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能否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直接影响孩子能否健康成长。
陪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如何与出现情绪的孩子沟通,分享这三个步骤、四方法,与家长一起学习!
三个步骤破解孩子情绪密码
①理解、接纳孩子的情绪
如果孩子出现情绪反应,父母要先用同理心和倾听的技巧。接纳孩子的情绪。当孩子知道你愿意理解他的感受,他就会慢慢将心情沉淀下来。
注意,同理孩子的情绪,并不代表同意孩子的行为,更不是放任孩子把情绪表现当成工具,对父母予取予求。要让孩子明白:所有的感觉都是可以被接纳的,但是不当的行为必须被规范。
②协助孩子表达情绪,并理清原因
接下来,父母要像一面情绪镜子,运用言语反映孩子的真实感受,协助孩子觉察、认清自己的情绪。例如:"看你哭得这么伤心,一定很难过,对不对?"响应孩子的感受,可以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感觉。
之后,继续用开放性的提问方式,例如:"今天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协助孩子正确表达情绪,理清情绪背后的原因。只有找到情绪反应的真正原因,掌握孩子的心理需求,才能对症下药。
③引导孩子调整认知,思考解决方案
等孩子情绪缓和下来,引导他调整认知,从另一种角度看待引起他困扰的事情,例如:"玩具被同学不小心弄坏了,你觉得很生气。但是你打人没办法让玩具恢复原状。我们一起想想看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好不好?"
四个方法提升情绪力
①身心觉察,换个想法更好
孩子的情绪反应,特别容易牵动生理的变化,例如:害羞时容易脸红、紧张时心跳会加速、害怕时会发抖等等。
平时多和孩子练习身体放松技巧,例如:深呼吸、肌肉放松、静坐等,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情绪觉察力,稳定情绪波动。
②爱和肯定,积累快乐存折
建构孩子的正向情绪并不是教孩子盲目的乐观,或者否认,避免负面情绪。充足的安全感,肯定孩子的自我、温暖热情的家庭气氛、无条件的爱但有条件的奖励,以及许多好事件。
③亲子共读,丰富情绪词汇
故事是现实世界的缩影,孩子从故事中辨识不同情绪,了解人们如何处理愤怒,恐惧,快乐及忧伤等不同情绪。
读后讨论和角色扮演,父母引导孩子以旁观者的角度,观察事情的始末,了解书中人物在哪些情境下,做哪些事,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反应,学习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感受。
④身教重于一切
良好的典范胜过千言万语。在处理孩子情绪之前,要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最后,孩子的改变需要时间。培养情绪力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一旦开始就会渐入佳境。只要父母投入时间和耐心,运用技巧和练习,就能调好孩子的情绪体质,让孩子知道可以有所选择,做自己情绪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