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少女时代一直跟校门口的小吃一条街有着割舍不断的牵绊。
尤其是位于三岔口黄金地段那家十分火热的煎饼果子摊儿。
我和他们家的熟悉程度已经到了老板一看到我的脸就默契地开始操作:薄薄地摊上饼,毫不吝啬地猛撒葱花,飞快地刷酱,然后在饼上铺两根香肠,敲两颗鸡蛋,娴熟地推开蛋液,再加上一根美丽的大果子。整个过程我都会痴痴地看,直到老板开始把饼的一边卷起,我迅速从兜里掏出五块钱递过去,老板用袋子装上热腾腾的煎饼果子再递给我。
触碰到煎饼果子的那一刻,我的心里犹如洒满了加州阳光整个人都明媚了起来,即便我没去过加州。
有一次,和暗恋的男生一起去吃煎饼果子。男生说:“老板,两个煎饼果子,一份双蛋双肠。”然后,他转向我,温柔地问:“你呢?”我娇羞地应着:“和你一样。”紧接着心里一阵窃喜,男神竟然和自己一样好品位呢。“哦对了,老板,不加葱花。”随即又转头问我:“你呢?”我挤出来个拧巴的笑:“和你一样。”
再后来,我跟着他吃了几回煎饼果子,实在受不了这缺少了葱香的寡淡,也受不了吃煎饼果子时故作斯文的自己。于是和男生彻底分道扬镳了。
后来我明白了,你没权利用自己的好恶去绑架别人,也没必要为了别人的好恶而委屈了自己。相对正确的回应是在彼此尊重的前提下,作出理智并礼貌的反馈。
同理,口味这东西这你也没办法要求全世界都和你一致,就连热闹地吃个火锅都要用鸳鸯锅来解决“吃不吃辣”这道是非题。而自助餐更是治愈了来自“不吃猪的右后腿/鸡的左前翼/五分熟的胡萝卜/滚刀切的圆茄子”星人们的矫情病。你品你的阳春白雪,我啃我的下里巴人,互不干涉,吃喝自由。
所以,为了世界和平,人人当家做土豪。我们今天来学习一款一人份的“我就好(hào)这口爱谁(séi)谁(séi)煎饼果子”,名字有点长,你可以叫它的官方名字“土豪定制版煎饼果子”。
准备食材
说点题外话。
初中时那场暗恋没有败给老师家长的围堵追杀,却败给了“居然不加葱花儿”。
因为当时的我认真地以为吃吃吃本身就是一件很在美好不过的事情,尤其是和喜欢的人一起吃我喜欢的东西。如果能遇到自己喜欢的人恰巧也喜欢我喜欢的食物更幸运的是他还恰巧喜欢我,那应该是“美好恋爱-est”前面再加上个most吧。
少女时期的我一直这样幻想着。而且对这样一个人的存在持有巨大的信心。
但回到现实中,“你喜欢的人恰巧也喜欢你”这件事的概率都那么低,更何况是这个人恰恰也喜欢在煎饼果子上加俩蛋俩肠双份葱?如果,仅仅是在“煎饼果子是标配还是顶配”这件事上起了争执,那还会因“粽子里到底是放肉还是放枣”,“榴莲到底美不美”......这些食物观的相斥而大撕特撕。
当你终于看着爱人苦不堪言地吞下一口榴莲而举起胜利的小旗帜而仰天长笑时,是否回想起昨天被你掀翻在地的那碗甜豆花呢?
不仅仅局限于爱情,在任何与人交往的情感中,我们坚守着自己的原则,有时候甚至会将触手伸到别人的领地,撒娇卖萌或是趾高气昂地要求别人也按着自己的那一套规则来办事。比如说,小时候,我们会在商场上演“驴孩子大战”,纵情大哭,撒泼耍驴。然后等着爸妈被路人围观,碍于面子依了你。当然结果也可能是剧情反转,你爹妈拎起你一顿胖揍,最后不得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求饶:“宝宝再也不敢了”。
在与他人相处中,太过于执念于自己的原则,是自我的表现,但如果为了别人而放弃自己的原则,是懦弱的表现。
我更喜欢这样的方式:我点我的肥肠酸辣粉,你吃你的鲜虾云吞面,你投夹一筷子肥肠,然后嫌弃地吐槽我的重口味,而我不甘示弱地抢你的大云吞,故意把虾咬得嘎嘣脆。
果然,三句不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