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闲适,就是一种释念;
一个我在,就是一种别开生面。
一
一个人的独一无二,不仅体现在片刻的孤独感,更多的是那份只有自己才能知晓的刹那而纯粹的体验。
如果文明的产生是神秘的恩典,那烙在你身上的文化底色就是一场有意无意的填色游戏,无论你是在场或不在场,看到这段文字的此刻就是你生命的印迹。
尽管我们早已习惯了这个世界的种种定义,尽管我们早已忘记了它们是如何进入记忆,尽管我们忙不迭的被时间吞噬和洗礼,我们却总是挣扎着寻找自己。
可现实像是一个运作有序的图书馆,每本书要分类,要有标签,要整齐划一。不用说千年万年的文化,就是几百几十年的掌故,要么扫进历史的垃圾堆,要么被保护、被参观、被继承,而不再亲和、不再熟悉、不再如故。当风俗为俗,文化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然而,文化一词只是统而言之,它本就是由无数个你我组成。“故君子百行,殊途而同致,循性而动,各附所安。”能够让每个人安心找到自己,就是文化的目的。熙熙攘攘,浩浩汤汤。人一生中当花气力经营一片自留地,深入堂奥手执一物,犹如砥柱,不自失心自识。
所以不必害怕有些东西你很生疏,周遭友人不能了解,因为它本该属于自我,无论是癖好还是雅好,但凡稔熟于心,即便不同也知相通。“晚风落日元无主,不惜清凉与子分。”有些东西是众乐乐,有些东西只有独乐乐,当你发现有些东西竟能相与为乐,岂不快哉?
二
至于人人所向往的闲情解趣之法,自古以来没有定法也不该有定法,只肖趋近向往,自能领受。“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万物有灵,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能与你相应的会因你的性情、喜好、习惯、内在需求为你受用。
“考幽明于人神兮,妙万物以达观。”一直以来不断提醒我们的,是宇宙之大、品类之盛,是移情通感、本妙觉心。“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心意自得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殷忧启圣,遇缘则应,迷悟之间,灵光乍现。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只要施法自然,不落窠臼。纵简约玄淡,亦真致不穷。“士先器识,而后文艺”。心怀浩然,涤荡浊秽。通达妙旨,境抵清寂。禅关砉破,气象万千。一腔兴致灌到哪里,哪里就是陡然异彩。
更何况“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和光同尘无外乎是为了说明心物一元的道理,能做到心物一元自然能背尘而合觉。“探玄虚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
景响之间,自性返闻。
生死死生如轮,役使草木一如草木,不疲不休。
天佑地载如仓,果腹资粮修行资粮,予取予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