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题教学”学习笔记之四十六(1215)
今天谈谈主题教学的独特价值。
主题教学的价值是丰富多元的。无论是具有丰富内涵的主题,还是主题教学“立人”的宗旨,都为基础教育改革和语文课程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其中所蕴含的独特价值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首先是契合国家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的研究,起于对基础教育落实核心价值观方式的反思,成于对学科教学乃至学校教育落实核心价值途径的实践探索。
1.主题教学的提出,是针对基础教育落实核心价值观的反思
主题教学提出的初衷就是解决学生精神生命成长的问题。实际上早在1994年,笔者就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在自己的语文课堂上为学生打好语言学习、精神成长的两个底子。当时,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徘徊在效率不高的低谷之中,教材陈旧,教法僵化,忽视母语教育中的民族性和人文性。窦校长以自己所任教六年的班级为实验基地,开展了题为“语文教育要关注人的发展”的改革实践,提出了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即“基于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这里的“超越”孕育着一种希望,那就是解脱困扰语文教学已久的教材、课堂、教师的束缚,以儿童语言、思维、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成长作为核心目标,对语文课程进行大胆改革。
然而超越过后,怎样“不仅仅提出问题,还要解决问题”?主题教学无疑为这样的改革找到了一条实践的路径。主题教学中的主题,表现为具有生命意义的语词,这样的语词实际上就是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和生本化。主题教学旨在通过这样的语词,有效建构课堂,在实现语文教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目标的基础上,让主题,亦即核心价值观的种子播撒学生心田。可以说,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的提出,本身就是在试图解决学科教学落实核心价值观的困境。
2. 主题教学的研究历程,是探索核心价值观实施途径的过程
窦校长以教学实践为主要研究方式,首先通过一节一节的研究课,探索了主题教学如何通过课堂落实核心价值观的实施路径。
在对于课堂的不断改造的基础上,主题教学进而从语文学科课程整体构建的高度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比如以主题为纽带,选择不同版本教材相关内容进行单元主题的整体教学,使学生在同主题不同文本的比较阅读中深入体验主题;比如为学生推荐大量经典阅读书目、推荐大量建议背诵的诗词歌赋,促进学生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体验核心价值观;比如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课上以学生的质疑作为教学的主线,使学生在思辨中加深体验;比如改变原来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学科评价方式,以分项过关测试的方式落实学生识字、阅读、背诵、积累等相关学习内容,以“主题护照”等策略记录学生探索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成长。由课堂到课程,主题教学逐渐形成以“情感·思辨”为主线,“体验·生成”为特征,目标原则、内容、实施、评价融为一体的落实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模式。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促进了主题教学进一步发展
2010年年底,窦校长在就任清华附小校长后,开始思考学校转型的问题。学校开始在承接主题教学“语文立人”、“整合思维”“儿童立场”等关键理念的基础上,对于学校课程、德育、管理、保障等进行系统改造,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清华附小以课程为核心的现代化办学机制,并出台《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办学行动纲领》。
2012年11月,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2014年2月,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三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窦校长带领语文团队以此为契机,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践行路径。文件中关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拓展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以及“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等重要指示,对主题教学向主题课程、主题教育延伸具有很大启发。自此,主题教学成为清华附小课程整体构建的核心途径,从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发展为学校的教学思想,从而带动学校整体育人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