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新媒体时代”,是一场标题党之间的战争。
标题的“劲爆”程度,对阅读量所起到的巨大作用,诸位来简书写作的,或是在公众号和其它媒体平台打拼的,都深谙其道。咪蒙曾经傲娇地说过:
“作为新媒体写作领域最专业的人,给我一个标题,我能瞬间判断它阅读量会达到多少。给我一个烂标题,我能5秒钟换一个标题让这篇文章至少超过10万+。”
咪蒙的文章里所暗藏的鸡汤毒药,大多都被撕过,被撕得最少的角度,是她的标题。以标题吸引眼球,这是在碎片化信息、浅阅读、快餐式文化的时代特点下,当作者希望自己的文字能活跃在大众视野中时,自然会做的选择。当然,作者也可以选择拒绝标题党,酒香不怕巷子深,文字水平风华绝代,或内心强大的写作者,是可以不需要卑躬屈膝、强颜欢笑,靠出位的标题,来讨好读者的。
人人都可以做标题党,标题党并没有什么丢人的地方,但关键问题是,你的文章,得有料。内容,是有节操的标题党,所需要的底线。
什么样内容的文章,会激起围观者吐槽“标题党”的欲望?
第一类,讲的全是别人的故事###
这类标题党,以鸡汤文为主。比如:《如何规划你的职业生涯,成为职场大赢家》、《我应该如何努力,才能成为一个牛逼的人》,等等。
我们都有类似的经验——被这些超牛的标题吸引,点进去一看,发现原来不是作者本人的经验,而是朋友、亲戚、邻居、同事、熟人、陌生人,虚构、非虚构的故事。你即使想吐槽,也不能吐槽说作者在骗人,只能静静地看着作者装逼。
首先明确一点,并不是说写文章只能写自己的事情。如果是小说,更是以虚构为主。但是在做标题党,尤其是鸡汤类的标题党时,别人的故事,和虚构的故事,就不能滥用了。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类文章,输出的是经验,目的是希望通过作者的分享,能让读者有所收获,隐藏的逻辑,是“读者通过学习作者的方法,有可能达到和作者类似的成功”。如果作者是写别人故事的标题党,问题就来了。
第一,作者无法保证故事本身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自己杜撰的故事自不必说,即使是他人转述的,也会存在有意或无意的歪曲和夸大。如果故事本身就有问题,那文中以此为依托的方法论,是否也会存在问题?
第二,即使这个故事是完全真实的,但从旁观者的角度而言,是无法体会到成功过程中的细节的。而这些不可见的,被忽略的细节,往往可能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第三,如果这个故事所传达的经验是真实有效的,那为什么近水楼台的作者自己,都没有学会呢?如果这些经验对作者自己都无效,那为什么作者觉得会对他人有效?打个比方,作者生病了,吃了药,没什么效果,但写篇文章,挂个标题:《我发现了一种神药》——这,就是典型的标题党。
第二类,标题和内容间存在巨大落差###
比如之前看到过一篇首页热门,讲毕业以后几年,买了几套房几套车的,点进去一看,房子是靠父母出的首付,而且是在前些年的低点买的。虽然作者在文章里也提了一些理财、个人成长之类的小干货,但这种程度的“内容”,是无法支撑起这个标题的强度的。
标题展示的,是“作者很牛”的形象,读者看到标题点进文章时的预期,和文章输出价值之间的落差太大,被喷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另一个例子——《通过看财报 ,分析财务自由之路》。这篇的阅读量,都是靠“财务自由”四个字贡献的。可是文章的内容,讲的却是作者看了一本讲财报的书,所做的一些读书笔记。再细看内容,讲的是最基本的财务三表。而且很明显,作者本身对财务知识也是一知半解。
只要是对财务有一点基本概念的读者都会觉得诧异,这和“财务自由”有什么关系?作者确实很努力地尝试绕一个圈子建立这种关系,并在标题里加上“分析”两次,试图为自己的“标题党”自圆其说,但这种尝试,明显是不成功的。
标题和内容之间的巨大落差,会使读者产生一种被愚弄的感觉。写这类标题的作者,被喷,是大概率事件,玻璃心类型的作者慎用,非玻璃心类型的作者,也请记得开启护盾技能 。
第三类,论据无法支撑论点###
没有足够强度的论据支撑的论点,如同无根之木,如果标题分量再重一点,整篇文章就会从摇摇欲坠,到轰然崩塌。
在谈观点,尤其是有明确倾向性的,非黑即白型的选择性观点时,要避免随意和主观。比如有篇文章在讲大学生应不应该加入学生会,作者举的例子是,听某一个“名校”的毕业生交流,她觉得学生会不好。刚好作者自己也觉得学生会不好。然后观点就出来了。这样的不具备代表性的,“道听途说”的他人言论,加上作者自身的主观感受,所推论出的观点,是没有说服力的。而这个观点,恰恰又会对读者的决定产生倾向性的影响,如此一来,就可能产生误导的负面效果。
另一个例子,是一篇《如何让自己的收入翻十倍》的文章。这个标题倒是没有问题,因为作者自己的收入确实翻了十倍,无可厚非。但文中的例子和结论之间,同样都是弱相关。比如用李宁的巨亏,说明中产阶级消费能力的下降;用马云和蓝思科技的成功,证明把握未来的趋势的重要性。很明显作者是有过思考的,可惜思考浮于表面,没有深入下去,没有仔细推敲李宁、马云、蓝思科技例子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有牵强附会之嫌。
其实,以上行文方式,和某些人所大力提倡的快速阅读,是有一定的联系的。快速阅读的方法,会聚焦于目录、段首、段尾、标粗部分这些显而易见的结论性文字。急于找到结论的后果是,不在意这个结论的推导过程是否严密,所用的论据是否有力,所举的例子是否合理。结果是,浮光掠影地粗读时,发现不了问题,一聚焦,一思考,文章就漏洞百出了。
第四类,观点的逻辑性问题###
逻辑的缺失,是国内教育长期以来都存在的问题,这也是哲学课被马哲、毛概所替代的必然结果。
逻辑的问题有很多种,话题太大,这里只说一种比较简单的类型——把必要条件当成充分条件。
什么意思?比如这个标题《坚持(或努力)的人,都成功了》。典型的励志型鸡汤,但逻辑是错的。成功的人,都是坚持(努力)的;但坚持(努力)的人,不一定能成功。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是不能混用的,这样的混用,看似无关紧要,其实会产生好心办坏事的误导作用。
另一个例子,今天刚刚看到的首页热门,写的是《如何通过写作赚到三十万?只需三步》,文中举了一位赚到了三十万的所谓“牛人”的事例。这个就更典型了,如果去掉“只需三步”这几个字,标题时没有问题的,但加上了之后,这“三步”就变成了充分条件了。这就好比说:《如何取得真经?只需去西天》,文中举个唐僧的例子一样,这就是纯粹的标题党了。要是有傻乎乎的读者,真跑到西天去,不骂娘才怪。其实要说唐僧的故事,是可以的,只需要把标题改成《如何取得真经?》,就没有问题了。
这种逻辑错误的变种,是以特例推出结论,特殊性和普遍性之间是不具有逻辑关系的。回到马云的例子,你要如果要写一篇《想要创业成功?只要像马云一样》的文章,就不值得一看了。成功者做过各种各样的事情,其中大部分的事情,和他的成功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只是在观者看来,套上成功光环的牛人,似乎做什么,都是值得学习的。
总结###
最后总结来说,标题党,可以做,尽情做,不得不做。但做一个有节操的标题党,所需要的底线,是文章的内容。
标题党类鸡汤文,尽量不要讲听说的,或是杜撰的故事。经验是否可靠,至少自己亲身体验一下,再兜售出来。
标题和内容,高度要相近。尽量不要标题把人胃口吊到了天上,内容又把人砸回了地上。
文章内容的论点,要有充分的论据。平时少一点速读,多一点思考。
文章观点本身,要注意逻辑性。搞清楚充分、必要条件的区别,让读者少一点吐槽的机会。
温馨提醒:本文观点,仅代表本人观点。文中所举的例子,请勿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