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是什么?我们都有一个大脑,经由大脑去思考很多事物,去推论、推理,最后下判断,这就是思维。
结论让思维失去意义
思维最大的敌人大概就是结论,任何一种结论,来得太快的时候,就会变成思维的敌人。希腊时期,哲学家们会通过辩论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春秋时期百花争鸣百家齐放,各家也是通过辩论宣传自己的观点。真理愈辩愈明,是因为它给了你思考的过程。我们习惯了一个问题会得到一个答案,就缺少了自身对问题的思考。
从极端的两边向中间靠近,就是黑格尔说的“正反合”,正与反是两极,即你提出一个最右边的看法,我提出一个最左边的看法,最后两者相合。正反合是一种辩证法,从希腊的逻辑学演化而来,与当前教育不同。当前教育仍是以考试为导向,试题上都是选择题、是非判断,学生不需要思辨,整个教育系统也没有耐心让一个受教育的人不立刻下结论。所有的考试都有标准答案,可是这个结论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学生在按照答案背考题的过程中,逐步变成社会机器出产的标准化商品。
小说《1984》中设定的场景就很可怕,无时无刻的监控,禁止人们思维自由、言论自由,连主人公写日记都要小心避开摄像头。然而即便如此严密的控制,也压不住人们思想的觉醒。
思维应该是主动而独立的,存在主义非常喜欢谈“荒谬”这个词,处于生命荒谬的情境中,就是人们思辨的时机。因为荒谬本身代表着不合理,所以你可以开始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荒谬感,荒谬感从何而来,如何处置这个荒谬感。思辨就开始了。
思辨的过程是什么,就是一个人在做周密的思考前,不会立刻下结论,他会从各种角度探讨,再从推论的过程中,整理出自己的想法跟看法。
哲学的起点是怀疑
比如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对不对?我应该自己思考,从正方两面想过之后,同意孔子说的是对的,这就是一个思辨的过程。
孤独是思考的开始
这个社会要有一个从群众里走出去的孤独者,他才会比较有思考性,因为他走出去可以回看群众的状态;如果他在群众中,便没办法自觉。大凡思考者都是孤独的,非常非常孤独。例如庄子,他从人群里面走出,再回看人间的现象,所以他会思考:爬在烂泥里的乌龟比较快乐还是被宰杀后供奉在黄金盒子里的乌龟快乐?他选择在烂泥里快乐的爬,因为那是他真正的自己。这是他独自思考的结果。在常规教育鼓励我们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时,他提醒我们,你可不可以扮演社会中无用的部分?先回来做自己,然后你对社会的“有用”才有意义。当你坐着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需要保有一个巨大自我的孤独性。释迦牟尼坐在菩提树下进入自己的冥想世界,那是旁人无法进入的领域。艺术创作也是如此,贝多芬在没有声音的世界里作曲;莫奈在八十岁眼睛失明之后作画,他们都变成绝对的孤独者,是相信自己的存在与思维,世界上没有人可以理解的那种孤独。
波平如镜,水在不安静的状况下就无法反映外面的形象,孤独圆满,思维得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