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先前在众筹平台上看到一家民宿,风光自然,离市区也不远。房子的装修,属于极简风。浪漫、治愈、有情调。
「哎,我这枚文青心啊…」
朋友内心一下子被这个项目戳中了。
不过由于两万的投资门槛,加上没时间去实地考察,犹豫了一下,最后不了了之。
两个月前,朋友跟我抱怨,错过了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
「公司团建的时候,正好去的这家民宿,住了一晚,感觉特别好。老板是一对有爱的80后小夫妻…当时没投,后悔死了。」
朋友前一秒还在后悔,但最近剧情又急转直下——由于经营不善,最近民宿的很多投资人都撤资了。
听到这个消息,她现在释然了…
开一间民宿,成了很多人崇尚的生活态度。加上现在众筹平台兴起,许多人一起合伙投资,参与的门槛也降到了几万几千块。
离开大城市,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按照推崇的风格,打造一个温馨的家。平常可以出租,收取租金;节假日的时候,可以叫上朋友小住几日。
听起来很棒棒哒。
如果是为了情怀开民宿、投资民宿,自己也不缺这点钱,那么投就投了。这种情况下,情怀为大嘛。
但如果把民宿看作一笔投资,期待带来预期收益,那还是要认真对待的。不能因为情怀而盲目,否则很容易被现实击垮。
和一些从业者交流过,他们会看重客流量,周边区域有没有足够的客流量密度。
最近看到,某个网红大V发起了一个日本京都的民宿项目,普通人可以参与投资。京都的客流量密度,肯定是大于一些日本其它小城市的客流量。而且网红大V在微博上宣传一下项目,想必也能拉动很多国内消费者前往探秘。
图片来源于蛮子民宿
但光看客流量密度也不行,还得看供应量。
过去的几年里,京都的民宿供应量也在急剧上升,在这种情况下,能不能多赚不好说了。
此外,作为民宿投资人,你还得评估这个民宿项目的运营方是否有成熟的管理运营经验。
在这方面,对于不少、纯粹为了情怀的普通人儿发起的民宿项目...我自己一般很慎重...毕竟商业地产的运营是一件复杂的事儿,同一条马路上的项目,业绩都可能天差地别。所以才会有REITs的存在——由专门的基金把各种商业地产项目打包、运作成标准化的产品,降低风险。
同样的思考,也可以放在海南。
很多人去了一趟三亚,感觉空气不错,海景很好,一冲动就要买房。想着可以带家人来度个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但要知道,你并不是来长驻,你只是在考虑每年偶尔去小憩一段时间。
这种情况下,你买房时,不妨多思考下租售比,在闲瑕的时候,出租你的空置房子,能否带来一个好的收益。
又或者,不买房,改为每次订各种民宿和酒店入住,会不会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