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突然朋友圈刮起一阵立扫帚之风,一打开朋友圈,满屏的扫帚在家的耐心下立了起来。出于好奇,我去问了朋友小A,三个小时之后,她发来一行字“我刚刚在看书,手机静音了,我把朋友圈屏蔽了,没看到啊。”
因为这次武汉的疫情,我们所有人被迫呆在家里,不能出门的日子大家都觉得很无聊,不管是抖音还是微博各种各样的居家娱乐方式“走红”,立扫帚就是其中一个。然而在我以为所有人都很无聊,每天无所事事的时候,其实聪明的人早就开始悄悄努力了。
在《奇葩说》中,马薇薇说:你总说要脱离大众,做不一样的烟火,结果发现,满地的鞭炮都比你使劲。
1、不要从别人身上寻求心安
别人让你看到的真的只是想让你看到的。
早晨醒来,相信大多数人第一件事就是去刷朋友圈或者抖音,看看大家最近又有什么新玩法,看看有没有新的电视剧推荐,然后你就看到大家不是在看当红网综就是在实时关注微博疫情新动态。
然后你也兴致勃勃地加入了这个行列,当爸妈和你说不要总玩手机的时候,你说“现在大家都这么无聊,全网都在玩手机啦”。
可能你也会偶尔想,毕业论文还没有写诶,会不会别人已经写好了提纲,然后下一秒,你就对自己说,哎呀不会啦,刚刚还看到同组的同学发朋友圈说自己在看《想见你》,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去写论文。
就这样,你心安理得的又继续开始刷抖音和微博。
你只知道别人在发朋友圈,但是不知道别人发完之后,马上就投入了一天的学习中。你只看到别人的悠闲,却没看到别人的努力。
当别人考到含金量高的证书时,当别人拿到令人心动的offer的时候,当别人能够减肥成功的时候,你羡慕了,你不说别人付出了什么努力,却说,他真的好幸运。
我们总喜欢用“别人也这样”,来掩盖自己的心慌,你何其不知道学门技术没坏处,提升自己是王道。可是你总从别人身上找寻心安。
可事实却是,在纷繁复杂,变幻莫测的世界上,只有自己才能让自己心安。
2、害怕自己特立独行,终将迷失自己
我经常听别人这样讲“我虽然不想去做这件事,可是大家都这样做诶”。
所以你是想成为“大家”吗?想成为那些不起眼的大多数吗?
“二八定律”大家都听过,都知道只有少部分人能够成功,能够过上自己想过的日子。可是大家却都没有想过为什么。
害怕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害怕别人把自己当成是不合群的人,害怕自己没有朋友。
可能这才是你不敢站出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敢展现真正自己的原因。可是回过头来你问问自己,什么叫做不合群。
去网吧打游戏,去KTV唱歌,你不去,叫不合群,还是叫你一起读书,叫你一起学习,你不去,叫不合群。
其实道理很简单,去变得优秀不是不合群,只不过和你们合的不是一个群而已。
大学班里面有一个男生,做什么都是一个人。你们能想象文科生的专业其实男生就那么几个,都在一个宿舍,打游戏泡网吧夜不归宿都是成群结伙。
可是只有他,每天定时起床去操场背单词,上课就坐在前排,没课就看书写文章,累的时候就用他的相机去拍照。刚开始大家都在说,他好奇怪。
但是当他靠自己不断的输入输出,不断地写文章,公众号拥有几万粉丝的时候;当他的毕业论文被评为省级优秀论文的时候;当他四六级都高分稳过的时候;当他拍的照片获奖的时候,我们所有曾经议论过他的人,都沉默了。我们知道他不是奇怪,只是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知道为了自己心中目标努力比去迎合外界的标准更重要,知道成为更好的自己比暂时的合群更重要。
3、深耕自己是害怕孤独的良药
很多人都在抱怨最近不能出门,说自己什么都做不成。
恰恰相反,这段被生活按了暂停键的时间,正是我们深耕自己的,不可多得的机会。
颜如晶在《奇葩说》中曾说过,如果我们把时间都浪费在社交和等待之中,那么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变得优秀。
做事情人们总习惯性地去看别人在怎么做,别人有没有做。那么在相处的过程中,就也会习惯于去看别人做完了没,在不断地妥协和退让中迷失自己。
的确,没有会喜欢孤独,就像村上春树所说“哪有人喜欢孤独,只是不喜欢失望罢了”。
但是孤独才是人生的常态,别害怕孤独,孤独不是坏事。
当你面对迷茫和不安的时候,孤独是最好的陪伴,它给了你大量的时间去思考,不经历孤独,又怎么拥有那个温暖纯良的自己呢?
开头提到的朋友小A是个很特别的人。高考考到了西安交大,靠自己努力,获得公派出国加拿大的名额,然后有一个清华大学的学霸男朋友,这一切对别人来说,可能发几年朋友圈都发不完,但是她却一条也没有发。
要不是在书店的偶遇,我真的一度以为小A大学毕业后就找了一个普通工作,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
后来在相处中才慢慢发现,那个高中时候瘦瘦弱弱娇小女生,原来思想这么强大,想做的事情会做计划,然后分层次和时间段,定期做复盘,每天除了读书,还会利用空闲时间学习一些技能。她经常说,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不喜欢依附于别人,只有自己强大才能应对这个世界的残酷。
是啊,与其做那种,“拼搏全靠脑补,努力只是口嗨”的人,不如,静下心来,做一个消失在朋友圈,但却不迷失自己的厉害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