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现在给你15分钟什么都不做,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
如果可以选择,你是会选择15分钟什么都不做,还是选择来点轻微电击?
有这样一项研究发现,64%的年轻男性和15%的年轻女性宁愿选择给自己来点轻微电击。因为他们感觉无所事事简直太难以忍受了。
休养生息,本意是古时候战乱时期,打仗导致人打没了,钱也打没了,就休战一段时间,养孩子养地,有了人有了钱再接着战。看上去是一种人为的行为,但是我们把社会看作一个大系统,休养生息其实就是这个大系统的自我调节。
还有类似的词汇表达同类的含义,比如一张一弛,养精蓄锐等。
对于个体的人,这样的休养生息在当代社会下,似乎变得难了。每个人都似乎忙忙碌碌,如果见面不说自己最近忙得很,好像都不好意思跟人家聊天了。
成年人忙,忙工作,忙应酬,忙孩子;小孩子也忙,忙上学,忙课外班,忙处理他那个小世界里的复杂关系。每个人都忙,压力重重,疲惫不堪。
那么休息一下怎么样?
于是,成年人选择躺在床上刷手机,追剧,出门参加活动;小孩子选择打游戏,手机聊天,找小朋友玩。
但是这些都不是真正的休养生息,真正的休养生息是无所事事,不需要高度集中思想,不带任何目的,单纯地什么都不做,有很多词汇来描述这个时刻,比如白日梦、幻想、发呆、放空、冥想、正念。
脑科学认为,我们为大脑做的最好的最有效的事情之一就是这种无所事事,这样做能有效解决思维分散和思维麻木的问题,还能处理积压已久的刺激。
真正休息的意义
脑科学家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专注于研究大脑的运作机制,而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现大脑中有一个默认模式网络,它会在大脑专注于任务或目标时就暗淡下来,而当我们做些什么来激活这个默认模式网络的时候,会对我们的大脑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
所谓的激活默认模式网络,就是让大脑中的意识网络休息,这个时候我们的表现可能就是一种放空的状态。
在激活默认模式网络的情况下,我们开始与自己对话,学着理解自己和他人。
这个过程是怎样实现的?
我们会在这个状态下,思考自我,思考过去和未来,思考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思考对于培养我们的自我意识非常重要。同时,我们还会思考他人的精力和感受,也就是在培养我们的移情能力。
比如,今天上午与同事在沟通工作中产生了争执,并让自己的心情受到了影响,一天马不停蹄的工作让你没有时间来思考这件事的始末,但是那种愤怒的情绪一直都在。
当晚上一个人葛优躺在沙发时,你开始回顾事件的原委,并想到“我当时怎么就那么生气呢?主要是他说话态度非常不友善,可能他在与我沟通之前就遇到了更糟糕的事情,影响了心情。”每次将事件在脑海中重现一次,它对我们的影响就消除一点。
(这里我们需要的是没有压力的“漫步”,而不是过度重现,甚至带来负面情绪)
所以,真正的休息,会促进我们的大脑成长发育,让我们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理解自己和他人。
真正休息的另外一个意义就是在默认网络模式下,大脑会主动进行分析和比较,试图解决问题,并创立一个替代性的解决方案。
杰罗姆·辛格是认知心理学领域的传奇人物,同时也是第一位认为心智自由漫步的状态实际上是我们“默认”心理状态的科学家,他在1966年的著作《白日梦》中就论证了白日梦、想象和幻想,都是健康心理的基本元素。
这些基本元素包括了诸如自我意识、对自我发展的规划、对了解他人的视角、对自身和他人的情绪加以反馈,以及道德归因。这一切都导致了我们所谓的“灵光一现”的时刻。
在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创作都是在这样的时刻产生的。比如我们从小学起就常提起的牛顿与苹果的故事,阿基米德的故事等等。
音乐家、畅销书作家和神经科学家丹尼尔·莱维廷就说过,当一个人处于心智漫步的模式,而不是以任务为中心的模式时,更有可能激发对事物的洞见。
也就是说,当我们处于真正的休息状态时,我们才能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事物之间建立意想不到的联系。这些联系会帮助我们解决哪些以前似乎不知道如何解决的问题。
以上就是真正休息的两个重要意义。
当我们能够有意识的有效的切换工作与休息的两种模式时,那么我们在记忆、思维灵活性、阅读认知等方面都会表现更出色,同时也会拥有更健康的心理状态。
怎么休息?
我们看到真正休息不论在对大脑的发育、心理健康还是心智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那么究竟该怎样达到这样的休息目的呢?
心理学家亚当·考克斯指出,在50年前,孩子在几个小时的无所事事之后才有可能感受到无聊,而现在的孩子只能坚持30秒。很多成人恐怕都有这样的感觉,一会儿没看手机,心里都会空落落的,看一眼手机才能安下心来。
现在的青少年普遍在电子产品的作用下,接受了过多的资讯刺激,他们的大脑里一刻不停地涌进外来的信息,很少有时间空下来。空下来或者无聊,都会让他们感到不安。
我们需要更多的安静时间,我们需要更强的能在意识网络与默认模式网络之间进行切换的能力。毕竟,一趟远足或者退居山林的悠闲生活,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的,我们更应该锻炼一种能即时就能达到的一种默认模式网络状态的能力。
真正单纯的什么都不做,对现代人来说,好像挺难的。
《自驱型成长》一书的作者给出了两个强大的方式:白日梦和冥想。
所以,有时候看到孩子一个人眼神空洞的发呆,想事情的时候,不见得就是坏事,他可能正在处理自己内心纠结的一件事情,可能正在整合今天获取的信息,可能正在修复由于冲突引起的不安。
现在很多书籍都在介绍正念、冥想、禅定等,可以找本书来读一下,遵照步骤去练习,练习关注当下的感受,把未来的事情交给未来,把他人的事情交给他人,在生命中的时光里,先练习感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