活在未来就必然会迷茫。等待就是一种拖延现象。
我们都知道当一个人无法掌控自己的时候,就会选择停滞不前。“我没有办法了,我不想做任何尝试了”。而让自己等待,让他人等待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但不负责任背后的原因是这个人认为自己无能为力。
对一件事情轻易的选择放弃,正是被动的惯性使然,因为从小就被老师和家长教育“只有好好学习才有出路”,反之人生就很糟糕。今天不只是孩子,很多成年人也都是这样的非黑即白的思维。这种思维使孩子们过早地就开始对自己的人生贴上了“我不行”的标签。
要知道迷茫的源头在于:一个人对自己的未来是否能够掌控一些事情,是没有把握的。
只有没有把握,才会开始胡思乱想,才会停滞不前。相比之下,那些愿意拥抱未知的孩子都在挖掘自己的潜力,都在探索的路上创造着更多的可能,他们并不惧怕未知。
小结
人生不论在任何阶段,学到手的能力都是需要不断精进、并保持并行的,而不要因为阶段性人生的舒适度而放弃某些积攒已久的能力和能量,这样做对一个人的未来没有任何益处,因此,任何人都不要去过阶段性的人生。
没有哪段人生是不需要学习、不需要主动的,如果一个在完成学业的那些年对学习都没有产生主动性,那么当他独自面对难题时,他又怎么能主动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呢?这种随意变换惯性的思维模式怎么可能被我们轻易的拥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