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文艺班
在我就读初中一年级的1976年,正处蒸蒸日上通道的“杨辉中学”,所接纳的中学新生人数众多,自然也开出了好几个平行班。学校不但在学年上即将经历“更新换代”,还在开学第一天诞生了一个校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安排,一年级新生单独开设一个“文艺班”。好特别啊。
特别在哪呢?这个班的同学全部住宿在学校,白天除了和我们一样学文化课外,还要利用早晨、中午、黄昏甚至晚上练功、唱戏哩,让我这个患有“多动症”的不安分家伙羡慕得不行。
每当课余时间看到这个班的同学出现在学校空旷的泥土操场上,正在接受教体育的汪奕勇老师的统一口令、动作示范,眼睛死盯着帅哥靓妹们跑步、列队、踢腿、劈叉、翻跟头、舞棍棒,动作那么的整齐划一,“框架”那么的英姿飒爽,好想冲过去、插进去。
——“劈叉”叫“一字开”发音“噎字剋”。
——“翻跟头”叫“发兔子”。
文艺班的同学们还时常在其他班级都放学后,在他们自己的教室里跟着外请的艺术老师“叽叽呀呀”的吊嗓、唱戏,“噼噼啪啪”的扮相、走台,一招一式有模有样,一诵一唱字正腔圆,估计晚上人去校空时也是如此吧。惹得我们这些兄弟班级的男女同学们,纷纷挤到他们教室的门口、窗前,目不转睛地张望着、羡慕着、嫉妒着。
当时听到的信息是,组建这个班级是为将来新场农村地区的地方文化事业培养苗子、储备人才。好事啊!
数十年后的2023年盛夏的一个傍晚,应老乡兼老友孙文华教授的邀约,和初中时的语文老师谈音华先生在新场古镇王家花园重逢。谈恩师顺嘴提到,这个新场教育界历史上唯一开设的文艺班,办了两年便解散了。班里的学生,要么插进了初三的提高班,要么归到了我就读的班里,初三“普通班”,呵呵。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文艺班大部分同学毕业后进入了乡里的文艺宣传队伍,不少同学成了新场地区文艺战线的骨干和台柱。像许锦萍女士、张晓勇先生等我的“便宜同学”,至今仍活跃在乡土文艺的舞台上。看来呀,年少时打下的基础还真不是吃素的呢。晓勇老哥还通过自学自研,成了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哩。
——“骨干”发音“刮跪”。
——“便宜同学”发音“比腻洞熬”:同届不同班的学生。
——“基础”叫“底子”、“老底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