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结束后,May姐最怕听到两个问题:“你孩子中考多少分啊?读哪个学校啊?”
从开始的支支吾吾+躲闪,到后来的淡然处之+坦率,这个过程转变得很艰辛,但是终于能够云淡风轻,甚至乐观憧憬。
我想,那证明母子二人都成熟了,也证明了那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读普高也挺好的
儿子掉档了,辛苦签约的学校都没能如愿,心里的确失落。
可是这也意味着:他将走向另外一条路,它的设计师、陶艺匠人的梦想会更加接近,羽毛球教练的兼职也能轻松实现啊!
一直喜欢当“鸡头”,普高里大多数都是和他一样的“潜力股”,那么他的潜能也将能够发挥,艺术之路或许意味着双重备考,但是也可以比翼双飞呀!
而对于我们小家而言,少了陪读租房和再购台车的经济压力。
孩子离家近,可以自己上学、放学,他也将更能够体悟生活,了解社会。
新的高中走读三年,与他过去的三年住校生活截然不同,相信适应能力一直超强的他,也能在这所新学校里承载梦想、学中有乐的。
不问过去、不畏将来,从一个起点到另一个起点,愿你心中有热爱,坚定执着的走在自我成长之路上。
二、陪伴与懂得
在“优秀父母营”里,有简单易行的营规、每天多条优秀爸妈语录,鼓励父母和孩子每天阅读半小时的好建议,让我有了新的学习动力。
在阅读《换个角度看华一》这本书时,体悟了高中三年的点点滴滴,父母的良苦用心和尽量为孩子创造减压的条件。
作者党教授,他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记录了孩子在华师一附中三年的求学生活,讲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需终身学习,接纳孩子的不完美,陪伴孩子主动学习,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
书中有太多令我感动的故事,当孩子同学父亲身患重病时,家长们的倾囊相助,相互扶持……
玻璃娃娃刘大铭19岁只有1.4米,20公斤左右,但是他顽强与病魔斗争,坚强活下来。
在轮椅上求学、写作、写诗、写书,用自己的方式一次次获得重生!
原来优秀父母都是学出来了的,不是一句简单的话,还是自己一身的修行。
三、阅读并快乐着
这周在“阅读family”社群青青、何飞的带领下,高效的听书读书,还开启了微博上的阅读打卡,一切都很愉悦。
包包里、办公室里都放着纸质书,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读一小会儿书。每天早起听书,睡前读书也成了习惯。
每周在小木屋里借阅三本书,加上之前的存书换着看,也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来享受阅读的乐趣,。
在《风雨哈佛路》这本自传里,我读到了求知的渴望,在《从华中师大一附中到清华北大》这本合集书里,我读到了学霸们的朴实生活。
原来每本书带给我们的是不同的趣味和收获,也给我们的心灵别样的洗礼。
四、敞开倾诉与倾听
这周业余生活很丰富,周末去吃了一餐喜酒,还和几位妈妈们带着孩子去蹦床中心玩了半天,开心极了。
三个午间,会见了三位不同的朋友,每次平均两小时,但是收获和感悟却比微信或电话聊天大很多。
到一家新开的网红餐厅去品尝美食,在办公室里品尝朋友带来的鸡排饭。谈自己,谈家人,谈过往,谈未来,原来熟悉的朋友们的生活都在一点点改变,度过了最艰难的疫情期,经历了那么多考验和历练,我们每个人都迎来了崭新的自己。
感恩朋友们的忠告和提醒,让我也感到自己其实特别幸福,只是从未满足,只是太焦虑,太恐慌了。
朋友说,如何教育好孩子就两字:闭嘴,管好你自己!让我思考了好久。
为什么我要盯着他不停的唠叨,我管好我自己了吗?我管好手机了吗?我充分利用好时间了吗?
如果自己做得不够好,孩子能做到吗?
买了的书再多,写的字再多,比不上真正了解和读懂家庭教育;道理知道的不少,方法也掌握的不少,能真正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吗?
关于孩子,学会放手。关于自己,学会向内走,自己的世界,难道不能好好经营吗?
试着倾听,以他人的视角去思考,原来这样的互动可以那么谈笑风生。
试着敞开心扉,没有什么可隐瞒的,可逃避的,坦坦荡荡又轻轻松松的去直视自己的问题,列出可行的行动计划去修正、去完善。
过去的就过去吧,等到你成熟时,世界就会起变化,就会有奇迹和幸运发生!
喜欢蔡澜的那一句:“一生人,要爱最可爱的,最好看的,最好吃的,有趣的活着。珍惜每一刻,应得的享受,把人生充分的活足了它。”
谢谢朋友们的倾听和倾诉,谢谢自己在逐渐复苏和觉醒。
一切或许刚刚好,不算太完美,也不算太糟糕,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