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2022年的暑假,献给如此平凡朴素的我们一家人,无求于世,无争于人,努力搞好各自的事,让每一段时光饱满而有深度】
七月底考虑到天气炎热,给姐姐停掉了篮球课,为了避开毒辣得像地狱之火的太阳,我们多数时候都在家里玩乐。
当姐姐坐在沙发上看书,弟弟在一边垫子上玩积木时,我会打开音响,听着周深的歌。当《梅香如故》的旋律响起时,我会平躺在弟弟旁边双手交叉托着头,两脚交叉,闭上眼睛。从听着弟弟玩弄积木声和嘴里时不时的喃喃自语中自然切换到周深深情悠远的歌声里,任脑海浮现出各种美丽的画面,慢慢陷入昏睡,直到被弟弟急切的求救声打断,尽管有时只是几分钟,也是得到了极大的放松。
当姐姐带着弟弟做游戏或姐弟俩一起坐在沙发上看书时,我们会听《带着浪漫去远航》我会进入我的读书模式,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刚开始还有姐弟俩的玩闹、音乐声夹杂在文字想象中,慢慢的便只剩下纯粹的文字了,只是突然的会被他们激烈的闹腾打断,被迫的暂停后接着看下去,一次又一次,乐此不疲。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是美国作家塔拉·韦斯特弗,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塔拉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一个85后的女性(和我同年),生活在充满压力的生活环境和病态式的父母教育下。偏执、狂躁、被害妄想的父亲为了不让政府洗脑不为政府所奴役,不让孩子们上学不让家人上医院,让孩子们在家学习处理废料垃圾的技能,让母亲学习医生技能(接生,制作各种草药制剂以谋生或自救)。塔拉遭受父亲精神摧残和哥哥肖恩时不时的暴力,以垃圾场为教室,废铜烂铁为课本,不曾上学,直到九岁才有人生的第一张出生证明,直到十七岁才能去学校上学。
十五岁的塔拉在被哥哥肖恩拉扯头发并按进马桶,被哥哥泰勒发现后,在泰勒的鼓励下,开始了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杨百翰大学的准备。她不辞辛苦跑八十英里的路程去买书自学,她每次需要在完成父亲安排的任务后,才能学习,有时父亲为了阻止她学习,只要一见到她学习就把她拽走,所以她每次能学习时身心已是疲惫不堪。
加上没有上学基础,最开始,她甚至不认识课本上的符号,更别谈理解课本内容,尽管有带着责任感的母亲想帮她,但是能力有限,问题往往无从解决。父亲为了制止她上大学,在她为上大学准备打工挣钱时,甚至要她搬出家或者交房租或者帮忙整理废料抵工。在这样的条件下,她仍然没有放弃要上大学的念头,克服重重障碍坚持学习,经过两次考试考入了杨百翰大学。
最初因为音乐是她接触到的废料垃圾以外唯一一个让她感受到温柔舒适的东西,所以在泰勒的建议下她选择音乐专业。进入大学后慢慢的,她发现她曾经信以为真的父亲的话全是谎言,过去他生活的荒诞世界只是父亲臆想出来的一个世界,而他却自以为是要所有人都按照他的意愿去做。
在经历了自己、母亲、卢克和肖恩摔伤、擦伤,伤痕累累,腿着火,脑震荡甚至父亲自己烧得面目全非,嘴手畸形父亲也不愿求救医生还要母亲用草药救,自己用垃圾箱给卢克降温救治后,在经历了对肖恩继续叫她上学前叫过的外号以丑化她为乐心无波澜后,在经历了父母亲,以及姐姐奥黛丽,肖恩妻子为了掩盖肖恩的暴力症而集体排斥她视她为异类后,在眼见温柔有教养最初支持她读书给他们兄弟姐妹分发书籍看的母亲被父亲一点一点影响亦步亦趋后,她坚定了继续受教育的决心。她天性的善良和骨子里对家人的爱和责任促使她想解救家人,可是被他们严防死守的拒绝改变而击退,她一次又一次陷入重度自我怀疑中。在一次又一次与家人发生的冲突中,在她有机会去哈佛访学,拒绝父亲想带她回原来的生活的企图后,她陷入了思想困境中,无心学习,她不知道,当一个人对家庭的责任与她对朋友、对社会、对自己有冲突时,该怎么做。
好比走出大山的孩子,每次回到大山,总会觉得大山怎么一点都没有变,随着她们获取的信息越来越多,成长得越快就越会觉得大山的落后,肩负的责任使她想带给大山一些前进的东西,可是山里的人有他们一辈子的习惯在那里,不愿意改变,更可恨的是山里的人想要她回去,所以产生了矛盾。一方面自己的进步没有带着大家一起进步,另一方面自己不愿意回到生养自己的地方感觉背叛了大山,想走出山的孩子越有成就,越往前走,负罪感就会越大。
她开始研究史学,彻底接受自己并接受自己的决定,不再权衡他人的罪过和自我的罪过,最终不再纠结,不再有负罪感。
通过读书,或许不能用知识去解决困难,但是却能给人带来解决困难的无穷力量。通过教育,学会包容他人,理解不同的人,获得不同视角的同理心。
塔拉的坚定,勇气,韧劲令人感动和羡慕,她的不放弃更说明了优秀的共性是内心有一股想要变得优秀的力量和渴望以及对生命追求的火热的激情。通过主动学习,重塑自我,考入剑桥大学,成为史学家,访学哈佛。通过教育,她打开了自己的心灵之门跨越荒唐的原生家庭的藩篱,从垃圾场开劈一条走向光芒的康庄大道,遇见了创造无限可能的自己。
突然想起前两天看的一个视频,大概是说敏感的人,百分之九十以上都会活在痛苦中,但是如果环境因素冲击力足够,如果能做到知行合一,一旦他们开窍,他们的成就将会很高。因为敏感的人,能更早更深刻的感受到事物的本质,面对困难有更多的耐心和韧劲。塔拉的故事不折不扣的诠释了这些观点,她的荒唐的原生家庭是那个足够具有冲击力的环境因素,那颗向上追求的心和主动受教育的坚定是让她开窍的资本。她的经历和教育让她从敏感的过去习得了对抗生活的钝感力。抛开过去的噩梦,用自己的思想书写自己未来的历史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力量。而她也没有让自己失望,取得了别人羡慕的成就。
同样是一个家庭里成长孩子,一群自然成长的孩子。如果是被动受教育,注定会变成教育的奴役。就像最后变得有暴力倾向的肖恩,有委屈但不敢反抗的奥黛丽和艾米。
还有母亲的变化给我的印象很深,她起初是一位坚韧,有教养,有责任心的母亲,尽管父亲不支持孩子们上学,但是她会买来一些书,分发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学习,教孩子们认字,支持塔拉上大学,对自己的工作从不放弃,即使在自己偏头疼严重,记忆力不稳定的时期,也不忘记进化自己的医技,不停的实验,甚至发明了“肌肉测试疗法”,而且还很管用。到最后也还是被父亲创造的世界洗脑,丢掉了一个母亲该有的爱,在塔拉被肖恩家暴时,装作视而不见,在塔拉想要解开肖恩有暴力倾向的真相时,联合可以作证的人一致对抗塔拉,排斥她,和父亲站在同一战线,不想让塔拉继续受教育,而是回到那个乖乖听从父亲指示的状态。
教育并不是从上学才开始,无论何时何地,从你有感知时,便已经开始。
故事的结尾:
于我而言,我本是一个有责任感迟钝又敏感的矛盾体,喜欢看无用的文学书,无处不散发着感性。L先生总是不以为然,觉得现时快节奏的社会,看些专业性的书才是王道,我称之为有用的富有理性思维的书。但是,我还是继续看我喜欢的,希望可以从它们上面获得经验和力量。
而这本书,给予我的是从主动接受教育中获得重塑自我的力量,包容,责任和过程中面对生活,我们不一定要过一种制式的生活。无论是有着悲苦的原生家庭经历,还是正在遭受着离奇荒唐的苦,生活不会因为你已经很苦而停止将苦难降临在你身上,我们只能自救。任何一个沉迷于委屈、烦闷和纠结的过去和漂浮于迷茫未来的时刻,只有勇于走出内心的藩篱,学会和自己和解,善待自己,真诚的接受自己,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灵魂,有道义有德行,带着力量一天一天踏实肯干地过,路才会越走越宽。(其实,慢慢的会发现,很多有名的文学书,最后的落脚点都会告诉我们要与自己和解,这可能是人生的重要课题)
呵护好自己的物质身体和精神世界,我们总归会承上启下,接续这个民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