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成为一名优秀杰出的作家?画家?运动员?销售员?又或者是想要更擅长弹琴?烹饪?开车?打球?
无论是什么,只要你想把一件事做得更好,你都离不开大量的练习,尤其是“正确的练习”。单纯的重复并不会带来多少进步,只有“正确的练习”才会让你离你的梦想更近。所谓“正确的练习”指的就是刻意练习。
什么是刻意练习?怎样进行更高效的学习?在《刻意练习》这本书里,艾利克森告诉了我们提升努力效果的秘诀,也向我们展示了刻意练习的神奇。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许多人拥有着超常的能力,胜过人类历史上任何时代的人们所拥有的能力,比如,跳水运动员可以完成空翻四周半的动作,有人可以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面的7万个数字,一些年轻的音乐神童,他们既能弹钢琴、拉小提琴和大提琴,还能吹长笛,各种乐器信手拈来。。。
还有各行各业都有很多表现卓越的人。看起来他们的能力让我们感到遥不可及,然而事实上他们的成功其实都没有秘密可言,那就是练习,大量地练习。
关于练习
说到练习,这里有一个问题:你觉得开了20多年车的老司机,一定会比只开了5年车的司机更擅长开车吗?又或者行医20年的医生,一定会比只行医5年的医生更优秀吗?或者教了20年书的老师,一定会比只教了5年书的老师更有能力吗?
答案是否定的。
研究表明,一般而言,一旦某个人的表现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那么,再多“练习”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甚至说,在本行业干了20年的医生、老师或司机,可能还稍稍比那些只干了5年的人差一些,原因在于,如果没有刻意地去提高,这些自动化的能力会缓慢地退化。
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来,所谓的“练习”其实真的不是简单的反复,反复地去做。想要提高表现和水平,需要方法,需要有目的的练习。
有目的的练习
什么是有目的的练习?它指的是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专注的、有反馈的、需要走出舒适区的练习。
有目标:毫无条理的做事情很难有多大的进展。你需要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把目标分解,并指定相应的计划来实现它。
专注:或许每个人专注某件事时的表现不一样,但这不重要。关键是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
反馈: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你努力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需要有反馈来帮你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为何会存在这些不足。要不然你不可能搞清楚你在哪些方面还需提高,或者你现在离实现你的目标有多远。
走出舒适区:想要真正有所进步,仅仅是做那些感到容易的没有挑战的事情是没用的,你需要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适当的“逼”自己一把,才会有真正的进步。这是对任何一种类型的练习都适用的一条基本的真理。
有目的的练习还不够
通过有目的的练习,可以让我们有个不错的开头,然而事实证明,想要成就卓越,仅仅这些还是不够的。比如,同样是挑战数字记忆,为什么不同的人记忆的效果还是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尽管我们通过专注的训练和走出舒适区,一般能在某种程度上提高自己做某件事的能力,但那并不是全部。刻苦努力还不够。逼迫自己超越极限,也不够。人们通常忽略了训练与练习中的其他一些同等重要的方面。学术界对一种特定的练习与训练方法进行了研究,该方法已被证明是提高人们在各个行业或领域中的能力的最强大和最有效的方式。这种方法就是“刻意练习”。
所以说,关键是方法。想要明白刻意练习为什么是最有效的练习方式,先要了解一下我们大脑。
大脑的适应能力和心理表征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大脑的结构与运行都会为了应对各种不同的心理训练而改变,而且,很大程度上像你的肌肉和心血管系统响应体育锻炼那样。
如果长期坚持高频率的锻炼,你会看到身体发生明显的变化,比如显现腹肌,出现马甲线等等。
经过研究证明,大脑就像肌肉,越练越大。大脑其实拥有无限适应的能力,通过学习与练习,你可以做一些以前做不到的事情,让大脑以不同的方式来“重新布线”,让你更容易做到那些做不到的事情。
其实所谓“重新布线”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在大脑里对学习掌握的东西建立一定的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比如象棋大师看一局棋局比赛,会根据一两步迅速而详尽地研究可能的一连串招法和对手的应对方式,而新手却做不到。又比如看到名家写的一篇文章,作家可以很轻易的分析出文章的立意结构如何出彩,而普通人却只会觉得好却说不出好在哪里。
这就是心理表征的差异。想要在一个方向从新手成长为大师,就是要建立全面又有效的心理表征。
通过刻意练习,可以帮你创建更有效的心理表征。而这些心理表征的建立,又会更有效的帮助你练习和进步,进而又改进丰富你的心理表征。如此形成一个两性的循环。
通俗的讲,这就好比如果你想写好文章,那么你首先应该知道怎样才能写好文章,根据这个正确的认知(我理解的心理表征)来不断的练习,从中发现问题并不断的改进,进而更加清楚怎样去写文章,又可以不断的练习写的更好的过程。
那么说到底,什么是刻意练习呢?答案似乎已经呼之欲出。
刻意练习
标准的模式是每周上一堂或者几堂课,在上课时,导师布置一些练习,希望学生在下次上课之前完成。这些活动通常是根据学生当前的能力来设计的,目的是促使他提高当前的技能水平。这正是我的同事和我将其定义为“刻意练习”的活动。
从这里可以看出,如果把“有目的的练习”主要看作是自学成才,那么“刻意练习”就是要再加上一位导师或者教练来教你练习的方法,以帮助你提高特定技能。
所以说,刻意练习其实也是一种有目的的练习,并且知道该朝什么方向发展,以及怎样去达到目标。具体来说,刻意练习包含以下特点:
刻意练习发展的技能,是其他人已经想出怎样提高的技能,也是已经拥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的技能。
刻意练习发生在人们的舒适区之外,而且要求学生持续不断地尝试那些刚好超出他当前能力范围的事物。因此,它需要人们付出近乎最大限度的努力。
刻意练习包含得到良好定义的特定目标,通常还包括目标表现的某些方面;它并非指向某些模糊的总体改进。
刻意练习是有意而为的,也就是说,它需要人们完全的关注和有意识的行动。简单地遵照导师或教练的指示去做,还不够。学生必须紧跟他的练习的特定目标,以便能做出适当的调整,控制练习。
刻意练习包含反馈,以及为应对那些反馈而进行调整的努力。在练习过程的早期,大量的反馈来自导师或教练,他们将监测学生的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且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刻意练习既产生有效的心理表征,又依靠有效的心理表征。
刻意练习通过着重关注过去获取的技能的某些特定方面,致力于有针对性地提高那些方面,并且几乎总是包括构建或修改那些过去已经获取的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逐步的改进最终将造就卓越的表现。
之所以把刻意练习说成是黄金标准,就是因为它对于渴望学习某种技能的人们来说,是最有效最理想的方法。它也是相当专业的练习形式,需要近乎一对一的专业导师或教练的指导,反馈,与监测。
尽可能地进行刻意练习,是在任何一项事业的追求中变得更加杰出的基本路线图。如果你所在行业或领域不可能以最严格的意义进行刻意练习,那也别灰心,你依然可以运用刻意练习的原则,指引自己发展在所处行业或领域之中可能的最有效的练习方法。
最大限度地运用刻意练习原则
如果在你所处的行业或领域之中,刻意练习可以实行,那么,你应当采用刻意练习。如果不是,那就要尽最大的可能应用刻意练习的原则。在实践中,这往往归结为带有几个额外步骤的有目的的练习:首先辨别杰出人物,然后推测是什么使他们变得如此杰出,接着再提出训练方法,这些方法使你也能像他们那样表现卓越。
简而言之,就是如果条件有限,没有办法找到导师去学习,那么你就要找到你想学习领域的杰出人物,追根溯源,找到杰出人物成功的方法,再自己根据方法,尽可能的以刻意练习的原则去练习,以求自己也能表现卓越。
知道富兰克林是怎么提高写作水平的吗?富兰克林在自己早年的自传中,讲述了自己年轻时怎样致力于提高写作水平的。
因为童年所受的教育有限,富兰克林最初的写作水平大概就跟现在的小学生差不多,能把句子写通顺就不错了。后来他偶然看到了一期名为《观察家》的英国杂志,被杂志中高质量的文章所深深吸引,他也想写出这样的文章,但是没人指引,怎么办呢?
他就自己找来那些文章,通过摘抄,改写,重写等方法反复练习和学习,不断的发展错误又不断的纠正改进,最后毫无疑问大大的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
富兰克林后来成为美国早期历史上最受人尊敬的作家,他的著作《穷理查智慧书》以及后来的自传,成为美国文学中的经典。当然,他的成就不只在于作家这一点,相信大家都能知道。
幸运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极度发达的时代,很容易到互联网上去找一些人们感兴趣的大多数常见技能的练习方法,而且,也能找到许多不那么常见的练习方法。
为了找到最适合你自己的方法,你可以反复做一件事情,找出你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并且聚焦于在那些方面取得进步,试着采用不同的办法来提高。
找到了方法,为了在没有导师的时候有效地练习某种技能,需要牢牢记住以下三个F:专注(focus)、反馈(feedback)以及纠正(fix it)。
刻意练习选择应用的范围很广,生活、工作、教育、医学等等方面都可以用的上。不要太执着于所谓的“天赋”,那些杰出人物成功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勤奋的刻意练习,跟天赋甚至智商什么的其实都没多大关系。
也就是说,通过刻意练习,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实现心中的梦想,哪怕你再普通和平凡。是不是很让人兴奋?
想要了解更多,也推荐大家都去看看《刻意练习》这本书哦,也许会有不一样的启发和触动,愿学习能够改变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