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腊月二十九中午才放假,所以只能在年三十回老家。婆婆家在凤县的偏远山区,2009年才通班车。自从结婚后,没有什么特殊情况,一般都是回老家过年的。去年,婆婆去宝鸡二哥家过年,所以回娘家过了个年。今年,婆婆已经八十岁了,能陪一年少一年,自然回她那里了。
清晨起床,简单吃过早餐。收拾好行装,一家三口开启回乡之旅。带的东西太多,不打算坐班车。先生去街口叫车,往常七八十块的车费,今早飙至一百二。过年了,钱似乎更不值钱。一年到头了,年三十这一天不想纠结。干干脆脆拿上东西,踏踏实实回乡过年。
走到路上,有雪花零星飘落,因为走山路,有点担心。好在天公有情,雪花只是柔柔的飘落了一星半点,九点多点我们就平平安安到家了。
三哥三嫂笑脸相迎,婆婆正在厨房忙活早饭。走进家门,侄子倒水拿水果。一家人,无论多久未见,一见面,那条情线就会自动连接。家是什么,这个时候不用刻意寻找答案。
坐在热乎乎的炉子周围,聊聊家长里短,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中午。听三嫂说,大哥大嫂早都说了,三十的团圆饭今年要到他们家吃。村里也就大哥三哥两家,这个时候,热热闹闹的一顿团圆饭是最暖心的凝聚。所以,等两个侄孙女叫吃饭时,大家就开开心心到大哥家吃团圆饭了。
侄媳和大嫂很能干,厨房里早已煎炒烹炸做好一案板。很快,大家就围着七碟八碗开始动筷。你敬我一杯,祝福身体健康;我敬你一杯希望诸事顺遂。饭菜很可口,家人太兴奋。吃到中途,才突然想起居然忘了放炮仗。我们这边的习俗可是要在团圆饭开吃前,用噼里啪啦的响动打前站的。哈哈一笑,放下筷子点炮仗。热闹过后,继续吃。年的味道,就是这样平凡而又实在。
下午,家里的男人一起去公公坟前送纸钱。这个时候,家里的女人一般都在厨房忙活,做包饺子的准备。因为婆婆大多时候都和我们在一起,所以我回老家的次数不多。再加上做饭能力有限,这会也就是个打下手分。男女有分工,和乐又温馨。
晚上,和先生,三嫂,侄子一起包饺子。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不知从何时开始,三十晚上边看春晚边包饺子就成了标配。婆婆在一边一会给大伙拿点橘子,一会拿点糖果忙不停。电视机里,红红火火的春晚正在上演。百姓家里,欢声笑语满满当当。
没有什么特别的仪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讲究。老百姓的年三十,就在这普普通通的吃,欢欢乐乐的笑,开开心心的忙中将和乐幸福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