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什么样的人,还是做什么样的事情,都要有大视野、大格局。写作同样如此。
今天,我读了陈宝贵老师分享的一篇文章《以大视野看写作》,感触颇深。叶开老师在微信群里评价陈老师的这篇文章时说:“”创造力是不可逆的,小时候磨灭了很难恢复。”真是语短情深,发人深省,我们中小学教师担当着挖掘学生创造力的使命,我们对学生的写作启蒙与引导非常重要,可以奠定学生一生的写作根基。
我这里直接引用陈老师这篇文章中引述的例子。武大教授李建中在《中国文化与文论经典演讲录》中指出:“衡量一个文学院的学生有才无才,最基本的一点就是看他会不会写文章。我甚至认为,一个人如果在念中学的时候没有学会如何写文章,他这一辈子可能就不会写文章了。”这也是我迄今为止读到的有关对中学生写作意义和写作对人生的意义的最振聋发聩的话语。李教授从一个文化学者的角度来阐释中学写作的重大意义,足见他具有大视野,大情怀,在大学学段关注、思考中学教育与写作的要义,的确令人钦佩,他激励我们必须具有写作教学的大视野,既要立足当下,也要放眼未来的发展,让我们的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进行“深阅读和大写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助力学生将来的人生发展。否则,我们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目光短浅就不会有成功的教育。我们不能躺在自认为是功德无量的“浅层次”的教育温床上“志得意满”,而应该“风物长宜放眼量”,用大视野、大情怀来思考我们的教学,来研究我们的阅读与写作,让写作之花盛开在语文教学的沃土上。
陈宝贵老师在《大语文作文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一书中曾指出:写作有建构心灵的作用,他把作文的目标定位于“倡导人文关怀,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写作素质,塑造人生格局,成就完美人生”。他的视野之大,情怀之深可见一斑。陈老师认为,“大语文”本身就是一个活的结构,一个开放的系统。大语文的本质就是语文教学对文化、生活的有效容纳,对思想、艺术的有效同构。它的精髓是和社会生活的联系,“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它的最终目标是在不断丰富、变化的广阔的社会生活、文化背景下,吸纳多元思想,通过以课堂教学为轴心的多翼展开,多措并举,激发学生的灵感火花,激赏学生的自由创造,增加学生的积累,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涵养学生的人文品格,让学生的个体生命真正舒展开来。
叶开老师在他的《写作课》第一讲中有这样几句话:“要做一个看得更多、想得更博、写得更精深的现代人,就要以广泛有效的深阅读来扩展我们的视野,以切实有效的创造性写作来磨砺我们的思维。”诚哉斯言!在“深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写作”,是叶老师讲写作课的核心内容。只有关注“深阅读”,才能通过“吸虹”效应,研究一本“人生中命中注定的书”,进而研读一个作家的所有书籍,然后推及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在这样反复的研读中逐渐开阔自己的视野,在深阅读中吸收精华,接纳众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激发灵感,打破陈规,翻转视角,运用创造性思维,从不同的立场和视角看问题,进而形成大视野、大格局。用这样的大视野、大格局来指导生活和写作,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注重体验,在阅读中注入生活的源头活水,“聚天地之灵气”,用生活所得涵养人生智慧,写作就会得心应手,洋洋洒洒,势如泉涌。
各位专家的观点引发了我的思考,我切身感受到,唯有践行才能走得长远。诚然,人生需要大视野、大格局,教育需要大视野、大格局,写作同样需要大视野、大格局。希望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拥有大视野和大格局,共同写就教育传奇,携手迎来写作教学的美丽春天!
最后,我想借用陈老师的话与诸君共勉。“我们要以更宽阔的视野来看待学生的写作,对写作指导要以敬畏之心而从事之,投入我们的生命热情去体会它,把握它,从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