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什么要读书?
无非是两点:有用,或者有趣。
有用很容易理解,满足读者求知的需求。技术类,经管类,生活类,社科类的书籍,让读者阅毕感到有所收获,自身的姿势水平有所提高。
而有趣的范围就比较宽泛,包括纯文学,武侠,玄幻等类型,满足读者休闲娱乐的需求。
这里暂且对有趣下个定义,以方便后文的讨论。有趣,即通过强烈的代入感,让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流体验和虚拟世界中的满足感。
在阅读有用的书籍时,读者的理性思维占据主导,注重理解和思考,主要开动左脑进行逻辑推理;而在阅读有趣的书籍时,读者的感性思维占据主导,注重感受和直觉,主要开动右脑进行联想和想象。
由此可见,人类的大脑还是相当智能的啦!可以参照下图来理解阅读时左右脑的分工。
既然要分析读书的动机,那么首先要先看看什么样的书籍能够得到大家的青睐。
下图括号中是图书的数量,数据来源于多看书城,多看的图书分类做的比较清晰。
有的书籍比较厉害,能够同时满足有用和有趣两种需求。
首先是那些风趣幽默的知识性书籍,能够生动形象地传道授业解惑,而如果讲解的知识又并不那么高深,以入门和科普为目的,那销量无疑又会上个台阶。
如理财入门书籍《小狗钱钱》,通过童话故事,借小狗钱钱之口,讲解个人理财知识。
又如技术书籍《大话设计模式》,用生活中的小故事来类比软件开发中的设计模式。
然而,在同时满足这两种需求上,做的最好的当属成功励志类书籍。
一本书,有用还是没用?取决于读者自身的判断。所以,有用这个需求能够进一步阐释为“让读者自己觉得对自己有用”。
大部分成功励志书籍不仅能够让读者觉得有用,更能够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从而让读者产生精神上的快感。
君不见,一个刚看完成功励志书籍的童鞋,往往心理上豪情万丈,踌躇满志;生理上满面红光,血脉偾张。
即使是最文弱的书生,也恨不得出门去找个恶势力同归于尽。
那么,成功励志书籍是怎样产生代入感的呢?答案就是使用名人成功案例,这在成功励志书籍中必不可少。
出身低微,年少家贫,坚韧不拔,勤奋坚持,时来运转,贵人相助,最终一鸣惊人。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成功励志畅销榜中大部分都是名人传记。
因为,只有人物,才能产生代入感,让读者觉得成功可以复制,而忽略了这样复制来的成功并没有地方能够粘贴。
因此,成功励志书籍,不仅有用,而且有趣,同时开动读者的左脑和右脑,从心理层面影响到生理层面,实在是不可多得的良药秘方,堪称人类进步的电梯。
现在再来看有用的图书类型,可以看到,养生保健,育儿,烹饪,也和成功励志有异曲同工之妙。
阅读养生保健书籍时,你的脑海中是否浮现出自己神清气爽,百病全消的样子呢?
阅读育儿书籍时,你的脑海中是否浮现出宝宝以后健康成长,活泼可爱的样子呢?
阅读烹饪书籍时,你的脑海中是否浮现出自己亲手制作的珍馐美味的样子呢?
同理,很多畅销书籍其实都是这类披着“有用”外衣的“有趣”书籍,实则还是归为“右脑类”书籍,让读者觉得有用,实则主要起到帮助读者YY的作用。
然而它们和真正的有趣书籍又不能相提并论,因为毫无文学性可言。
一本《百年孤独》可以流传百年,而一本《21天学会C++》呢?
再来看看有趣范畴内的图书。
这类书籍主要起休闲娱乐的作用,由于门槛低,娱乐性强,占有人类阅读的绝大多数时间。
有趣范畴内的图书,大抵都能称得上是文学。
无论是传统的纯文学,武侠小说还是流行的青春,都市小说,甚至包括玄幻,修真等网络文学,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读者获得虚拟世界中的满足感,也就是读书人追求的所谓精神享受。
人类的八大艺术,指的是文学、绘画、音乐、舞蹈、雕塑、建筑、戏剧、电影。
文学,作为艺术的一种基本形式和载体,是作家意识形态的展现。读者通过阅读来和作家产生精神上的交流和共鸣。
然而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学掀起了革命浪潮,完全抛弃了传统作家的创作方法,颠覆了传统文学的创作思路。写手们完全以互联网思维来写作,将文字当成流水线上的产品。
不得不承认,每一个优秀的写手都是成功的产品经理,做到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他们知道读者的需求是什么,一切从用户需求出发。
他们目标明确,定位精准,牢牢抓住目标用户群。
他们注重用户体验,不断进行作品内容上的微创新来吸引读者。
他们尊重用户意见,收集用户评论,及时修正作品方向,形成良好的闭环反馈。
在此基础上进行快速迭代,每天更新,执行力惊人的可怕。
同时注重营销推广,积极与书迷粉丝们互动。
当然,完成这些工作离不开编辑的支持和后台系统数据运营的支撑。
和大神写手们相比,传统作家和出版社仿佛还停留在中世纪。
传统作家们是怎样写作的呢?
游山玩水,实地考察,各处采风,收集素材。
灵感迸发之后,写,再写,继续写,一直写,坚持写。
与世隔绝,不食人间烟火。
转眼间三年飞逝而过。
书稿交付出版。
君临天下,蜚声文坛,或者迅速沉沦,食不果腹。
不世出的文学名著大都是这样得来的,甚至还有卡夫卡这种去世后才为人称道的天才。但在网络文学界,这样是行不通的。
网络文学形成的产业链,以及这一套方法论,意义在于,即使不那么杰出的写手去写,也勉强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高中时,一个酷爱阅读电子书的哥们儿告诉我,现在只有一种类型的小说,就是YY。
大学时,另一个资深书迷哥们儿告诉我,女生看的小说,就两个关键字,总裁和王爷。
我时常为他们惊人的洞察力所折服,他们表达的,是网络文学的实质。
一般网络文学会分为男生频道和女生频道。这种分男女的做法,初看会有点奇怪。卫生间才分男女呢,不是么?
男生频道的小说,分为两种,一种是种马小说,满足了读者对爱情的渴望;一种是修炼升级,满足了读者对事业的追求。
事业和爱情是比较高大上的词汇,说通俗一点就是金钱和美女。
联想起那句古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我们不得不赞叹中华老祖宗的智慧,就算现在把他们挖出祖坟,他们也一定能顺应时代潮流,在文学网站谋个一官半职。
作家和写手的区别,在于写手满足需求,而作家创造需求。
这和IT行业是有相通之处的。
优秀的产品经理满足需求,杰出的产品经理创造需求。
程序员满足需求,计算机科学家创造需求。
我热爱阅读,希望世界上的好书多一些。
所以希望写手与作家齐飞,有用共有趣一色。
希望真正有用的书多一些。
希望有趣的书多一些。
因为能够让读者觉得有用的书,不一定真正有用;而能够让读者觉得有趣的书,那就是真正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