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通常凭感觉,觉得平均水准以上就是不落后了……这个感觉肯定是有偏差的——为什么呢?
我们并不能感知整个世界,我们只能通过感知自己的周遭来判断自己是否处于平均水平之上。
也就是说,用来支持我们的结论的,其实是一个非常局限的,远非全部的,只不过使我们所能够感知的周遭而已。于是,一个井底之蛙在它的世界里确实处于平均水准以上又如何呢?
步入社会之后会发现,及格这东西几乎是完全没有用的,实际上,20%之后都是落后——因为20%的人占有了这世界中有限的资源中的80%……二八定律貌似无所不在。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所有人都被连接起来,我们所能感知的世界,不在仅仅局限于我们的周遭,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已经可以尽量感知到这个世界的全部”,无论那感知是肤浅的还是深刻的。
许多年前,有个小朋友,从一个很小的地方考入了清华去了北京。在那个时候,这个小朋友离开老家去了北京,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说,这个小朋友从他原本的世界里消失了,他原本的那个世界里的人其实再也看不到他了,再后来,他最多只能是个传说。后来这个小伙伴离开清华,去美国耶鲁读书,这意味着说他在清华读书时所经历的那个世界里消失了;后来他从耶鲁毕业,掌管了耶鲁的基金——他曾经在国内经历过的那个世界里,是不知道他的变化的,根本看不到此人驾驭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的过程……
可现在不一样了:事实上,这个过程弄不好每个人都看得到。
2008年的时候,我开始批量辅导国内的小朋友申请美国大学。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后来考入了名校,在那个时候,他们离开之后,就基本上等于他们在国内读大学的同学所存在的世界里消失了;每年出现一次,或者两年出现一次,仅此而已。可到了2013年,他们开始发朋友圈……此后的他们,基本上都是名校研究生、博士毕业,在硅谷或者纽约工作……放在过去,他们只是已经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他们正在用知识改变命运,可在另外的一个世界里,他们消失了,在他们消失了的世界里,知识无用是一个必然实现的自证预言。现在呢?他们的朋友圈时时刻刻就放在那里,整个世界都看的到,他们不会消失,他们就是存在,他们的生活在清楚地告诉别人,知识就是有用的,知识就是可以改变命运的,起码可以迅速实现……
当每个人都连接在一起的时候,对于知识的渴求是异常强烈的,因为差异明显可见。——就是这样。
甚至,这种渴求已经成为了一种恐惧——害怕落后的恐惧。
事实上,确实应该恐惧。因为有个恐怖的事实,早就放在那里,只不过是大多数人没有反应过来而已……
- 过去,百分之四十之后是落后;
- 现在,你以为百分之二十之后是落后;
- 现在,实际上很可能百分之一之后都是落后;
- 将来,很可能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之后都是落后……
不知不觉,你已经至少有了两个属于未来的目标:
1、早晚有一天,你要做到不再为了生活而出卖自己的时间;
2、早晚有一天,你要做到不落后,成为前百分之二十,甚至前百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