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栗子树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本书,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写手,愈是有趣愈能吸引更多的读者。
于是我的精神世界订阅了一位名叫张若昀的作者,头脑里也建造了一个独属于他的二十四小时不打烊书店。
书店里主要有三种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和心灵之书。有字之书是所有关于他的文字和访谈,于字里行间瞥见他生活的轨迹;无字之书是他饰演的角色,从他精心的打磨和架构中去解读关于另一个生命的思考;心灵之书是前两者的综合、提炼、升华,是整间书店的格调,繁而不杂凝炼风骨,千变万化自有坚守。
这是一座让人流连忘返的书店。书库时时更新,让人目不暇接,无法自拔,久处其中,不知岁月。书店总能使人安心的停泊,一任他成为精神上的牵引者——透过他的眼睛,去观大千世界的流转;随着他的步履,去测广袤土地的无垠;经由他的心灵,去悟物我相通的瞬间。
听他分享的行车夜曲,搜罗他提议的书单,欣赏他的世界“车来车往”,走他曾走过的路,想他思考过的事……有朝一日,我突然意识到:噢,我喜欢的这个人,他已成年,又是少年。他是演员,亦是诗人。他是段子手,还是哲学家。他是所有美学的集合——每一个热爱生活、赞美丰富的人,都会陷入对他无可救药的迷恋。
唯一有些遗憾的是,我们在书中最触动的部分,其实都是见到了自己的影子,读到了自己的故事。而有这样一处温情的书店就已是好事,又何必贪求读透每一个字背后的典故呢?
也许随着岁月的沉积,我会渐渐忘记,忘记他的声音,忘记他的长相,忘记他拥有过的发色,甚至忘记鼻尖那点可爱的小痣,却不会忘记他灵魂的颜色。那颜色,从他的只言片语中流露出来,从他难得的长文里散落出来,从他饰演的角色里冲破出来,从他透彻的心灵中倾洒出来,弥漫在书店的各个角落,也成了我精神世界的颜色。
突然有个设想,倘若他当年高考的时候,志不在此,那么今天以他为中心、互牵互连的纽带大抵也就虚无了吧,我的生活岂不会变得乏味许多?
倏尔醍醐灌顶: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他是一个心底某处永远带着精致的忧郁的人,而忧郁是艺术共通的情结。换一条路,他仍会把日子过成浪漫的散文诗,把抽象的描述变成具体的鲜活。他仍会慢慢成为今朝的风流人物,他的光芒会继续冲破藩篱、照见四方。
然后,以另一种方式再次遇见,纽带再次产生——也许,人世间的相遇是早就安排好的,所谓方式不过是一种形式。
他呢,是否也会在选择之后去想再次踏入哪条河流?记得《花少》伊始选导游时他曾说过,这一路也许会有很多状况和变数,但没关系,我们可以一起去解决。
看吧,他本无所谓预测,也无所谓变数。生活需要有计划,但更多时候要像是阿尔卑斯山口的路牌:慢慢走,欣赏啊。
因了这些特质,他在哪里,哪里就变得分外可爱。他是一个敢于正视前方的人,所以可望,敢想,敢做,敢当。他总会走的更远,站的更高,他本身就是一本有趣的书,不停的吸引着更多的人来读。而他所参与过的时光也会变成宝贵的花粉,在往事里生出神圣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