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晚饭,母亲无意中说起,村里最近修了一个大广场,很好看。我想明天自己就要离开了,下一次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干脆去看看。一人拿着手电筒沿着村里的小路就出门了,路过村尾,旁边是深山,一眼望去,好久没有见过这么黑,这么安静的的夜晚,寂静的让我心底有些恐慌,或许是因为常年在城市里面待的缘故,以至于淡忘了儿时记忆中真正的夜晚。就在那一瞬间,我觉得古稀之年,我会留在这里,享受夜晚带给我内心的那种宁静和天马行空的想象。
看过“大广场”后,沿着村里的主路往家里走,在村中心有些昏暗的灯光下,长辈们零零散散在那里“跳舞”,我不禁想到小时候,那时候的电、灯还很稀缺,晚上人们最喜欢的事情是“串门拉家常”,现在“串门”少了,变成了“广场舞”。
晚上是我们一天最脆弱的时候,再加上黑夜的缘故,这时候内心的寂寞,恐慌会更甚,于是,我们总希望能够和别人在一起,不管是做什么,总需要有人陪,至于怎么陪不重要:有人选择了去“串门聊天” ,有人选择“看影视”,有人选择了集体性活动,如舞蹈、打麻将、饭局、唱歌,逛街等等。
不管怎么选择,最终的目的大都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寻找与外界的链接,与外界的交流,这个过程会让我们有安全感、群体认同与融入感,于是,为了维系这种感觉,我们忙于社交、刷圈、聚会,乐此不疲的活着。
我是一个爱瞎想问题的人,我问自己,什么样的途径和方式可以满足我的链接需求。当然,以上的种种,我都做过,可每次过后,自我感觉是缺些什么,隐约间我是可以感觉到,有那么一种方式是比较适合我的,就像前世的缘分那般不可分割,它会伴随我终生,那便是与“古人”交流,与“前辈们”交流,说人话就是“读书”,这是我一直所享往的。从去年6月份,东莞之行结束后,有两件事慢慢融入了我的血液里,读书与写作,这也是我一直感恩那段经历最主要的原因。我常常怪自己,为啥没有读书与写作的习惯,总是无意识的拿起手机,刷刷朋友圈,看些无多大意义的网页内容。想起小时候,在没有电视、网络、手机的年代里,晚上最常做的事情是抱着一本小人书,自己一个人在那里啃着。那个时候,多好。十几年过去了,我似乎跟小时候的那个小屁孩越来越远了,如果真的存在平行宇宙,另一个时空的自己看到现在的我,是怎样的感受。
快到家门口的时候,遇到儿时的同学,自小学毕业后,他就没再上过学,留在了家里面和家长干农活,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年轻农民”,看着他有些微驼的背影,我想到,若是当年我也没有去读书,选择留在家乡,现在的我是个什么样子。我不敢想象,总觉得有些残酷。我的父母一直以来坚信,多读书总是好的,于是当别人家的孩子辍学留在家里,我属于那个另类,那个被父母送到遥远外地读书的异类。今晚看到那个小时候的同学,不禁感慨,家庭教育,尤其是父母认知对于孩子后天的选择和影响有多么大。加之我之前从事的行业恰好是大学生职前教育与培训,对于家庭环境在孩子做选择时的牵绊与干扰我是深有体会的。在此,感恩我父母从小把我送离家乡,去往异地求学,这是我现如今一切的基础(后期会写一篇十几年来我求学路径上选择对于我的影响)。
从初中离开家乡到现在,接近12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每年为数几次的回家,都可以感受到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或许我们村百年前的长辈们,无论也想不到,十几年的光阴会让我们的村子有如此巨大的变化。因此我一直为自己生于这个时代而庆幸,变化够快,本身是好事一件,可以让我们的一生经历古人几辈子都经历不了的事情。可惜的是,许多人的感受力有些迟钝,他们不去思索自我现状的缘由,自然就不明白这变化背后带给他们的机遇是什么。
另一方面,这些年,村民的勤劳、淳朴、善良是一直都没变的,对于我的家乡,一直以来我以为自己可以忘记,甚至这辈子不再会和它发生什么牵扯,可每一次回家,给予我内心深处的震撼却从不会减少,直到如今,我才明白,“家乡”对于我到底意味着什么,那种“叶与根”的联系是我舍弃不了的情愫。这个毫不起眼的村落,是我降生的地方,也会是我入土的地方。只是,从降生到入土,这个过程中,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