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前在优酷里偶然看到了一部被改编翻拍过很多次的电影——《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电影过于拖沓没看下去,倒是让我生出了看小说的兴趣。不记得这本小说是什么时候买的,看序页是2013年的新译本,应该放在书柜里已有好几年了吧。喜欢买书却不看书,是多少人的毛病!
翻书之前习惯性的看看书评。让我觉得好笑的是,在对这本书的评价里,在现今这个年代,居然还有抨击资本主义、抨击工业社会和机器文明的评语出现。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看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的《包法利夫人》,一样不小心让我找到了同样的笑点,译本序中有这样一段原话:“福楼拜写包法利夫人,着眼点不在写她的爱情故事,而在写她从纯真到堕落,从堕落到毁灭的前因后果,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戕害人性,腐蚀人的灵魂,甚至吞噬人的罪恶本质”,确实这段话让我很难相信这是大出版社再版于2012年的经典名著中的译本序。老牌的出版社,大牌的翻译家,是不是该动点脑筋与时俱进一下?我差点想要拿剪刀把书序减掉,因为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日后看到这本书的时候,被这样的认识引导。我不希望她喜欢什么主义,或者不喜欢什么主义;只希望她能从文学作品中,学着了解人性,认识生活。最终我没有拿剪刀,而是把这一段用铅笔圈了起来,旁边留了一点自己的注,也只是为了让孩子知道,这只是在某一个特定的年代一群翻译工作者们特有的政治正解。
说回来这两本关于夫人的经典,我都非常喜欢。很多人听闻过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这部所谓情色电影的盛名,在小说中却感受不到你以为的污秽,其中的两性描写还没有《白鹿原》来得直接。女主康妮的情感变迁,在我看来,也是一个女性认识和追求完美两性关系的正常轨迹。丈夫在战争中伤残,担负公爵夫人名位的康妮最终爱上身份地位与自己不相匹配、但活生生的完整的守林人,她比《白鹿原》中的田小娥要幸运太多,无需为了生存挣扎,只遵循内心。现实生活中,找一个完美伴侣是多么不容易,身体和灵魂,究竟谁忠于谁?康妮若牺牲自己,便是我们在中国文学里常看到的伟大贞洁形象。但这不符合人性啊。我们和自己的身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就像一颗结了果子的苹果树,树干是身体,果子是灵魂。如果硬把苹果从树上摘下来,就切断了这种有机联系,时间久了自然要变坏的。
包法利夫人好像很不幸就偏偏是那颗被摘下的苹果,年轻貌美略有才情,嫁给一个老实的乡村小资,丈夫夏尔深爱着她,却不是她梦中的白翎骑士,仅仅是个平庸的不太解风情的乡镇医生。可怜的包法利先生,用尽全力也满足不了夫人太过浪漫的情感需求和物质欲望,到死都不忍责怪爱玛的欺骗,面对情敌无力憎恨,只归咎于命运。这样的人,诚然宽厚,很值得同情,但放在你身边,你一定会爱吗?恐怕大多数女生,都会和爱玛一样心有不甘吧。所以包法利夫妻二人就是命运开的玩笑,错误的结合,在小资阶层里,爱玛无力做出公爵夫人康妮那样的自救行为,只能在幻想中滑向深渊。小说的情节其实非常的简单和常见,但经典在于福楼拜的高超技巧,叙事叙感均于无形,文字之细腻,形容之精准,让人看得欲罢不能。我常在想,明明只有女人才能领会的微妙情绪,只能意会很难言传的心思,为何男性作家能够写得这样入木三分?这需要对生活,对人,有怎样细致入微的体察和经历?我看的译本,除了刚才说到的书评让人哭笑不得,译者对原著的翻译还是很见功底的,当得起知名大家。
包法利夫人的故事,在现在这个年代已经很难重演,爱不爱谁,跟不跟谁过日子,当代人都是自由的。查泰莱夫人也比较通透,她明白男女关系中,如果要保留一点内在的自我,还是得适当的给予对方迁就。所以虚构的小说,有时还能提醒我看到生活中的真实,教化我的愚钝。我这么没心没肺的享受着生活,任性地哼哼着岁月静好,其实都是身边的那位在替我负重前行,嘴上虽然从来不说,心里却明白他的好。十几年的陪伴,还有几十年的路要走,且行且珍惜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