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从小被压制着学了一大堆,重读《西方哲学史》时对于马克思的部分不太感冒。不过由于罗素大部分写的是对这种学说偏批判性的理解,所以读起来倒是也有一些想法。
罗素提到,马克思所谓辩证唯物观其实也不过是在一个喜爱抗争的德国中产犹太人(即黑格尔)影响下的体系,并不一定所谓辩证和中立,也是带有情绪的,这让我大脑突然“叮”了一下。的确,每个人的理论都有其偏好和主观性,这是很难避免的,因而对某某主义某某思想某某理论,以后都要注意保持批判性考虑。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人生已过30来年,要懂得思考和判断,而不是盲从。推而广之,对任何甚至理论的东西尚且如此,更何况一些末枝细节上的小事,是不是?
近来也能发现自己的成长和思维力增强的痕迹,努力逼迫自己学习是有一定作用,抑或年纪到了有些感悟也是一部分原因,总之结果是好的,但有时难免自省,是否由于自己懒散,这些改变太慢了一些?但,慢总比没有强,方向对就是最重要的,是也不是。
只是,如何才能论证这方向是对的?这就是个大问题了,还得回到哲学上去寻找终极价值和意义。只是,那么多人穷极一生,我也不用那么焦虑。努力还是要努力,心态也还是要放平,努力让自己有韧性地快速前行,恩!