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logy,seventh edition》Peter Grey David F. Bjorklund 读书笔记 01
认识你自己|Kown Yourself
人类对自身存在的哲学沉思,绵延了数千年。我们不仅可以思考,感受,做梦和自主行动,更拥有对自身如何思考以及为何行动的内省能力。
这样的沉思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体现着,无论是民族故事,流行歌曲,诗歌文学,还是宗教与哲学。无怪乎我们常常感叹,编剧可以如此精准地刻画人物形象,演员可以生动地演绎出虚构的人物。
最终,在大约一个多世纪前,这样的沉思孕育出了科学心理学这一分支。从历史的角度回溯,当代科学心理学的确立存在三大奠基的观点,分别是:
1. Behavior and mental experiences have physical causes that can be studied scientifically.
1. 行为和心理体验是存在可以被科学研究的物理基础的。
2. The way people behave, think, and feel is modified over time by their experiences in their environment.
2. 人们的行为,思考和感觉会随着他们的经验而发生变化。
3. The body’s machinery, which produces behavior and mental experiences, is a product of evolution by natural selection.
3. 人类的躯体,作为可以产生行为和心理体验的机体,是自然选择的进化产物。
而这里重点要说的,是第一个观点,也就是人类的行为和心理体验是存在可以被科学研究的物理基础的。
笛卡尔的二元论
在心理学科学出现之前,在古希腊人的一些著作,我们已经可以发现,他们似乎以非常现代的方式推测了感官,人类的心智及心理的物理基础。但是这些思想在中世纪一直处于休眠状态。
因为直到18世纪,哲学一直与宗教紧密联系并受其制约。教会坚持认为,每个人都由两个截然不同但紧密相连的实体组成,一个物质的身体和一个非物质的灵魂,这在今天被称为二元论。身体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可以像研究无生命客体一样来进行科学研究。相反,灵魂是根据其自身的自由意志而不是自然法则运作的超自然实体,因此无法进行科学研究。
在这样的思想禁锢下,灵魂作为拥有自由意志的超自然存在,自然是无法被科学研究(可证伪,可重复)的。然而,事情的转机出现在法国数学家、生理学家和哲学家勒内·笛卡尔(RenéDescartes)(1596–1650)的身上。
在笛卡尔之前,持二元论思想的人认为,是灵魂驱使了身体,使得身体拥有热度,可以行动。在当时,笛卡尔因为熟悉人类血流的研究,所以反驳了上述观点,并认为人类的身体本身就是一个结构精巧而复杂的机器,这台机器可以产生自身的温度,驱动身体运动并不受灵魂的任何影响。但他仍然遵循教会的教义,主张非人类的动物是没有灵魂的,因此任何非人类的动物也能做出的行为在理论上都是没有灵魂的参与的,只是纯粹的机械行为。
笛卡尔认为,人类与动物的差异在思维上,即有意识的考虑和评判,这是灵魂唯一的功能。感官信息通过我们今天称之为神经的通路进入到大脑,灵魂通过非物质的方式接收这些信息并进行思考。在这些思考的基础上,灵魂将会驱动肌肉运动以行动实现其意志。正是笛卡尔的二元论强调的身体的独立性,才为当代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开启了大门。
总结起来的话,笛卡尔的二元论认为,人类的行为要么是跟动物一样没有灵魂的机械行为,要么是为一个拥有自主意志的灵魂进行的思考所控制。可是问题在于,如果灵魂是一个不遵从自然法则的非物质存在,那么它该如何驱动身体这个物质存在呢?以及,这个拥有自主意志的非实体的灵魂,如果不遵从自然法则,又该如何被研究呢?
唯物主义与可知论
真正有力推动了现代科学心理学出现的,应该是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产生。在Hobbes的观点中,所有的人类行为,包括哪些看起来似乎是自主的选择,都可以根据身体特别是脑中的物理加工过程进行理解。有意识的思考,是大脑机械加工的产物,因此必然遵从自然定律。
正是这样的思想,打破了认为思维是灵魂的功能,而灵魂因为没有物质基础所以不遵循自然法则进而无法被科学研究的思想禁锢。唯物主义哲学家认为,思维的物质基础就是大脑这一实体,才将心理学从不可知论带回了可知论,从而使其科学研究的发展从不可能变为可能。
所以后来,对人类的身体(包括大脑在内)是一台机器这一观点的研究进一步促进了心理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其中对神经反射以及大脑脑区定位的研究,这些研究认为,人类行为是由外界刺激激发的,特定的脑区负责特定心理与行为的产生。这些对神经反射以及人类心理与脑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奠定了心理科学的存在的基础,即心理现象的产生是存在物质基础的。
反思
纵观这一历史进程,不难看出心理科学的发展是因为唯物主义的思想带来了可知论,进而推动了科学心理的研究。
然而,其实不仅仅是在宏观的历史发展中,心理学容易陷入不可知论的泥潭,在实际的心理学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也常常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陷入不可知论的思维。
可能是因为心理这个黑箱只能被间接观察,你就不能确定这个间接的观察它到底反映了多少你要研究的那个心理现象;
可能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因素会印象到心理现象的产生,你就不能确定在实验室严谨控制下得到的实验结论能在多大程度上推论到现实生活中;
可能是因为统计推断方法的假设与解释的局限,如果你关注被试整体的研究结果可能就会忽略每一个个体在研究结果上的差异;
可能是你想到有可能人类心理是以一种我们无法进行有意义理解的方式存在的,那么我们现在对每一条具体的假设的验证,可能都是徒劳无功的;
凡此种种…
研究了半天,其实也都是说不准的事情,那么我们还要去做嘛?是哦,多少人因为这样的结果失望呢。就像《三体》里因为受智子干扰物理规律而崩溃自杀的物理学家们。
可是,对于一个尚未成熟的学科来说,就是需要这样前赴后继的尝试,才会有一天,有一些更好的研究方法、研究范式可以出现。他们会比我们今天做的好。
只要我们一直相信,人类的心理是一种可以被科学研究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