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的那篇《我不爱你,我爱的是你带给我的便利》阅读量突破了三千。
每次打开简书都有好多个小红心蹦出来,阅读量几十几十的增长,一百一百地变化,粉丝数番了一倍。
这篇文章一开始被首页收入,后来又被编辑推荐至首页。
我都不知道它为什么就忽然这么火了。
要知道,一开始我都没有投稿首页,是无戒的一句话让我又投稿的。
她说“投首页,这篇太好,有理有据”。
我一时间受宠若惊,直觉得不会吧。
面对别人的夸赞,我的第一反应竟然是:你没骗我吧。
于是,我赶紧反问无戒,你确定不是在安慰我?激励我?
无戒苦笑:“我还打赏了呢”。
为什么,面对夸奖和肯定,我们总是不能相信?
你是否也觉得
“嘴不饶人心地善,心不饶人嘴上甜;
心善之人敢直言,嘴甜之人藏谜奸;
宁交一帮抬杠的鬼,不结一群嘴甜的贼。”
这句话不知道多少人奉为真理。
小时候,听的最多的是:心直口快,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口蜜腹剑……这类话。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心里就形成了烙印:
说我好的人都虚伪,说我不好的人才真诚。
每当听到夸我的话,尤其是夸我好看的话,我都会说“少来吧”或者“真的假的”。
不相信的背后,是对自己的看轻。
就像这投稿,我被首页拒稿多次后,就没敢再投过了。
觉得自己一定写的很烂,觉得根本不会被采纳,于是就不投了,不抱有希望了。
当无戒给我肯定时,我无限惶恐,不敢相信。因为我觉得自己写的根本不怎么样啊,我觉得我不行啊。
如果这次没投首页,可能我就不会有三千阅读量的突破,就不会有这么激动的心情(早上四点起来码字),就不会有现在这些感悟。
不相信的背后,是判断力不够,决断力不够。
一篇文章到底怎样才算好?
我似乎还没有能力鉴别,所以会做出一些错误的判断。
《深阅读》的作者斋藤孝说:
很多时候,失败并非因为能力不足,而是由于判断失误造成的。
只要判断力得到足够的锻炼,我们就能顺利地与社会妥协。
我只是傻傻地码字,一头扎进去。
却没有腾空审视自己,要我挑写的好的文章,我更是挑不出来,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
而人的一生都是在一个个选择中度过的,判断力何其重要。
不相信的背后,是自己对外部环境的恶意投射。
往深了想,这与原生家庭有很大关系。父母的影响可能会笼罩孩子一辈子。
也许你总会听到“你以为他们是真的爱你吗?不过是逢场作戏罢了”这样的话。
这话听着并不舒服,能一下子把你从开心拉向低谷,可是本着忠言逆耳的原则,你又觉得这是大实话,得听。
于是父母的恶意投射变成了我们的恶意投射。
我们最后变成了另一个我们的父母。
不相信的背后,是被打击过来的童年。
多少家长喜欢当着众人的面说“我家儿子就是傻,就是笨!”
父母们似乎不舍得多夸孩子一句,似乎夸孩子就是夸自己,夸奖充满了羞耻。
可是孩子不懂,他只听到“傻,笨”。
连最爱自己的爸妈都这样说,别人更会这么想的。
他看不到,背后这些复杂。
爸妈总是担心夸奖会让孩子会因此骄傲,于是各种嘲讽,打击。
那时候小小的我们已经懂得假装,假装不在乎,其实心里难过得很。
不相信的背后,是因为我们不想看到。
心理学家麦基在研究很多人的经历后,提出了一个概念:
你看到的只是你想看到的。
人的一生都是在轮回,童年在这上面卡壳,一辈子都会去重复,重现,直到我们觉醒。这是对那个情愫的缅怀和放不下。
作家拾遗说,怀疑一切往往就会失去一切。
是啊,无戒夸我,我反而质疑她,这里面是对她真诚度的怀疑,也是对自己的怀疑。
而我本着心直口快的原则去诘问她是不是真心的,她就尴尬了。
被怀疑的感觉可不怎么好。
所以她下次可能就会小心翼翼地夸,也可能直接就不夸了。因为夸奖你一下,你还这么别扭,还是算了。(脑洞时刻)
于是你的世界又陷入了满是“真诚的”批评里,于是你又验证了你的观点。
于是你又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你瞧,嘴不饶人心地善,心不饶人嘴上甜;宁交一帮抬杠的鬼,不结一群嘴甜的贼。”
你不相信美好,美好自然不会来。
最后,借用拾遗的《你相信什么,就会看见什么》里的一段话,送给大家。
“请你一定要相信这个世界所有的光与热。
那样的你即便会被黑暗击倒,
但心里的光与热会赐予你扶起自己的力量。
请你也一定要守住心里那份光与热,
那样的你即便会被乌云笼罩,
但身体里会拥有一把利剑,
不需期盼乌云的散去,
它们早晚会被你刺穿。
看不到太阳,我们就成为太阳,
成不了太阳,我们就追着太阳。”
无戒训练营 第四期 第三天 冯口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