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是每一位职场人士需要学会的第一课。可惜,在国内的教育体系生产出来的各行业的人才,绝大部分都没有专门学习过应该如何做好沟通。过去几年,我大多数时间所带的数据分析师团队,尤其强调沟通的重要性。出于团队管理需要,在这里简单梳理高效沟通人士必备的七个习惯。
沟通意愿是一切沟通技巧生效的前提。对很多职场人士而言,关于沟通最大的问题是,无法做到在需要沟通的时候第一时间发起沟通。背后的问题是,缺乏以工作需求为导向的沟通意愿管理。需要通过沟通解决的问题,通常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问题无法由自己独立解决,而承认某些问题无法通过自己独立解决对很多人而言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优秀的团队协作者会在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找到协作方同步信息和寻求必要的帮助,背后是沟通意愿在驱动事情发生。高效沟通人士的第一个习惯——保持良好的沟通意愿。
沟通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诉求。有了良好的沟通意愿作为前提,进入沟通状态之后,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沟通的目标和诉求是否明确。通过拉家常交流维持感情,通过闲聊打发空闲时间,或者通过漫无边际的发散话题来寻求思维碰撞的火花,都很难称之为高效的沟通,问题就在于虽然看起来有沟通的目标和诉求,但目标和诉求不够明确会导致沟通过程蜕变为无主题变奏,不够聚焦又缺乏产出。高效沟通人士的第二个习惯——开始沟通之前先想清楚目标和诉求。
准确和有针对性地选择表达方式传达自己希望输出的信息,是高效沟通过程里的第一步。想要表达的内容,通常需要经过梳理才会变得清晰;不清晰的内容很难准确的表达出来。因此,在输出信息之前最好能梳理清楚自己想表达的内容。除了梳理清楚内容之外,还需要考虑针对特定的沟通对象如何输出信息可以更有利于对方接收。对理性的沟通对象需要尽量保持逻辑严谨,减少思维跳跃;对感性的沟通对象尽可能用形象和富有感染力的表达方式来带动节奏,合适的例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耐性不太好的沟通对象最好能做到言简意赅,对刚刚介入陌生领域的沟通对象需要循循善诱。高效沟通人士的第三个习惯——传达信息务求有效。
努力捕捉沟通对象传递出来的信息并及时给出反馈,是高效沟通过程里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常用代码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设计师则习惯于配合视觉稿或交互框架来说明问题。为了有效和各种不同工种或不同角色的人沟通,需要具备必要的背景知识,平日里的积累在这种时候比较容易凸显价值。如果平时的积累不足,在特定的沟通之前临时抱佛脚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帮助,至少可以避免一些听完对方所说一脸茫然的场景。如果真的不幸出现了不能理解对方所表达内容的情形,尽量在第一时间给出反馈。高效沟通人士的第四个习惯——做一个优秀的信息接收者。
职场沟通中,所采用语言的感情色彩会对沟通进程产生重要影响。同样含义的词汇,选择褒义、贬义或中性等不同方式的表达,除了传递内容层面的信息,还在传递立场相关的信息。而是否能选择合适的语体色彩,会影响沟通对象将你定位成一位老练或青涩的职场人士,进而影响后续的沟通进程。在一个休闲的场合满嘴书面语,和在一篇严肃的业务文书中充斥着口语、俚语,都会导致形式盖过内容。高效沟通人士的第五个习惯——选择合适的感情和语体色彩。
不是所有问题都可以通过沟通来解决,也不是所有问题都应该通过沟通来解决。对于一些注定无法通过沟通来解决的问题,没有必要图费唇舌,行动胜于言语,用事实说话。高效沟通人士的第六个习惯——明确认识沟通可以用来解决问题的边界。
没有什么高效沟通人士是天生的,经验和教训是最好的老师。每一场重要的沟通,都是在尝试解决重要的问题,同时实战也是最好的练习。高效沟通人士同样也会犯错,但是总结和复盘可以帮助避免同样的错误再犯一次。高效沟通人士的第七个习惯——每一场重要的沟通,都需要严肃的复盘。
框架:
1.沟通是数据分析师作为以输出影响力为终极目的的务虚岗位最重要职能之一。
2.数据分析师的沟通场景从技术角度可以分为对业务人员的沟通和对工程师的沟通。
3.沟通能力的分解:一是准确接受沟通对象所传递的信息;二是准确传达自己所希望输出的信息;三是采用合适的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四是明确了解沟通的边界。
4.关于沟通意愿的说明。对于初级职场人士而言,沟通意愿本质上体现的是职业性;对于中高级职场人士而言,通常是对沟通的主体和客体缺乏恰当的认知。沟通主体的责任意识和沟通客体承载的价值是两个重要的维度。
5.沟通与企业文化、团队风格的关系。企业文化为沟通提供了共同知识和信念集;团队风格在事实层面上确定了沟通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