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想写写“觉知力”,但总认为理解有限,所以与“觉知力”相关的写作清单并没有被排期。冬天里留给思考的时间比较多,恰逢这几日找到对“觉知力”有能形象的方式,做为成长型思维的游戏玩家,自然先是记录在案,等待未来再做迭代。
我将把整个文章分成两部分,在(一)里主要是写什么是“觉知力”,(二)将说说自己体会的觉知力,以及觉知力有什么作用,最后分享自己对正念冥想的练习(提高觉知力)。
说起觉知力,最早清晰的感受是在2017年,曾经的同事庭哥,由云南昆明出境去到尼泊尔求取真经,回到羊城在每个外出午餐的时间给我灌输。多亏了庭哥的粤普,“觉鸡力”让我在多年以后仍然记忆犹新,衷心感谢庭哥的热心分享,这是我对觉知力的启蒙阶段。后来公司在2018年底进行了教练技术课程培训,其中有一个回家必修功课“静心练习”,也是在那个时期我接触到“正念冥想”,把觉知力和正念统一,每周安排自己静心练习,这是我觉知力的成长期。现在已经能理解为什么谷歌、微软这样的大公司会把正念冥想加入到员工的受训计划,甚至Iphone原生应用“健康”里会有正念训练的统计功能,这一切的确对我的生活和成长,有了特别的改变。
什么是觉知力(正念)?
记录过乔恩·卡马金博士对正念的定义:正念是当我们把注意力有意地、不加评判地放在当下时候所产生或者涌现的那份觉知,留意这其中三个关键点——有意的关注、不加评判的态度和“当下”。
在水果手机上又是这样描述“正念”的:是一种积极、开放式感知当下的状态。进行正念训练时,游离在一定距离之外来观察自己的思想和感觉,而不评判好坏。其后形容到,正念不会让岁月匆匆流逝,而是意味着活在当下,积极体验。
用我自己的方式来形容:就是对当下明确的感知,是一种专注、认真的“生活(动词)”,就是放下自己的思想,对环境对念头对身体对自己,只单纯的去体验、观察、感受。
我们平时都会阅读,就用“阅读”做对比举个例子,用来说明觉知力的有无区别——
第一种情境:如果是在边看电视、边与朋友聊天,然后捧着书漫不经心的几个字几句的阅读,我们的感受包括了电视、聊天、阅读,甚至还会有一些放空,这种我比作是没有开启觉知力;
第二种情境:如果是在相对安静的环境,身体很舒适放松的状态,将书本上的文字逐字清晰的读出,看到文字在纸张上整齐的排列,品读着文字带来的情感,听到自己声音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这一种我比作就是开启了觉知力的不同。
可见觉知力是一种有意的、认真的对待!
也曾听过这样一个段子,吃一颗葡萄干,先拿出来仔细的看看,观察上面的纹路褶皱,透过灯光看里面的颜色,接着轻轻捏一捏,感觉肉质的柔软,葡萄干随着用力的大小而变化形状,再放到鼻子前认真的闻一闻味道,捕捉细微的香味,然后放进嘴里慢慢的咀嚼,用牙齿和舌头体会咬开后唾液混合包裹的甘甜,最后再慢慢咽下。这个过程就相当于是带着知觉力生活,据说将会是最好吃的一颗葡萄干,这就是一种当下的味道。
其实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类似开启觉知力的说法,比如“认真吃饭是对生活最大的尊重”,甚至指责当今社会大家都没有好好吃饭,边看手机边吃,注意力更多的在手机上。这正如上面提到阅读的例子,漫不经心是没有打开觉知力的。
所以觉知力也是一种专注、仔细的态度!
综上所述,觉知力就是能让自己用心且认真感受生活的那个当下,细到对呼吸的关注,抽象到对头脑里思想的观察,平静的、放松的“看”着这一切,这些就是觉知力的表现!
在下一篇文章里,我将写写自己体会的觉知力和收获,希望这些能帮助到更多想了解觉知力(正念)的小伙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