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雪这位大咖,在他的经典著作《利息理论》里留下了一句特别有哲理性的名言:“投资是时间维度上的平衡消费” (Investment is the balancing of consumption over time)。这话讲的不只是投资和消费,还点明了最基础、最精华的人生哲学。
关于投资和消费的区分,薛师举了两个例子。一是吃饭,我们吃饭是投资还是消费?吃饭花钱,是消费没错。但是如果不吃饭,我们没法工作,没法产出,为了工作,吃饭就是投资。二是度假旅行,度假旅行是投资还是消费?度假可得花不少钱,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帮你赚钱(专门雇用的酒店试睡员或者景点评测员除外),显然是消费。但是薛师认为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是对记忆力的投资,如果我们老了,坐在安乐椅上,就可以愉快地回忆昔日旅行的美好时光——从这个角度看,年轻的旅行是为年老时的回忆做的投资。(私以为旅行更像投资,旅行还有消除工作疲劳、促进家庭/朋友感情更和谐等功效,有人还能通过旅行丰富见闻,玩摄影或者写游记赚钱。从这些角度看,旅行是对工作、对家庭、对个人能力的投资无疑)。当然,这些例子支持的关键论点是:投资和消费之间没有必然的区别。它们是一回事,是人们为了追求最大的收益,在时间上做的平衡。
既然我们做出平衡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整体上看“最大的收益”。那么每个人都应该掌握一个宏观的视角,即,忌讳短视,而要放眼你预期的整个时间段(如,你的一生,或者你读大学的四年,你在一家公司工作的三年,等等……),在整个时间段内,追求每个时间点的收益之和最大化。
书中提及阿尔钦的问题:我们都知道,连饿三天才吃一顿饭,那顿饭会非常香,感受也好极了。但是我们为什么不会追求那种特别美味的感觉,把自己连饿三天才吃一顿呢?因为我们追求的不是那一刹那最高的幸福,我们追求的是幸福总量的最大化。我们每天都吃三顿饭,把自己的身心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这样会使得幸福总量最大化。
以上这个例子太生动了。不夸张地说,我们几乎每时每刻,在日常中都面对这样的决策过程。看剧是不是很爽?熬几个通宵看剧真是幸福值max,但是当我们要面对睡眠不足带来的无精打采、头疼、胸闷,还有黑眼圈和油腻皮肤时,整体幸福指数就大大下降。抽烟喝酒带来很强的短期快感,但是容易导致各种慢性疾病,对身体的损耗非常大,会带来中长期的痛苦。学生不学习,短期逃课玩网游,真的很开心,但是如果荒废课业影响到毕业升学和未来的工作,那日后就得多吃一点苦头了。
在这类情境下,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选择,没有对错。如果一位年轻人在休假、很清闲,熬夜看剧后睡一整天补觉不会给他造成太大损失,那他有可能选择熬夜看剧。但是一位第二天有重要谈判的公司高管,就不太可能这样选择了(熬夜导致第二天精力不足无法工作,需要支付的代价太大了)。再考虑极端情况,如果人预期自己只能活到30岁,那理性的选择是花费较少的时间在自我教育投资上,而是抓紧时间完成两件关于生理本能的重要事件:繁衍后代和享乐。如果人们预期自己能活120岁,那么在自我提升、教育投资等方面的投入会多得多(例如将更多钱和时间花费在读书、接受职业培训上,因为寿命延长,工作时间也随之延长,教育提升方面的投资会带来更多的收益),在无谓的消费、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等方面也会更加节制(节约生活成本,提升身体素质,以期在未来较长时期内获得整体较高的效用)。
俗语说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其实也是这个道理,且对预期时间段越长的人,越适用,大家都希望自己前期辛苦一下,能享受得更久。对一个预期寿命只剩三四年的人说这话试试?那肯定不适用,对他,应该说“及时行乐”更合适。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现代社会,尤其是西方社会中,识别精英的一项重要标志,便是饮食、个人护理等生活习惯良好,且定期健身,维持强壮美观的身材。西方上流社会的人群很多都是健身爱好者,喜爱运动,有不少长期坚持固定食谱甚至吃素的人,对形象身材的要求苛刻到令人焦虑。考虑下以上理论,这种风气的产生有一定必然性。因为“良好的外在形象”事实上是一种信号,传达出的是身体的主人对自己的预期,预期自己是精英、未来能取得较大成绩或较高收入、甚至计划保持较长的寿命的人,才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节制饮食、维持健康、管理身材。外界知道你遵循严格的标准,力求将自己一生的总体效用最大化时,才会用对待“精英”的态度对待你呢。
(此为《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读书笔记第5篇,灵感来自第062讲。文中夹杂着自己的不成熟的见解和感想,感谢读者的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